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情报局》收官的时候,薛之谦对沈梦辰说了一句话:“我想像你一样的哭一场,可我做不到了。”经历了从《名流》的苦情催泪到《高尚》的阴郁压抑,再到《违背的青春》的怀念反思,风格迥异的歌词,却有着一样的细腻真实。“往回看的路越清晰,往前走的脚步就越武断”,在微博上发文“不写情歌了”的薛之谦大概走向了另一个迁移转变点。
“退半步的动作”
大家都说,爱而不得最酸心,实在,爱到一半有人蓦然退场、得而复失落才更折磨。就像《名流》,用不华美却动人的歌词讲述了一个得而复失落、爱到折磨的故事;缓而深的曲调,从耳畔一沉至心底,奠定了薛之谦一向的苦情基调,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薛式情歌。
《名流》最好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每一句歌词都非常真实,能够用细节勾勒出画面,引人共鸣。“好久没见了/什么角色呢/细心装扮着/白色衬衫的/袖扣是你送的”,两个人好久不见了,曾经是可以送袖扣的关系,“我”还爱,但是“我”的角色只能是体面的名流。“只管即便表现着/像不在意的/频繁暴露了自欺欺人者/越掩饰笼罩越深刻”,这样细致的生理活动让人感想熏染到的是“名流”心中的挣扎和痛楚。“你退半步的动作负责的吗”“我们的间隔在眉间皱了下”,这样细微的动作还原了画面,让人看到“爱是想要触碰又收回了手”的心伤。“能……吗”这样小心翼翼的讯问反复涌现,像是在等待回答,实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是名流的卑微的深情与无奈。
整首歌,没有冗长的前奏,也没有累赘的结尾。只是从名流的角度阐述了一个好久不见,在街角的咖啡店坐下来聊谈天的故事。
在薛氏情歌来回拉扯的苦情歌词中,能够听出像《名流》一样对感情拎得起,放不下的感情;也能够听出像《刚刚好》一样情深转淡的洒脱。不一样的情歌歌词,却有着类似的深情与伤感。
“孤芳自赏”
当薛之谦不写情歌,转而把目光聚焦于暗黑压抑的现实时,就显得曲高寡和,听起来让民气境瞬间跌入谷底。比如《初学者》的转型,又比如这首更淋漓尽致的《高尚》。
光看《高尚》的封面,就能觉得到那股黑白色调背后的沉重。伴随着低沉的前奏,歌曲一开始就提到了“阴郁”这种非常压抑的字眼,奠定了整副词的基调。这首词或许是作词民气坎深处的自我拉扯,或许是对当代代价不雅观的窥伺,但更多的是与多年前那部电影画面契合——《霸王别姬》。程蝶衣在粉墨中“五官不详”,被“奇形怪状的人”包围,请众人当他“孤芳自赏/还规矩条条框框”。不清楚什么人只图皮囊、什么人在散谎,只明白了没人高尚。
墨客北岛曾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畅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然而,在《高尚》里,是把这句话颠倒了的社会。如果要给这首歌其余取一个名字,《卑鄙》完备可以。从歌名到歌词都是满满的自嘲和讽刺意味,歌词里涌现的“我”在“你”的眼力中交出了自己,变得奇形怪状。“狼藏起反犬旁,像从了良,张牙舞爪的人在散谎” ,这个时期里崇奉缺失落的网络超人们靠打字鞭笞所谓的丑恶征象,在现实中却收起了利爪,从了良一样平常的和顺。
“再无归期”
走红之前,薛之谦的歌大多以苦情为主,爱而不得,得而复失落;走红之后,薛之谦的歌开始有了对社会的思考,自嘲暗讽,鞭笞现实。大概很多人想我一样对发博“不写情歌了”的薛之谦很期待,期待一种全新的曲风。刚听《违背的青春》时是有一点失落望的,由于曲风依旧,没有太多不一样。如果说作曲是薛之谦,不虞外;说是李荣浩,彷佛也并不奇怪。但是从歌词上来看,风格变革就大得多了。
《违背的青春》的歌词开始有了一些关于青春与梦想的正能量。我想,薛之谦也是想借这首歌,去勉励一代人的青春梦想、去唤起一代人的青春影象。让我们一贯怀抱热爱,坚守初心。“致不易青年”的《违背的青春》,并不是让人用来向青春后悔的,而是致敬那些为梦想努力过或者正在努力的人。
“我彷佛还记得,欲望是什么”,提醒着我生活不易,也别让岁月磨灭初心;岁月维艰,也别让梦想动摇。纵然“在触摸里奔跑,在黑夜里舞蹈”,纵然在人潮人海中摸爬滚打。“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分看,统统才故意义”,我们不能握紧手中的青春,“傲慢的”“失落陪的”“稚子的”“违背的”,以是才对《违背的青春》产生了共鸣。
“体谅我可好 /我傲慢的青春 /在触摸里奔跑/ 在黑夜里舞蹈 /你们嘲笑的船会停靠 /体谅我可好/ 我失落陪的青春 /最遗憾的是你 /用婉转的间隔 /守着我 /不安的阔别/ 再无归期 /嘲笑我可好 /我稚子的青春 /用木剑来争吵 /为肃静而跌倒 /不能让的 咬着牙也不放掉/ 体谅我可好 /我违背的青春 /在拥挤的人潮/ 我妥协了多少/ 一贯到让我什么也未曾得到 ”
七年束缚,十年努力,曲中意从爱情到青春,经由路途上喜怒哀乐的洗礼之后,不管是遗憾还是无悔,任何人都再无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