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会犯错,但不是谁犯了错,都有承担的勇气。
就像常常有车辆剐蹭,但在没人看到的情形下,不是每一个人都像“老实哥”卢立新一样,有主动留条赔偿的善美之举。
最近,又创造了这样一个老实的“年夜大好人”。

□ 邸志永 宋文雅

保定诚实姐碰车后留字条 大年夜爷冲动不找4s店 汽车知识

1月16日,家住保定北市区世新园小区的朱德才大爷致电本报:“我的车在地下停车场被撞了,可对方留了个纸条,我以为挺高尚的,能来采访不?”

对这样的善美之举,随后前往理解详情。

1 地下车库的车被撞,车后侧受损严重让人怒

朱德才今年74岁,他见告,自己有辆马自达轿车,但由于岁数大了,平时很少开,大部分韶光放在地下车库。

1月12日下午,朱大爷焦急出门办事,来到地下车库后也没多留神,直接进了左侧的驾驶室开车出了门。
到了目的地刚一下车,一位路人指着朱大爷的车右后侧说:“车都撞成这样了,你还敢开出来,赶紧去修修吧。
”朱大爷心里一惊,这才创造自己的车右后侧尾灯被撞坏,保险杠等被撞碎。

“当时我就懵了,我道儿上也没跟别人撞车啊?”朱大爷见告,后来有人见告他,车该当是被别人撞的,得赶紧修。
“实话说,当时特殊生气,可也不知道谁撞的,有气也没地撒啊!

2 雨刷处压张纸条“求联系”,对方“等了好几天”

就在朱大爷重新上车,准备开到4S店维修时,溘然创造挡风玻璃雨刷处,压着一张蓝色的便条。
下车拿得手里一看,便条上写道:“车主你好,我将你的车右后尾碰了,我的电话13717,你看后找我吧。

“实话说,当时特殊生气,可一看到这纸条,心里边的气就消了一大半。
”朱大爷说,他当时还疑惑撞车的人会不会不接电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过去。
电话接通后是一位姓毛的女士,对方第一句话便是“同道,你怎么这么晚才联系啊,我都等了好几天了”。
随后,对方一个劲儿地道歉,还说车是她碰的,修车须要多少钱她来出。

毛女士的态度让朱大爷非常满意:“她叫毛莉(音),觉得挺高尚的,你们采访采访她。
”18日上午,联系到这位毛女士。
她回顾,详细撞车的韶光已经记不清,便是倒车时一欠妥心碰到了后边朱大爷的车,由于当时找不到车主,这才留下了纸条,等着车主来联系她。

“本便是我碰了人家的车,这个任务该我承担。
”她笑着见告,还几次再三强调,这都是该当做的,不想张扬,也谢绝透露自己的名字。

3 自找熟人修车只为少费钱,“不能让诚笃人亏损”

修车涉及到费钱,朱大爷不想让老实的毛女士多费钱。
“以前我就被追过一次尾,在4S店没换车灯,光钣金喷漆就花了2400多块钱。
这次比上次严重得多,尾灯都得换,少说也得花个3000多块钱,咱不能让诚笃人亏损。
”为此,朱大爷专门找了一个熟人,在一家汽修厂修车。
“末了就要了600块钱,说喷漆都是免费赠予的,光收换灯的本钱和钣金人工费。

即便是600元钱已经少了很多,朱大爷还是给毛女士打了个电话。
“人家也说不贵,还答应第二天就把钱给我。
”1月13日一早,毛女士就在地下车库门口等待,将钱给了朱大爷,还再三表示歉意,“嫌延误了我开车,这让我心里挺暖和的。

对付这件事,毛女士心里也是满满的冲动:“朱大爷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碰了他的车,他还想着帮我省钱。
假如遇上个不讲理的,要三四千也很正常。
现在双方皆大欢畅,我也放心了。

4 两次碰车两种结果,朱大爷要为留纸条点个赞

朱大爷见告,2013年夏天,同样在地下车库,自己的车也被剐蹭过。
“地下车库里光芒暗,监控也不清楚,物业让我们自己去车库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闹事车。

随后的日子,朱大爷和老伴在车库里转了两圈,还真找到了疑似闹事车:“这辆车的车主是来小区里打麻将的,他的车上也有一块剐蹭的痕迹,痕迹上遗留的漆色、车身高度、位置都与我车上的相吻合。
但是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我们也不好去找人家,只能自认晦气。

几天后,朱大爷的老伴再次在自家车阁下,碰到这辆疑似闹事车的车主,“当时还开玩笑说,你这倒车的技能可不怎么样啊,那人低着头没接茬儿……后来,这辆车再也没来过我们小区。
”正由于有了先前的经历,朱大爷更能体会到车辆受损却找不到闹事者的心情。
看着对方留下电话,他说:“我要对她诚信为人表示讴歌!
她是个好心人,值得大家点个赞!

如果您便是有情有义人,或您的身边正发生着有情有义的动听事,就请您联系我们,您和他将成为宣布的主角,来传染更多的人善美思贤。
联系电话:3092081、3320078,邮箱bdwbxwyb@ 126.com,或关注保定官方微博、微信。

短评

一张小纸条暖了两家心

□邸志永

两个普通人,在道德的领域里,做了一件普通的事,之以是能成乃至见诸报端,或许基于一个大略的情由——将心比心,八两半斤。

真真的是一张小纸条暖了两家心。

在这里,毛女士留条行为,是一种仁。
为自己行为卖力,对他人所损担责,毛女士的大略行为,是其善美实质的自然流露。
在《论语·子罕》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毛女士用一张纸条,简大略单一句话,就将心头忧虑的石头放下,这是对自己道德的磨练与修炼。

仁者是否能真正“不忧”,在这个躁动的经济社会,还要看碰着什么样的人。
各种缘故原由,大家都懂的,无论是从父母耳入耳到,还是网络传闻中获悉。
幸运的是,她碰着了朱德才大爷,一个被小纸条“消了气”的人,一个害怕“诚笃人亏损”的人,一个同样的仁者。

某种意义上,年夜大好人是有好报的。
这样的例子实在还有很多,譬如本报宣布过的老实哥卢立新,再譬如本报宣布过的涞源爱心龙秀春姐妹,宣化男人22年后来报恩,更譬如央视刚刚宣布的流浪汉百万报恩。

所有这些,在冲动我们之余,是否也让你想起你曾经的仁义呢?如有哪怕一丝冲动,将这份冲动留在心里,适当的时候再放出去,温暖他人。
当这份仁义暖流在越来越多的民气头热起,或许有一天,“仁者不忧”不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