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警察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林汝为导演为电视剧《便衣警察》写的主题歌歌词,这首歌在80年代广为流传,直到本日仍是大家会唱,可以说是公安干线的主题曲。

80年代便衣警察冯小刚客串犯罪嫌疑人刘欢唱主题歌成名 休闲娱乐

北京电视制片厂十二集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是林汝为导演继《四世同堂》后的又一力作。
这部电视剧根据海岩的同名小说改编,通过几位公安干警的生活、事情、个人命运,歌颂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献身精神。

谈到拍摄这部电视剧的动机,林汝为说,便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我们的警察。
从1986年开始方案,林汝为对原著作了合理改动。
首先,小说写了一个反特工案件,若按原著拍摄,很随意马虎陷着迷秘化,成为刑侦片,不太随意马虎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
针对改革开放后经济诱骗案、走私案较多的状况,林汝为导演将《便衣警察》中的案件改成了经济犯罪。

《便衣警察》

其次,在有些人物的处理上,电视剧与原著有所不同。
如宋凡这个人物,在小说里是一位较俗气的市委布告夫人,与过去影视中常看到的形象雷同。
《便衣警察》把她作为正面人物来表现,但她管教不了自己的子女,大女儿季虹选择了缺点人生道路,终极走向犯罪——这个结局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夏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家心中所有;大家笔下皆无。
”林汝为本着这样的信条,既拍摄身边发生的事,又要给不雅观众带来新鲜感,给人以启迪。
她把《便衣警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灰色”,1976年清明节之际,山雨欲来风满楼,表现人们沉闷烦闷的心情。
第二阶段是“杂色”,侦察员周志明为保护群众,将摄有朗诵诗词人群的胶卷曝毁而被捕入狱,在狱中经历坎坷,几经周折终得平反,原单位却谢绝吸收,在好友马三耀的帮助下当上派出所片儿警。
第三阶段是“明朗”,统统开始好转,展现了80年代社会发达发展的面貌。

《便衣警察》

这部电视剧塑造了周志明、施肖萌、段兴玉、马三耀、严君、杜卫东、施季虹、卢援朝、施万云、宋凡、陆振羽平分歧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

饰演男主角周志明的胡亚捷,1963年生在齐齐哈尔市,父亲是翱翔员,母亲是统计师。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胡亚捷从小养成了干事负责的习气。
1980年他从齐市实验中学毕业,考上了齐市话剧团。
1984年独身只身闯进北京,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演出系84班。

按照电影学院的规矩,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拍片演习,而胡亚捷在二年级时被韦廉导演看中,导演说服学校,胡亚捷有机会在八一厂《雷场相思树》中出演士官生邱原,他也成了全班第一个走上银幕的学生。

《便衣警察》宋春丽、冯小刚、要武

能出演《便衣警察》中的男主角,年轻的胡亚捷倍感珍惜。
他没当过警察,更没坐过牢房。
进了剧组,看完本子,他的第一个哀求便是去蹲两天拘留所,还要当一个月警察。
他实实在在地蹲了两天,头天进号,就被犯人们整顿了一顿,那屈辱,那痛楚,那感想熏染,对他后来完成角色起到了主要浸染。

饰演女警严君的宋春丽也凭此剧为人熟知。
冯小刚担当美工,还客串一个走私的犯罪嫌疑人。
马三耀的扮演者要武,本身便是一名警察,他没有离开警察岗位,后来升任东城分局副局长,市刑侦总队副总队长,但也一贯在饰演警察,出演过《重案六组》《猎狐》《三叉戟》等热播剧。

《便衣警察》的拍摄用了四个多月,大部分外景在秦皇岛和北京郊区,第一集的吊唁场面选址在天津义士陵园,周志明入狱,也是在位于天津宁河的清河农场拍摄的。
电视剧播出后即产生了轰动效应,成为一部经典作品。
(文:何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