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典音乐,笔耕原创评论
喜好音乐的你,加个关注吧
在华语乐坛上,邓丽君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传奇。她唱的《何日君再来》,甜美的笑颜有着让人窒息的温顺,她的歌声带来的是一种让人忘却痛楚的甜蜜。整首歌的淡淡离愁在她的演绎下,满满的都是柔情蜜意。
好花不常开,昙花一现在
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
今宵离去后,何日君再来
……
人生能得几次醉,不欢更何待
邓丽君让这首老上海式的《何日君再来》再度红遍华语歌坛,影响力之大也让很多人都认为她便是歌曲的原唱。
实在,这首歌最早由“金嗓子”周旋唱红了上海滩,还有一个大家较为熟习的版本,这天籍歌手李喷鼻香兰演唱。
这两位演唱的版本有着更深刻的年代感,许多老上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都有表示,歌声一起,便急速将人拉回到了那个老旧的年代,十里洋场,繁华热闹,光辉光耀的佳人们舞池中旋转。
一曲大略的离愁别绪,却命途多舛,创作伊始,便在分外的年代背景下,披上了多种政治色彩,各方不招待见,满满的都是反对之声。
揭开尘封的历史,追溯那个不算太久远的年代。《何日君再来》一曲,本是歌舞影片《何日君再来》的一首插曲,曲作者是创作过无数抗战歌曲的作曲家刘雪庵。而后该片导演方沛霖未经他的赞许,就让编导黄嘉谟填了词,对此刘雪庵极为不满,但碍于朋友间情面未公开抗议,自此却为他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金嗓子”周旋首唱《何日君再来》之后,当即成了上海滩大家争相传诵的经典金曲。
1939年的一部喷鼻香港抗战电影《孤岛天国》又将黎莉莉演唱的《何日君再来》选为插曲,影片中男子参军前与心上人依依不舍的离去情景,与歌曲的韵味相得益彰,合营得恰到好处。
之后这首歌又被李喷鼻香兰翻唱并收入唱片,这位“上海歌后”的演绎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流传,以至家喻户晓。
抗战期间,这首歌一出身就不招国、共和日本侵略者的待见,三方都对这首歌进行了强烈的鞭笞。
日本方面认为,这是一首抗日歌曲,歌词中寓意民众期盼“何日国军再回来”;国民党认定这是在召唤共产党返回上海;而共产党则把这首歌算作是旧上海堕落腐败生活办法的渲染,加以批驳。
如今看来,这首歌被强加上这诸多的内在含义,实在无辜。
作者刘雪庵的悲惨命运也因这首歌而起,因当时盛行的一版被别有用心的人改编了歌词的《何日君再来》被错划为右派,关进“牛棚”22年,受尽折磨,双目失落明,直至文革结束9年后才得以平反。
命途多舛的一首歌,让作曲人的生平坎坷,而他留给众人的美妙音乐永远流传,作曲人境遇的巨大落差引人唏嘘,感慨万千。
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丽君翻唱的《何日君再来》进入大陆后再度走红,却也一度被认为是“精神污染”、“黄色歌曲”,以防止对民众造成精神污染为情由禁止传播。
如今我们看到的是曲作者刘雪庵早已平反,《何日君再来》也早已解禁。这个中表示出来的对文化开放和原谅的巨大进步,其实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细读《何日君再来》的歌词,会让人以为黄嘉谟的填词多是有些仓促的,以是词中有着“喝完了这杯,请进点小菜”这样随意的字眼。脑洞大开地遐想到伍佰“来来来,喝完这一杯还有一杯,再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瞬间跳戏。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作为一首曲子的填词,它是非常符合刘雪庵《何日君再来》的主题的。而这个中的“好花不常开,昙花一现在”“今宵离去后,何日君再来”“人生难得几次醉,不欢更何待”,则是随处颂扬、隽永的。
董小姐前面说到的周旋、李喷鼻香兰、邓丽君三人不同期间分别演绎了这首《何日君再来》,三人风格各具特色,皆是佳构。
周旋的歌声,像是穿越了战火动荡的时空,走过了悲欢离合的命运,留下的那妩媚又稚嫩的声音在岁月的长河里摇荡。十几岁的周旋就已经是唱响上海滩的歌后,声音里仍带着稚嫩的味道,她演唱的版本是轻快的,道着这离愁,却又颇有些年少不知愁滋味的味道。
李喷鼻香兰演绎的版本则多了一些华美的色彩,同样的温顺婉转,一首盛行歌曲带着一些美声的味道,全体觉得要更大气一些。却又真真儿地诠释了一把“靡靡之音”,直让人沉醉个中。
邓丽君的版本就不必多说了,温顺甜蜜地让你只想快快再回来。
许多歌手都对这首《何日君再来》进行过演绎,小野丽莎、凤飞飞、徐小凤、蔡琴、费玉清……董小姐只能说,真是一首好歌大家爱的节奏。
自古文人多爱描写这离愁别绪,酒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苏轼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何日君再来》歌唱着离去的情绪,抒发着光阴短暂、青春难驻的惆怅。“来来来,再喝一杯吧”,这酒带来的短暂醉意,让人暂时忘怀了离去之苦。酒会醒,生活要连续,只能盼“君再来”。
一首不老的情歌,历经岁月的洗涤,依旧保持着青春的仙颜。
只因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才更让人不顾统统去追捧昙花一现的绽放。也因这好花不常开,昙花一现在,则更须要有心人来守护。更因这好花不常开,昙花一现在,更需珍惜面前的花开美景。
人生能得几次醉,不欢更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