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桥村落位于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柘林派出所辖区西部,除2个经济园区外,村落内其他区域多为农田和农宅。今年以来,经济园区家当发展新增大量务工职员,辖区管理式出租房屋资源愈发稀缺,毗邻的屯子自建房承担了园区80%以上员工的租赁需求。经统计,截至3月中旬,胡桥村落登记的屯子租赁房屋7900余间,涉及租户超过3500余户,趋近饱和状态。然而经派出所重新排摸后创造实际较原来登记数据多出超200户租户。一个门弄号牌下挂有多名租户的情形习认为常,这不仅给人口管理带来了困难,无形中也增长了治安隐患。
什么问题突出就从什么地方入手,“精修”一个小小门弄号牌表明了这一“枫桥式”派出所的管理决心。为此,柘林派出所坚持以人为本、领悟发展理念,采纳风雅化、科技化、人性化的系列方法,打造规范的民宿式村落庄租赁房屋管理“样板间”,努力为辖区租住群众供应更加便利、安全的生活空间。充分发挥一线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浸染,派出所联合村落委加快推动门弄号牌调度、使得每一户屯子民宅都拥有单独的号码段,并将门号标注精准到每一间出租屋。如今,新版门弄号牌除了定位清晰,还印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后会转至线上自主信息登记页面,租户可以自行完成信息报告登记流程。
为有效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新门弄牌的知晓率、支持率、运用率,柘林派出所持续开展宣扬事情。通过组织管段民警带领协管队员,对园区内200余家企业逐一送教上门,辅导企业人事将自主信息登记作为入职学习的一环。此外,园区内的警务站也派驻了协管队员,为不会利用智能机操作的员工或租户供应人工登记做事,左右开弓不断拧紧警企互助链条,开释联动效能,主动冲破了租户流动变更快、信息不及时的人口管理难题。
上门安装新门牌的民警和村落组干部借机开展了普法宣扬,向群众宣扬交通安全、农宅防盗等知识,同时网络群众的见地建议,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能当场解答的及时为群众解答,不能解答的则做好记录,并向干系部门进行反馈。
“有事找派出所就打门牌号上的号码,更快。”近日,胡桥村落2组的新租户小林在深夜被邻居吵架声惊醒。想到之前上门宣扬民警的提示,小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了门牌号上的数字,并按照接线员的提示报出了门牌号上的地址信息,处警民警很快就赶到,并阻挡了一起侵权类警情。事后警情回访时,小林对派出所的处置效率极为满意。
“钉在墙上的门弄号牌变成了一张永不丢失的‘警民联系卡’,民警也可以根据群众供应的门弄号牌信息快速定位警情源头,提高到场处置效率。”柘林派出所派出所所长汪培敏说,新的门牌安装好后,群众都为这件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好事点赞。而对付社区的日常管理来说,小小的门牌就像一张张名片,成为便民做事的载体,既方便了群众,也为社区基层管理打下了坚实的根本,极大提高了网格化管理、抵牾轇轕化解、政策宣扬的效率。(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姝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