事情室里的东西摆放整洁——几张为近期活动准备的彩画样式、一幅未完成的国画扇面。墙上的几张老照片里,李燕肇正在作画、向年轻人传授技艺。
40年的职业生涯中,李燕肇参加过地坛公园方泽轩宰牲亭彩画修缮,故宫太和门东西庑房及周边建筑群修缮,颐和园龙王庙、北海、喷鼻香山等地的彩画修缮事情。在数得上名号的古建筑修缮施工现场,李燕肇都涌现过。
在古建修缮里,彩画不属于古建筑的构造,是一种装饰工艺,是末了一道工序。谈起古建彩画,李燕肇总是滔滔不绝。“彩画修缮在古建修缮里算是冷门,但这相称于‘脸面、形象’。人家把木构造、门窗做好了,须要你去‘上妆’。就像一个人,一眼看过去美还是丑、打扮是否折衷,能够直不雅观感想熏染出来。”
李燕肇讲解苏式彩画的特点。新京报 浦峰 摄
“永久有值得学、学不完的东西”
1982年,16岁的李燕肇初中毕业。机缘巧合之下,从小喜好画画的他以学徒工的身份进入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看着老师傅们技艺博识的作品,他一边以为很难,一边想:什么时候能和师傅画得一样好?
做学徒工的时候,李燕肇拜师冯庆生。冯庆生是彩画高等技师,善于水墨山水,先后在颐和园、北海公园、喷鼻香山公园、潭柘寺、戒台寺等多个皇家园林留下彩画作品。“有些规律性的知识,师傅给你捅破了窗户纸,能少走很多弯路。当然,师傅教给你的东西,光听弗成,还要多存心,多动手,多请教。”李燕肇说。
入门都要从基本功练起,每天都是纯挚呆板的事情,要理解彩画的知识。“拿着师傅调好的颜料去上色,‘这儿红那儿绿’,我们这行叫‘刷大色’。”李燕肇说,沥粉是进阶技艺,须要不才面反复练习。“由于古建筑的构件凹凸不平,平时要在曲面上多练习,闇练往后才能上去沥粉。那时候就拿着汽油桶、油漆桶练,人家安歇的时候自己就少安歇一下子,吃完饭接着练习。”
平时除了随着公司的师傅们学技艺,李燕肇还在表面的字画学校学习国画山水、人物、花鸟。“十几岁到二十多岁一贯在表面学习,常常骑着自行车高下学,风里来雨里去,一点儿也不以为苦。”那段艰巨学习的岁月,让李燕肇拥有了踏实的国画根本,至今受益匪浅。“彩画里的很多技法和中国画的技法相通,像泰西画的那些技法,是清末才传到中国,逐渐利用到彩画上,而国画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
就这样,爱学习、爱琢磨、勤练习的李燕肇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景为了彩画班的班长。“师傅们岁数大了,退下去了,就由我们这群年轻人自己干了。”
在网络不发达的时期,李燕肇常常通过各种办法包罗、模拟古代彩画样式,他喜好去琉璃厂和荣宝斋买一些书本、画册,照着上面练习。一些古建筑上的彩画,李燕肇有机会也会去看,拍下来临摹。
虽然能独当一壁了,但在李燕肇看来,自己学生的身份从未改变。“以前出师哀求三年零一个节气,出师了就什么都学会了吗?并不是这样。人的生平都在不断学习,没见过、没学到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彩画,种类非常多,这个行当里永久有值得学、学不完的东西。北京地区的彩画以明清以来留下来的官式彩画为主,可全国有几十个省份,各地的民间彩画太多了。我曾见过山西、青海、甘肃等地的彩画,当地工匠师傅的聪慧令人惊叹。”
李燕肇的事情室。新京报 浦峰 摄
“原汁原味”重现故宫彩画
“古建工程分为两大类,一是古建修缮,二是仿古。一些古建的彩画,经由永劫光的风吹、日晒、雨淋,可能会涌现脱落、起皮、掉色、霉斑等情形。”李燕肇说。
2004年故宫大修时,李燕肇担当彩画工长,卖力故宫太和门东西庑房及周边建筑群的彩画修缮。“觉得身上的担子重,同时以为很光荣。对付彩画修复师来说,特殊喜好修这种文物,由于从老建筑本身能学到很多传统工艺。古人的东西震荡了我们,这在平时很难见到。”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天下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全的木质构造古建筑之一。李燕肇先容,故宫里的彩画品类是最多最全的,常见的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宝珠吉祥草彩画、海墁彩画等五大类彩画,故宫都有。“当时我们修复的是龙草和玺彩画,属于紫禁城里和玺彩画的一个种别。它的色彩为青、绿、红三色组合,龙画在绿地上,大草画在红地上,反差强烈。以前虽然也知道龙草和玺彩画的特点,但真正打仗才能理解很多细节,理解更深刻。”
“故宫的古建彩画,哀求‘原汁原味’,以‘原工艺、原材料、原构造、原形制、最小扰动’为原则,只管即便少动。”李燕肇先容,上一次修缮的时候,故宫彩画留了谱子,他专门对“老谱子”做了整理与研究,确保纹饰和形制不走样。
李燕肇按照哀求调制颜料,做到比例准确、统一,每道色都要做色标、色板。部分颜料本身有剧毒,他只能把有毒颜料拿到单位调制,调制好再运到故宫。正因如此,颜料用量要严格掌握,不能残留。“调颜料要盯着,不同颜料的比例要掌握好,调制好往后还要试试,看是不是跟哀求一样。”此外,操作工艺也要严格把关,比如沥粉不流畅、高矮不平、断断续续,都要铲掉重新沥,刷色不屈均、颜色刷花了也弗成。
他先容,一些工人习气了画清晚期的彩画,而清中期彩画细节不同,有时轻轻一笔,时期特色就变了,给后人留下的便是缺点的历史信息。
“过去古建彩画有三个紧张功能,一是保护木构造,二是表示功能用场,三是表示主人的身份地位。文化内涵很丰富,不懂规矩弗成,比如给天子画的龙凤,用到平民百姓的屋子上,是犯规越制的。”李燕肇说。
和所有的文物修缮一样,古建彩绘也要经由设计方案制订、专家论证,最大程度尊重历史。“以前我们画彩画,会补上缺失落的地方并进行做旧,减小反差。现在这种不雅观念已经由时了,新的便是新的,要保留比拟。你现在看到的‘旧’,当年也是新的,是经由自然而然的风化、暴晒等形成的。”李燕肇阐明,现在哀求的“修旧如旧”,详细要追哪个期间的“旧”,也要经由反复谈论。“比如清中期的彩画,清晚期修复过了,该当规复到清中期还是清晚期,都是须要琢磨的。”
故宫彩画的修缮,涉及面广,事情量大,也面临韶光的压力。李燕肇以为,把任务交给他,是对他的信赖,再累也要做好。在李燕肇等人的努力下,故宫彩画修缮工程得到了多方认可,还获评“北京市优质建筑装饰工程优质工程奖”。
李燕肇演示“沥天花圆鼓子”技艺。新京报 浦峰 摄
传承工匠精神,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彩画
彩画的颜料对人体有害,彩绘行业的人都会提早退休。去年,55岁的李燕肇退休,之后,他成立了事情室,连续发光发热,做一些技艺传承类的事情,包括办讲座、培训新员工等。“尤其是近几年来,工匠精神的传承受到重视,加上很多非遗技艺濒临失落传,我也希望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理解彩画、爱上彩画,他常常在修缮现场给年轻人讲彩画课,有时还会现场演示彩绘。“做这一行,也不是光靠喜好就可以,要看自身条件是否足够,能不能始终如一、耐得住寂寞。”
在古建彩画行业,“沥天花圆鼓子”的技艺有一定难度,哀求一气呵成,线条饱满流畅,只能有一个接头,履历丰富的师傅才能闇练节制。李燕肇拿着一块龙凤的天花样式示意,“里面圆形的叫圆鼓子,表面的方框叫方鼓子,给圆圈沥金粉须要借助类似圆规的工具,绑上塑料袋,把粉浆灌进去,手腕要翻过来。如果起手的位置不对,就要分好几段才能完成,这须要反复练习。”
他坦言,古建筑彩画的修复,不可能像在桌上、纸上画画那样舒畅,常常要登梯子爬高、站在架子上画画,时而站直,时而弓着腰,有时还要仰着头,一天下来,肩膀酸脖子疼,体力花费很大,而且身上沾满了颜料,非常辛劳。
对付收徒,李燕肇一贯抱谨慎态度。“自己理解的东西还不足多,怕误人子弟。”然而,传统的手艺须要后继有人。
李燕肇唯一的徒弟江永良,已经跟了他24年。“那时我在表面干工程,他一有韶光就过来看,主动和我谈天,说喜好画画,之后就随着我学习,后来正式拜师了。”李燕肇说,时期在进步,但传统行当的一些老规矩没变,“师徒如父子”,收了徒弟就要对他卖力。
生活上,李燕肇师徒会相互照顾。“岁数大了,有些东西可能不如年轻人领会得快,还要向年轻人学习,同样,有些事年轻人没经历过,这是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对付徒弟事情上的失落误,李燕肇会直接指出,并讲清来龙去脉。“毕竟对我们这个行当来说,你的一个缺点,可能要留存几十年乃至上百年。”
业余韶光,李燕肇还喜好在扇面上画一些国画送给朋友,表示心意,手机里留存了近期给朋友画的扇面照片——扇面用色大略,画中一老翁站在嶙峋怪石、苍翠松柏之间,画面富有层次感、清淡文雅。
“年轻那会儿也知道辛劳,有过困难的时候,由于喜好坚持了下来,还是那句话,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李燕肇说。
李燕肇画的扇面。新京报 浦峰 摄
匠心解读
如何理解匠心精神?匠心精神如何坚守,如何传承?
我理解的匠心精神,便是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使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匠民气声
1.在你的生活和事情之中,有哪些东西是一贯在坚守的?
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一辈子能把你的奇迹做好,便是特殊不随意马虎的事,也不要追求轰轰烈烈,坚守一件事,一辈子只干好一件事就行了。
2.什么时候是你认为最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的缘故原由是什么?
是没有工程可做、专业任务不敷、职员严重缺失落、人为报酬不高的时候,能坚持下来,还是源于对彩画的热爱和最初进入这个行业的初心和梦想。
3.你希望未来还取得若何的造诣,对付未来有若何的期待?
现在国家重视传统技艺,干系单位也非常重视非遗传承事情,我们从事这项事情感到非常光荣,很有信心。同时,我也感到任务重大,任重道远,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让我们的古建彩画技艺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4.你觉得你得到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我们这一行属于古建筑行当中的末了一道工序,就像建筑的“扮装师”“美容师”。当作品完成往后,游客们愣住脚步看你的画,领会个中的寓意,感想熏染美好与愉悦,这时候我心里是最快乐的,会有一种造诣感和光荣感。
人物简介
李燕肇,1966年6月生,主持参与的故宫修缮工程得到“北京市优质建筑装饰工程优质工程奖”。2018年被评为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非物质遗产项目‘古建油漆彩绘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 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建筑彩绘”项目保护单位,李燕肇是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新京报 展圣洁
编辑 白爽 校正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