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前两集,创造在长春取景的部分的确能引起共情,当秉昆骑着大二八在街路上溜达时,后面仿古的54路摩电车一晃而过,看到这样的场景,仿佛不是在看电视,而是穿越到几十年前的长春。
一个摩电车的场景,勾起了多少长春人的回顾?
由于不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但在54路附近已经住了10多年了,出门就能看到摩电车拖着大辫子前后地行驶着,有时候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摩电车哐当哐当的声音,由于曾经有段韶光54路是24小时业务的。
记得以前54路车厢里彷佛还有过木地板的时候,后来经由几次升级换代后,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且还有了几辆复古的车,还开通了55路新线路。
80年历史中曾有这么多条线路提及长春的有轨电车,那可有80多年的历史了,没想到以前还有那么多条线路。1941年,长春还是伪满洲国的都城新京时,买的日本的二手有轨电车和钢轨,建了两条线路。一条是从长春站(新京驿)到红旗街(洪熙街),另一条是培植街(兴亚街)到红旗街(洪熙街)。
后来又建了第三条线路培植街(兴亚街)到西安广场(兴安广场),这样第三条线就和第二条线连接起来了,也便是后来54路电车的雏形。
第四条线路建的是从红旗街(洪熙街)到抚松路(七官舍)。
1942年之后,又陆陆续续建筑了第五条、第六条。
后来经由多次拆除、改建等,360百科显示,到1960年,长春拥有6条运营线路和88辆有轨电车车辆。1983年,1-6线分别改为51路、52路、53路、54路、56路。1996年,随着通往汽车厂的52路被拆除后,就仅剩54路了。后来,随着西客站的建成,2014年,54路又建筑延长线55路,从南阳路分叉到西客站。
一辆造价200万,复古车像穿越
也便是说,目前长春有两条有轨电车线路,路上跑的红白电车一辆造价200万元,噪音小、减震好,空调好,冬暖夏凉。更主要的是,这新型有轨电车的性能特殊抗寒,听说能在最低可在-40℃时正常运输。对长春冬天最冷也就零下30度旁边的温度来说,切实其实是小KISS了。
2015年,有轨电车有了一个大惊喜:复古电车来了!
它是按照老“长春号”电车形状和特点1比1打造的新“长春号”。《人间间》里涌现的镜头,便是这款“长春号”的身影,看到它,让人彷佛穿越一样。
电车还将开向北湖,联通地铁线路
听说,有轨电车还将在未来启动培植有轨电车北湖线,终极的远景目标是,建成4条线路的电车网,与地铁线路相连接。当然,这还是设想,哪年启动哪年完成,只能拭目以待了。
长春的有轨电车,随着时期的变迁,几经变革,不但是长春交通变革的一个缩影,也是长春人几代人的回顾,如今,54路摩电,成了城市中的一道风景,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不同的感想熏染,美得像油画像童话,闲下来找个空闲的午后,带着耳机听着歌,在摩电车咣当咣当的行进中,感想熏染春天的鹅黄、夏天的嫩绿、秋日的金黄、冬天的洁白,那觉得一定让你肃清统统烦恼,穿越到你想去的好光阴!
有历史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怪不得被《人间间》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