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听当地人说这十几年的路是修了挖,挖了修一贯没停过。
打个比方,有条路先是修盲道,然后修自行车道,然后又修绿道,然后又什么雨污分流,然后雨污分流道塌了,然后又维修哈。
很多修路施工现场基本便是围起来几个月,轻微做点样子动动土装个样,反正是年年修路年年塞,以是我甘心称本地为修路之都!
个人最直接的觉得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高下班的状态从一开始习气性地走窄路,到绕路,到开导航找路,到现在导航也不好使,变成走迷宫了。
而开拓区基本每条路都在修,啥也不管围起来再说,真是服气了。

还听当地人说中山一开始发展是广东四小虎,后来却结束不前,乃至有所退步。
比如市区大部分道路都是双车道,特殊随意马虎塞车,又比如公交系统很烂,公交司机很霸道。
在中山没有私家车,出行是不太方便的。

来中山道听途说后觉得中山修路症是个永不休止的无解问题 汽车知识

也听当地人说之以是中山修路修到这个份上,和中山市不设区有些关系。
由于中山的管理部门一贯便是一个小县级别的存在——小县城一样的发展思维、小县城一样的方案和管理水平、小县城的人情关系,结果弄得原来和顺德是同一起跑线的中山,这两年一贯精力萎顿,连续被惠州、珠海超越。
现在恰逢贸易战,浩瀚出口转内销,竞争加剧又淘汰一批。
于是当地年轻人只要家里不是有钱的,本科专业如果不是制造业干系的(在本地很难找对口事情),考不上公务员或者进系统编制的险些都往外跑。

听了这么多,觉得中山市的“修路症”该当是个永不休止的无解问题!
中山市,果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