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放到杭州的小学老师许希麟,在杭州家中总是会看到一架战斗机低飞飞过,飞机上的翱翔员探出头来给她和她妈妈打呼唤,还在空中做起绝技动作。这种追求办法我老婆说了句,好浪漫啊。
这个翱翔员便是刘粹刚,二战中国最为出色的空战英雄之一,在1937年抗战爆发时,他被认为是中心航校翱翔技能最精良的学员之一
刘粹刚是二战中击落日机最多的两个中国翱翔员之一,其精良的驾驶技能使他成为当年空军的精神领袖之一。
于是我萌生了探求这个年轻翱翔员故事的想法,之前我有看过中国空军的一些历史,知道1937年开始的空战中,中国和日本空军的四大天王翱翔员,均在战斗中阵亡,可见当时战斗之激烈。
我在网上进行了大量的搜索,这个过程中创造网上各种文章数据不一或者没有出处,因此只管即便探求原始的材料,有些网上找不到的,我自己购买了抗战中国空军的书本,在出差坐飞机的间隙阅读,数百页的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创造很多那个年代国破山河在的细节,
有一个叫葛希梢的翱翔员,是山东人,老家被日本盘踞后,这个青年就流亡到了西安,报考黄埔军校毕业后又到中心航校学习翱翔,并被国民政府送到美国进行演习。
1944年的一天,葛希韶和一个美国翱翔员,两架飞机一起实行轰炸任务,葛希韶的飞机被击中,并开始低落,他成功的在山谷之后把飞机迫降到一片树林里。
之后他徒步要走回西安,途中碰着了一户人家,葛希韶当时蓬葆垢面像托钵人一样,这家的女儿见了他却并不错愕,而是给了他一块喷鼻香皂让他好好洗个澡,喷鼻香皂在那个年代是个奇异物品,一个乡下姑娘居然会有,这让他颇为惊奇。
后来户主刘师长西席回来了,发言中才知道刘师长西席是中国银行的一名要员,由于战乱以是才带着女儿迁居到乡下躲避。
发言中刘师长西席见告葛希韶,他身体有病,也无条件医治,自感可能活不了多久了,想把女儿请托给葛希韶,拜托他帮忙照顾。
葛希韶以仇敌就在附近,和他上路不屈安之类推辞,婉拒了这份姻缘。经由20天的跋涉才走回西安。后知道那天和他一起实行轰炸任务的美军翱翔员已经在这段韶光捐躯了。
我看到这一段,真的很想知道,刘师长西席和他的女儿后来怎么样了,刘师长西席乐意把女儿嫁给素不相识的葛希韶,可见他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间,而留下女儿孤身一人将会很难在这个战役的年代独自生存。
而如若不是战役,刘师长西席必定会是连续在中国银行就职,自己的病或许就有条件医治,女儿也可以请托同事朋友照看,可见战役对中国千万个普通家庭造成的痛楚。
翱翔员的情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面对日本步步紧逼,中国民族危急日益严重。
由于一战期间空军已经参加了天下大战,天下各国竞相发展自己的空中力量。
为了培养自己的翱翔员,国民政府在杭州建立了中心航校,在该校的第二期的48个学员里面,出了一个非常精良的翱翔尖子,名叫刘粹刚,他是辽宁人,作为学生流亡到关内,他是航校最出色的学生之一。
据翱翔员龚业悌回顾:
一九三七年初,中心空军所有的翱翔员都到江西南昌集训,
龚业悌便是这时认识刘粹刚的,当时许多翱翔员特殊是中心航校的历届毕业生,都知道刘粹刚,缘故原由很大略,刘粹刚的翱翔技能是当时空军的佼佼者,翱翔员中最好的空中射击记录保持者便是空军灵魂人物的教官高志航和学员刘粹刚,命中率都在90%以上。
在南昌举行空中射击考察中,打移动飞靶,每人打五十发子弹,但规定分三次射击,不许一次打完。一样平常翱翔员都无法全部命中,轮到刘粹刚空中射击时,他按规定打了五十发,全部命中。
1933年春的一个星期天,作为航校学生的20岁的刘粹刚,和同学们从杭州城站上了火车,回中心航校所在的笕桥。
这是这些未来的翱翔员们的例行活动,周末在学校颇为无聊,他们都会周六坐火车进城嬉戏,周日再坐车返回学校。
江南地区一向发达,早在清朝末年期间,江浙沪的紧张城市南京,杭州,上海均已经被铁路连接到了一起。
在杭州城站上车后,他在火车上遇见了一个娟秀温雅的女孩子,一瞬间击中了内心,觉得有点无法自拔。
本日中国互联网上,常常会有人发帖说,
我在地铁站,公交车,或者大街上看到一个很喜好的女孩子,可是就没有勇气是认识她,以是到网上发个贴子看看能不能让意中人看到,这样的贴子我看过很多,当然末了是大海捞针杳无音信,以是网友们都会回答说,既然喜好当时为什么不上去说呢?
我们的王牌英雄刘粹刚当时只有20岁,和本日的中国青年们也是差不多的,只管对这个女孩子一见爱慕,但是他终极也没能鼓起勇气上去搭讪。
火车开到笕桥,刘粹刚和同学们下了火车,回到学校创造自己对这个女孩念念不忘,然而当时却又没有勇气上前说话,觉得后悔不已。
那个时候可是没有互联网的,显然他也没有办法上网发帖,齐心专心想要重新遇见这个女孩子,唯一的办法便是去上车的杭州城站重新碰尝尝看。
这是一个笨办法,但是命运有的时候便是这么奇妙,真的让他又碰着了那个心仪的女孩,这个女孩便是许希麟,当然刘粹刚当时并不知道她的名字。
下图为在杭州家中的许希麟照片,这样一个读过书又娟秀温雅的女孩,在当时追求者浩瀚。
刘粹刚能重新遇见,实在也是运气好,
当时中心航校学生都是周六进城到杭州城嬉戏,周日则坐火车回笕桥航校,
而许希麟也是每个周六坐火车回杭州家中居住,周日则从杭州城站上车,坐火车到临平站下车,由于事情的地方在那里。
在这里,我又想多说一句,那个年代火车班次少,以是还能碰着,现在每天地铁这么多趟,再碰着就不太可能了。
当然了,纵然再次碰着,刘粹刚也还是范例的中国男孩性情,并不敢上前搭话,但是翱翔员视力好啊,他“窥视车票”,得知许希麟是在临平站下车,
车到了临平站之后,他也尾随下车,创造许希麟进入了一间名叫民众小学的学校,于是讯问路边的小孩,才知道这个女孩是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于是请托小孩(该当是学校学生)转交飞机照片一张(证明自己的航校学生身份)。
回去他就给许希麟写了第一封信,由于从小孩那里听来的不甚准确,还把许希麟的名字写成了希龄,详细的解释了自己遇见许希麟的过程。
希龄女士:
“初遇城站,获睹芳姿,娟秀温雅,令人堪慕;且似与余曾相识者!
初余之把稳女士,而女士或未之觉也;车至笕桥,仓皇而别,然未识谁家闺秀,如是风采,意不复见,耿耿此心,望断双眸,而盈盈倩影,直据余之脑蒂,挥之不能去。”
“孰意重遇旧址,得近临芳,窥视车票,乃随冀临平,见女士入民众小学校,询之街童,始知秘闻,并请托转飞机照片一枚以表愚衷。”
刘粹刚在信中说,看到许希麟走进学校大门,知道地址之后,他回到了航校,下午三点多驾驶着飞机到学校的天空上盘旋了两次,第一次没有见到人,第二次的时候看到许希麟由于有飞机盘旋,而逐令孩子们进入教室。
“步辇儿三点钟始至校后,复驾飞机至贵校天空盘旋二次,初未得见,复再见女士逐令学生回室,余意女士概恶余此等之举动也。”
在往后的日子,不但是学校,刘粹刚还时常在演习中飞到许希麟家的天上,和许希麟和她的家人打呼唤,作为追求的一种办法。
刘粹刚还负责的在第一封信中先容了自己的履历,他是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由于目睹日本人在东北暴行,以是又报考黄埔军校,在1932年的上海一二八事变中,见到中国空军在上海的失落败,又决意报考中心航校,以便将来能尽此国民之责任。
“余幼读旧都,毕业于潞河高中,十七年入东北大学理学院,专攻土木,一年后适黄埔中心陆军军官学校在东北招生,余因目睹日人在东北之暴形,毅然应考,决志从军;旋又见一二八上海空军之失落败,乃又转习航空,庶将来能尽此国民之责任也。”
下图便是刘粹刚当时写给许希麟的信,比较尴尬的是,由于信里面有几个错别字,不仅是许希麟的名字写错了,而且例如“暴行”写成了“暴形”,文笔普通,字也写的不好看,有浩瀚追求者的许希麟见信后并没有答理。
不过刘粹刚并没有放弃,信件不断送到许希麟家中,常常在翱翔演习中飞到许希麟家的上空,由于他翱翔技能高超,时常在空中做各种绝技动作,表明自己是个负责刻苦的精良学员。
在台湾的记录片《冲天》里面,许希麟的妈妈对许希麟说,
“一定是那位姓刘的年轻人,飞得这样低,好猛好险。他还伸出头来跟我打呼唤,又做绝技给我看,电线震得抖动。我看现在通畅男女交往,你就和他通信做个朋友吧。这年轻人,也太执着了。 ”
感想熏染到刘粹刚不断来信的情真意切,也得到母亲许可的许希麟终于在十月份复书,不过用词也只是“结笔墨交”,先做个朋友。
粹刚师长西席大鉴:年来屡获大札,素不相识,不太冒昧乎?结笔墨交,本毋不可,但麟成长于旧礼教之家庭,男女之嫌不得不避!
师长西席诚意相交,待麟禀知家严慈后,倘蒙家大人容许,异日城站相逢,麟自以礼相待也,专此,即颂康健、快乐
许希麟上 十月十四日
得到来信的刘粹刚可谓激动万分,女神终于来信,切实其实是天都亮了!
他不仅立时复书而且附上自己照片一张,才两三天没有得到回答,立时又在10月18日和10月23日再去信两封,不过竟又得到许希麟“师长西席,你是否无病呻吟?”的回条。
两个人的感情便是在这样的往来中逐渐升温,开始交往,1934年夏天,终于结为夫妻,在当时有规定翱翔员年满28岁才能结婚,而刘粹刚这年才21岁。
上级自然不许可此事,但是刘粹刚娶许希麟的意志非常武断,作为上级的航校教官高志航,一方面由于刘粹刚确实是尖子翱翔员,一方面也被刘粹刚的真情和决心所打动,于是在刘粹刚杭州结婚期间出差去了上海,回避了此事,其他上级也装聋作哑,两人终于喜结连理。
下图为1936年两人在杭州的家中。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八月开始在华东上海方向发起进攻,中日空军从八一四空战开始不断比武,战役开始后,从八月十六日首开记录开始,刘粹刚便屡次击落敌机,并且迅速的成为当时击落日机最多的中国翱翔员,
由于中方主力战斗机霍克3,能够实际参战的数量也就100架不到,当时中国的精英翱翔员基本都是驾驶这款战机,由于飞机不多,因此日方参战翱翔员熟知中国飞机的编号,尤其是战斗力轶群的中国翱翔员战机编号,日方均熟知。
尤其是刘粹刚的2401号战机,是少有的能让日本翱翔员怯战的编号
刘粹刚的翱翔技能,表现在面对日本不断进步的新式战斗机依然能保持全胜,
1937年8月,在战役爆发一个月后,日本将新式的96式舰载战斗机投放到中国沙场,该战机的设计者是崛越二郎,他同时也这天本二战最有名的零式战机的设计者,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片《起风了》,讲的便是崛越二郎的故事。
九六舰战可以算作零式战斗机的前身,在四五年后该机乃至仍旧在参与和美国的太平洋作战。
该机是单翼飞机,已经顺应了战机由双翼向单翼进化的历史潮流,并且机身实现全金属化。一投放沙场,立即给中国翱翔员驾驶的双翼霍克战机带来巨大的压力。
下图日本1937年8月首次投放中国沙场的九六舰战,9月开始有了击落中国战机的记录,在和中国翱翔员空战中,大部分情形下保持战损比上风。
1937年9月4日,中国翱翔员宋承恩和其他两架霍克3战机在南京起飞后,在长江上空和2架96式战斗机相遇,在战斗中3架中国霍克机有2架被击落击伤,仅有宋承恩侥幸驾机逃脱,但是精神恍惚间回到基地降落时竟然忘了放起落架,导致降落的时候飞机受损。
这是96式战斗机第一次在中国参加战斗,
宋承恩向副队长刘粹刚描述了这种新式战斗机的情形,说那种飞机的速率比我们的快得多。刘粹刚在听到日本新式战斗机参战之后,更多感到的是愉快,问宋承恩有没有把飞机打下来,宋承恩坦诚回答没有。
在3天后的9月7日太湖空战中,刘粹刚就创造了首次击落九六式战机的记录,此战他单人击落一架九五式和一架九六式战机。
但是此战日方加贺号的作战记录里面虽然明确和中国战机在太湖上空征战,但并未明确解释日方战机丢失,因此无法从日本方面印证。
日方海军大尉山本五十岚在报告中写道当天日方有5架战机被击落,但是并未明确解释是否是在太湖上空。因此太湖空战首次击落九六式只能来自刘粹刚和战友的战后回顾。
如果太湖空战还不能从双方角度证明刘粹刚击落九六式,那么南京空战则是确切的有日方战机遗骸证明。
1937年10月12日,日本九六式战机护航轰炸机机来袭南京上空,由于此时中国空军战机已经大量花费,南京仅存的中国战机升空迎敌。
许希麟后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行的书《刘粹刚传》中回顾,她在地面看到空中翱翔的丈夫驾驶的2401号,和日方战机相互追逐,内心为刘粹刚的死活紧张万分。这种妻子在地面不雅观看丈夫用死活搏命,这是侵略战役带来的痛楚。
刘粹刚利用娴熟的翱翔技能,在末了关头以技巧逆转胜,将追赶他的九六式战机击落。
1939年11月30日起,翱翔员黄泮扬在《阵中日报·军人魂》上连载了《我流星群大队两年空战的回顾》的长文。
在此文中,他也同样回顾了10月12日空战的环境:
“十四季四十五分,敌重轰炸机十架,驱逐机六架侵入我南京市空。当时我敌混战,刘粹刚则由其一驱逐机纠缠于京市上空,初时刘机被敌攻击,刘多方躲避,低至数百尺,遭遇十余次后,刘忽得机反攻,即将那架敌机击中着火,降落城南门水佐巷五号杨宅内。刘机亦中弹多处。”
刘粹刚的下属,翱翔员王倬在《被仇敌誉为赵子龙式的空军英雄刘粹刚》一文中写道:
“日本空军王牌翱翔员加藤健夫上尉被击毙后,在他的遗物中创造一本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回顾在太湖上空与刘粹刚的2401号机遭遇战时,他驾驶技能特殊闇练而狡猾,射击也准确,他是赵云(赵子龙)式的勇土,尤其是在飞机即将失落速、万分危险时候的一个奥妙的急转弯,顷刻间使不利地位变成上风的‘绝招’,我学会了他这手‘绝招’,也拿来演习我的部下。”
加藤建夫这天本二战最为著名的翱翔员之一,他1942年战去世在太平洋沙场,去世后被追认为少将。
1944年,日本东宝电影曾拍摄一部加藤的电影《加藤隼战斗队》。加藤战斗队由此得名。 1969年日本重拍此片《啊!
陆军翱翔队》。
只管在战役初期中国空军的翱翔员们打出了不错的战绩,呈现出一批打落了五架日机以上的精良王牌翱翔员,如乐以琴,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等等,日今年夜批翱翔员被击毙,著名的木更津航空队和鹿屋航空队险些全军覆没。
日本战前在翱翔演习中呈现出的佼佼者,如山下七郎,三轮宽,南乡茂章,潮田良平等都相继被击落。
但是中日双方的综合技能差距显而易见,日方各大飞机制造厂远远不断的制造新的飞机,制造的速率远远超过战损的速率,而中方只有修理和组装飞机的能力,主力的霍克战机关键部件须要入口。
中方的翱翔员也越打越少,全体战前从中心航校毕业的翱翔学员仅有500多人,个中具备驾驶战斗机作战能力的又只有一部分。
不仅如此,日方投入沙场的战机还在越来越前辈,九六式舰战投入沙场后,能明显感到日方总体战力提升。
因此中国的年轻翱翔员们,内心都预感自己的捐躯只是韶光问题。
刘粹刚在在8月20日给许希麟写的末了一封信里面,说如果碰着不幸,这便是末了一封信,然而这个预言不幸言中。
由于战时中国翱翔员捐躯后,屡次涌现伴侣悲痛欲绝殉情自尽的情形,刘粹刚在信中劝诫妻子,如果自己捐躯,千万不要为自己殉情,说那样是懦弱,而是要妻子要创新的生命。
以下为节选:
希麟:
前奉两函,想已收见矣;现不知您仍留南昌或是回了杭州,殊念!
近日情势非常紧张,中国民族求生存,势必抗战到底;我的事情非常忙迫,从早上四点钟到晚上八点钟都在飞机场里,身体虽稍受些痛楚,但是我们精神上却很愉快!
回顾我俩结婚二年有余,您爱我,事事体谅我,您能理解我的统统,我怠激之余,总觉对您惭愧多多;希麟,我是一刻也少不了您的
我由于事情关系,恐怕不能常常写信给您,人生本如朝露,事事如梦统统都难预见的,设我不幸,那这便是末了的一封信给您!
……。或者我也容许胜利凯旋归来。
我的麟!
我最亲爱的麟!
真的,如果我假如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
由于我生在当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少焉的!
您时时刻刻要用您聪慧的脑筋与理智,不要愚蠢,不要由于我而捐躯统统,您知道人家会笑您懦弱的,绝不会说您是殉情尽节的!
您应该创新的生命、改造环境,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永久记住,遇着了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久爱您的!
我的麟,您静心地等着吧,等我们规复失落地、击退倭奴之后,那便是我们胜利荣归团圆时:我最亲爱的麟,您静心的等待着吧!
刘粹刚的捐躯非常可惜,他并不是在沙场上被日方击落捐躯,
1937年10月26日,刘粹刚率队赴太原,上级命令其在华北方向和日方进行作战,由于没有导航,景象恶劣能见度极低,无法在太原降落,
中途探求降落地点时迷路,一贯飞到山西高平上空,此时已经是夜间,地面实施灯火牵制,一片漆黑,无法看清地面降落。
由于当时中国极度缺少飞机,尤其是高强度空战下飞机已经所剩无几,刘粹刚不愿舍弃飞机跳伞,仅有的照明弹也被他用来给僚机照明,
此时地面有人听到飞机盘旋后,在地面燃起大火,刘粹刚认为是地面部队指示其降落,于是将飞机低落试图看清地面后降落,不料地面却刚好有一建筑魁星楼突出于地面,刘粹刚的飞机刚好撞上,壮烈捐躯。
在2000年8月,许希麟写信回答台大毕业学者陶恒生写的《空战英雄刘粹刚的死活恋》一文中,曾经提到:
“陶师长西席大作中「魁星楼上的灯火」招引飞机过去后,是当时飞机在天空盘旋,找寻低落之地,魁星楼原无灯火,其时是有人在魁星楼阁下纵火,致使航空职员以为是安全之地,而粹刚有如飞蛾扑火。该纵火之人不知是何用心?令人猜疑不透:一、是汉奸?他深知飞航规则,他在高楼边纵火,诱使飞航员以为是安全之地可以安然降落,以遂其颠覆之心;
二、是民智未开,航空是新兴行业,一个好心的民众,尤恐飞航员撞及高楼,乃举火告诫?反而引起飞行员误会而断送生命?
我遗憾的是空军当局为何未想及调查?大概当时南京情形紧迫,已危及国本,无暇及此了?”
1990年5月20日, 76岁的许希麟来到南京王家湾航空义士义冢,在刘粹刚墓前献上她亲手所书唐代王昌龄的《出塞曲》条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下图左边为刘粹刚捐躯现场,右图为年迈之后的许希麟。
刘粹刚的记录至今无人冲破。
刘粹刚统共击落了11架战机,包括无法确认的战果在内是13架敌机,
其余空战王牌柳哲生击落了11.33架(三分之一是按照共同击落打算)。
当然如果按照国民政府颁发的奖章来看,
刘粹刚得到的是七星星序奖章,也便是获奖时被国民政府正式确认的是7架,
柳哲生得到的是九星星序奖章,也便是获奖时被正式确认的是9架
刘粹刚和柳哲生是二战期间两个中国空中最强王牌。
但是刘粹刚的11架击落记录是从1937年8月16日-1937年10月12日短短60天的韶光内创造的,
而柳哲生则从1937年-1941年用了四年的韶光,后被国民政府保护,避免其捐躯将其送到美国。
在60天在空中击落11架战机,从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到朝鲜沙场空战,往后的日子里没有任何中国翱翔员达到过这个水平,刘粹刚的这项记录至今无人超越,可以视为中国翱翔员的顶峰。不仅如此,刘粹刚在空中作战中从来没有受过伤,也从来没有被击落过,总是能驾驶飞机从战斗中顺利返回。
如果不是在意外中捐躯,他的击落记录毫无疑问会连续上升。
我至少得打下一百多架敌机,非替祖国争口气不可!
在刘粹刚捐躯后,许希麟悲痛欲绝,几次试图自尽,并写下了吊唁丈夫《念粹刚》,入选过国民政府教诲部的教材,现在很多上了年纪的台湾人都读过这个课文,里面有这样的段落:
“(刘粹刚)常以德国赤军人厉秋芬自励,你说:「假使一旦作战的话,我不放弃任何敌机,我得以厉秋芬为标榜,打下大量数目来!
」”
“七七芦沟桥事变,形势之严重,不比平常,准定会引起中日战役,日人无节制的侵扰,我们这次是会起而长期抗战的,政府造就我多年,今日方有机会为祖国报效,虽说初试锋芒,可是希麟,我非替祖国争口气不可!
”
“我至少得打下一百多架,予仇敌一个重大打击,并用我的铁和血,去炸毁扶桑三岛,把富士山踏为平地!
”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查了不少资料,当我看到刘粹刚这句话,竟然止不住的流下眼泪,中国有这样的大好青年,怎么可能亡!
刘粹刚写给许希麟女士的信,被许希麟一贯保存,许希麟多年后再婚嫁给唐师长西席,许希麟女士于2004年去世。2015年,台湾《兵器战术》杂志采访了徐希麟女士的女儿,下图刘粹刚的信件即为采访时拍摄,刘粹刚当年写给许希麟的信件目前还在许希麟的女儿手上保存,后续如何处理还并没有想好,希望大陆有关部门能够去征采放入博物馆保存。
后记:
翻了不少书和资料,细细读完之后,竟然从笔墨间感想熏染到刘粹刚对祖国和爱人强烈而深奥深厚的热爱,脑海中竟然不禁想起八十多年前,那架编号为2401的王牌战机在天上翱翔的情景。
那个时候如果景象晴朗,他能看到祖国蔚蓝的天空,连绵的白云,蜿蜒的长河,壮美的山野,田间劳作的公民,从天空中看着这些他在用生命去保卫的统统,他的心中又在想些什么呢?
谨以此文献给这个八十一年前,在中国的天空翱翔的24岁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