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当然指的是胖子,所以我们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但排名最高的就是武国豪。他很爱吃零食,所以我们叫他“大胃王”。

  有一天我到他家里玩,玩了一会儿,叮咚叮咚的声音进入了我的耳多里。他高兴地跑到门口开了门,原来是他的妈妈。他一看到她妈妈提着一大包零食,高兴的不亦乐乎。

大胃王作文400字-描写大胃王的作文 知识百科

  他妈妈把零食放在我的面前。什么?我惊呆了,一会儿的功夫,零食就没有了,他打了一个饱嗝。大胃王,当之无愧啊。

  还有一次,我和是同桌,下课了。他说,“开饭时间到了”,然后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钱,不到一分钟他就买来了一大堆的汉堡包和鸡腿,还让我吃。可我还没吃,一大袋的汉堡、鸡腿就没了。他又买来了冰激凌,又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我还真担心他的胃受不了。忙劝他不要吃了。我对他说:“虽然这些零食非常好吃,但要抵抗这种诱惑,这是垃圾食品,不要经常吃,而且胖的人可以吃一些蔬菜”。我话还没说完,他已经吃完了。但是他微微的摇头,用手抹了抹嘴上的油光。

  哎!我该怎么劝他呢!

  

  篇二:我是大胃王

  听说火星要举办“我是大胃王”这个比赛,为此我有十一个月没有吃饭了,饿成了一张纸。这时,有一个小孩子跑过来,把我折成了一架纸飞机,正好向火星方向飞去。一会儿,就到达了火星。来到比赛现场,食物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有连绵不断山脉般的棒棒糖,有地球一样大的巧克力,还有像大海一样长的面条,我口水直流像瀑布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变成了无数条小河,缓缓地流着。

  比赛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下开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五块巧克力狂吃,又吃起了云朵大的棉花糖,接着吃下了几座山那么多的蔬菜。我立马从一张纸片变成了一个正常体格的人,接着又变成了一个大胖子。我旁边的选手却慢条斯理的吃着,不一会儿比赛结束了,比赛现场什么都没有了,连装食物的盆子都被选手们吞下了肚。大家一个个都在发生着变化,都成了胖子。最后,我荣获了:“大胃王”的称号。颁奖时,我的身体无法平衡突然倒了下去。立马被送到了医院,医生嘱咐说:“不能再暴饮暴食了,否则会诱发很多疾病。”

  突然,我的闹钟响起,真开眼睛太阳公公早已当空照,我该上课去啦,原来我做了一个梦,告诫我们地球资源在迅速减少的危机下,呼吁我们大家节约水电,爱惜粮食,文明用餐,成为一个真正的节约小卫士。

  篇三:大胃王—哥哥

  他有无底胃,只要是食物,他都照单全收。永远吃不饱的他,永远在觅食。他栖息在我家,这传说中的“史前巨饿”,就是我的亲哥哥。

  看到美味又可口的食物时,他总是冲第一的那号人物,为了美食拼命是他的本能,尤其是“垃圾食物”的出现,象是盐酥鸡或是炸鸡汉堡,他整个人都充满了杀气,在抢夺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类似地震一样的巨大碰撞,还好他吃东西的声音不大,闷声不响的吞噬食物而已。

  当然,被称为史前巨“饿”不是浪得虚名的,面对他的饥饿,我的爸爸妈妈得非常努力赚钱,不然伙食费都付不出来,全家人只好去喝西北风,巨饿也会变成饥民,那就罪过了。

  一但巨“饿”开张时,千军万马挡不住他的气势,尤其是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你才伸出筷子,眼前的一盘菜肴早已清洁溜溜,什么也不剩了。

  因为他属于肉食性动物,所以,一向不吃菜,虽然有时候会吃一点,不过机率极为的小,使家人们都非常担心他的健康。

  家里有巨“饿”最大的好处,就是“零厨余”,根本不会有馊水桶的出现,虽然幸福轻松,但是,我们就必须忍受着抢不到食物的生活了。

  篇四:我是大胃王

  爸爸和妈妈会在假日带我和妹妹到处吃吃喝喝,除了妈妈煮的菜,也可以吃吃不同口味。

  有一天,爸妈带我到一家好吃的早餐店吃“早午餐”,从第一口开始,我就深深的爱上它了。吃第二口时,早已流口水了,停不下来了。马上吃第三口时,我早已经吃的津津有味了呢。

  实在是太好吃了,好吃到我都食指大动了,这些美味简直就是山珍海味。如果每天都能吃到它的话,真是太幸福了。

  这家餐厅的食物很多样,每样都看起来很好吃又美味,包括烤土司、炒蛋、牛奶、香肠之类,每一样都是我爱吃的食物。早午餐可以吃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这样丰富,这样幸福呢!

  篇五:我身边的“大胃王”

  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我们班就有几位喜欢跟饭菜打交道的同学,人称“大胃王”。

  杨旭可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他看似笨拙的眼镜后面却藏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说来也奇怪,杨旭体形瘦弱,和我们的“老干部”有得一拼,你肯定会问:“他怎会有这么大的胃口?”

  只见杨旭“按兵不动”,等啊等啊,终于,我们五十三个同学全部盛完了饭,他才笑嘻嘻地从椅子上蹦出来,迈着欢快的小碎步来到餐桶前,像食品检查官一样看了看,闻了又闻,然后在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中开始盛菜。他东一大勺,西一大勺,最后挖了一大块白米饭,才满意地回到座位。

  他盛得欢欢喜喜,吃得津津有味。看,杨旭正用他的小勺子疯狂地挖着美味的饭菜,风卷残云一般把盘子里的食物干掉了。可他仍感到不满足,又过去添了,这一添不要紧,添了张老师的二倍!连张老师都震惊了!可杨旭不在乎,只花了十多分钟,说时迟,那时快,杨旭幸福又满足地连打了几个饱嗝,“战斗”结束了。

  可杨旭再怎么吃,也好像永远不会胖。

  杨旭啊杨旭,我劝你还是节制点吧,否则会引起“五(2)起义”的!

  篇六:我们班的“大胃王”

  说他是“大胃王”,一点儿也不过分。但光从外表上看,丝毫看不出他“大胃王”的气派:一身长得瘦瘦的,也没有什么肉,吃饭吃得很慢,但他的言行举止完全证明了那一句话:绝不能以貌取人。

  有一次,到了教室里,正所谓“见好吃的东西眼开”,他仅用眼角余光就瞟到了张汇手里的一包“麻辣”。刚才还被书包的重量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他马上把书包重量抛到了九霄云外,立刻向张汇要一根“麻辣”,张汇极不情愿地给了他一根,他三下五除二地吃了之后又向张汇要一根,张汇又给了他一根,他一会儿就吃完了,这时他竖起满手红油的手指笑嘻嘻地对张汇说“要不再来一根?我保证是最后一根!”张汇望着塑料袋里可怜兮兮的最后一根“麻辣”,可不是最后一根了嘛!再要,他也没有了。

  有一次,第四节课还没下,他的肚子早已经开始闹“空城计”了,他无精打采地拿出饭盒放进抽屉里,等待着那“动人心魄”的下课铃打响。突然,下课铃“丁零零”打响了,他以每秒千里的速度扑向讲台,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菜送来了,他一看,全是他爱吃的,马上打了一大碗菜,饭菜堆成了一座小山丘,可还有一样菜没打。他硬是吃完后先灌了一肚子汤又挺着快吃饱的肚子慢慢地走上来打了那样菜,又吃了一碗,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大胃王“啊!

  如果你想知道他是谁的话,那我就不妨告诉你,他就是我们班成绩优异的汤秉。

  

  篇七:“大胃王”果果

  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一直以为我的饭量在班上无人能比,不料,还真的有个比我还能吃的。他,就是现在我们班上号称“大胃王”的王孟果,大家都习惯叫他:果果!

  对有的同学来说,吃饭就是一种折磨,而对于果果来说,吃饭似乎就是一种享受了。他只要看到有吃的,两眼儿就直发绿光,活像一只几天都没有吃到东西的“饿虎”。每到中午饭点儿的时候,别的好多同学都尽量往后排队,弱弱地看着生活委员,生怕给自己多盛了饭菜,尽管餐盘的食物少得感觉一只小猫咪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吃掉。而轮到“大胃王”时,他都会说:“再加点儿,再加点儿”,直到餐盘里的饭菜加得都快要碰到他自己的鼻尖儿了才肯罢休!他把头埋在餐盘里狼吞虎咽的样子,总是让周围的同学目瞪口呆。在大家的注视下,他能把一盘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饭菜三下五除二地消灭光,好像他吃的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美食了。然后他心满意足地站起身,咧着略带油星儿的嘴儿,举着餐盘冲着生活委员说:“看,光盘哟!”。最多的时候,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甚至一顿饭就可以吃下一般女生一天的食物,怎么样?够“狠”吧?

  这就是我们班上名副其实的“大胃王”——果果。

  篇八:我是“大胃王”

  说起“大胃王”,我似乎与这个称号一点儿也不沾边,因为我很瘦,饭量也很小,可是我的的确确当了一回“大胃王”。

  记得那是去年暑假,我们全家自驾到甘南旅游。回程路过西安已是中午时分,大家都饿得前心贴后背。对讲机响起来:“午饭怎么解决呀!要不我们找个服务区吃点儿东西,休息一会儿再走吧!”每个车上的对讲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马上要到西安了,我们不如吃羊肉泡馍吧!”不知是谁的建议,大家一致叫好,我们的车队向西安奔去。

  到达目的地,这是一家仿古风格的饭馆,门头上挂着一个匾额——黄家泡馍馆。看来这家饭馆有年头了,为什么吃饭的人不多呢?走进去我的心里犯了嘀咕,再看表快要两点了,怪不得人不多呢!服务员端着托盘走来,上面放着空碗和馍。碗是超大的那种,白底儿青花瓷的花纹;馍是厚厚的大饼。这怎么吃啊?我偷偷看了一眼,发现这里吃饭的人把馍掰成小小的块儿放进空碗中。这跟我们郑州的吃法不大一样,我们那里的羊肉泡馍端上来,直接可以吃,不需要自己动手。

  大家也学着当地人掰起馍来,妈妈递给我一块儿馍,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使劲儿掰起来,馍好硬啊,掰得手疼。服务员把碗端走,加完汤后端上来。平时我和妈妈饭量小,每次吃饭都是合着吃一碗。当我看到面前这碗羊肉泡馍,对妈妈说:“我自己要吃一碗!”妈妈充满疑惑,问:“你能吃完吗?”我坚定地说“能!”

  吃着嫩嫩的羊肉,嚼着筋道的馍,喝着鲜美的汤,不知不觉就看到了碗底儿,再摸摸肚子,鼓得像个小皮球。让妈妈摸了摸肚子,妈妈笑着说:“终于当了一回‘大胃王’,从来没见你吃过这么多饭”。原来,她不知什么时间偷偷记录下了这个瞬间。

  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回味无穷的羊肉泡馍了,什么时候还能再去吃一回,再当一次“大胃王”呢?

  

  篇九:我当了一回“大胃王”

  说起“大胃王”,我似乎与这个称号一点儿也不沾边,因为我很瘦,饭量也小,可是我的的确确当了一回“大胃王”。

  记得那是去年暑假,我们全家自驾到甘南旅游,回程路过西安已是中午时分,大家都饿得前心贴后背。对讲机里有人说:“午饭怎么解决呀!要不我们找个服务区吃点儿东西,休息一会儿再走吧!”有人说:“马上要到西安了,我们不如吃羊肉泡馍吧!”大家一致对第二个建议叫好,我们的车队向西安奔去。

  我们找到一家饭馆,这是一家仿古风格的饭馆,门头上挂着一个匾额——黄家泡馍馆。看来这家饭馆有年头了,为什么吃饭的人不多呢?我走进去心里犯了嘀咕,再看表快要两点了,怪不得人不多呢!服务员端着托盘走来,上面放着空碗和馍。碗是超大的那种,白底儿青花瓷的花纹;馍是又厚又硬的大饼。这怎么吃啊?我偷偷观察,发现吃饭的人把馍掰成小小的块儿放进空碗中,然后把碗交给服务员。这跟我们郑州的吃法不大一样,我们那里的羊肉泡馍端上来直接可以吃,不需要自己动手。

  大家也学着当地人的吃法掰起馍来,妈妈递给我一块儿馍,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使劲儿掰起来,馍好硬啊,掰得手疼。服务员把碗端走,加完汤后端上来。平时我和妈妈饭量小,每次吃饭都是合着吃一碗。当我看到面前这碗羊肉泡馍,对妈妈说:“我也要吃一碗!”妈妈问我:“能吃完吗?”我坚定地说“能!”

  吃着嫩嫩的羊肉,嚼着筋道的馍,喝着鲜美的汤,不知不觉就看到了碗底儿,我摸摸肚子,鼓得像个小皮球。妈妈笑着说:“你终于当了一回大胃王,从来没见你吃这么多。”原来,她不知什么时间悄悄拍下来这个难忘的瞬间。

  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多的饭,什么时候还能体验一次,再当一次“大胃王”呢?

  篇十:我班有个“大胃王”

  我们班有个超级大胃王,他乃谢同学也。可能他真的与吃的有缘吧:瞧,那又圆又肥的脸蛋活像QQ的汤圆;那黑黑的眼球就像奶茶中的珍珠;那厚厚的嘴唇儿好似红润的香肠;那肥肥的耳朵就如白嫩的水饺;就连他那胖嘟嘟的身体仿佛是一个大大的狗不理包子。

  “我还要,再给我一点儿吧,求求你了!”午餐时间一个男孩子的哀求声传出了401班的教室。不用说,这一定是我班的“大胃王”——小谢,他正扯着嗓子要求多盛一点饭菜呢!只见他一手拿餐盘,一手示意打菜的同学往自己餐盘里多盛点。这次打饭的是我班的小王,她和小谢可是水火不容的,平时就没见俩人打过招呼,我正思忖着这下小谢该没辙了吧。接下来的一幕让我大跌眼镜:只见小谢故作熟人状,把手搭在小王的肩上,笑道:“这打饭是个辛苦活啊,难为你这样娇弱的女生了,要不我自己来打,不劳烦你了。”小王眼珠子一转悠,一脸严肃地说:“不用,我可结实着呢!不劳烦您了。”小谢见状,竟软磨硬泡起来:“哎呦,谁不知道您王大小姐可是天下第一的善人呀,就给俺多打点饭呗,大恩不言谢啊!”可小王也倒执拗得很,硬是不肯。后面排队打饭的同学等不住了,有几个同学开始嘀咕了:“给他多打点就好了嘛,不要影响其他同学打饭呀!”“就是,就是……”小谢赶紧应道。小王听了,无奈从饭桶里舀了一大勺往小谢的餐盘里一放,瞪了小谢一眼,此时小谢早已得意洋洋地回到座位上享用他的美餐了。

  可是,大胃者,易胖也。尊敬的大胃王,为了你的身体健康,你是否该节制一下食欲呢?

  篇十一:"大胃王”徐游

  我有一个同学,她叫徐游,人长得刚好,不高不矮,不肥不胖,一双小眼睛,一个小肚子。可谁能知道,这小肚子里居然可以装许多食物,正可谓我们班的“大胃王”。

  百说不如举一例。

  那一次星期三中午,饭菜异常的好:肉红的“骨肉相连”,红彤彤的大虾,香气诱人的排骨汤和黄澄澄的鸡爪子,徐游见了,两眼放光,一边还不停地咽着即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口水,极力克制住自己。

  当我来到楼上,已看到徐游拿着一大桶饭回到自己位子上,握起饭勺,她从饭桶中取出一大勺一大勺热腾腾的米饭放在自己碗里。只见她屁股一着凳子,右手就马上抓起汤匙舀了一大勺饭,吃进了嘴里,把两个腮帮子塞得又满又鼓,如同青蛙嘴边的“腮”那么大。徐游一边咀嚼着,一边已腾出右手拿起一串“骨肉相连”一口气咬了个精光。一眨眼,看到的只是一根赤条条的竹签子了。眼看着她,我心想:徐游能吃完吗?正想着,只听“呼哧呼哧”几声,天哪!虾身已飞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堆白里透红的虾壳;汤已经喝了个碗底朝天;肉也只剩下了小半串。

  我愣住了,等我回过神来时,徐游又已经准备好了汤。“咚咚咚”饭勺和盘子的撞击声显得格外响。徐游又风卷残云地把汤“卷”进了肚中,又狼吞虎咽地将菜盘中所有剩下的菜都吞进了肚里。

  徐游觉得满足了,揉揉肚子打着饱嗝说:“终于饱了!”“还没饱呢!”金雨轩指着徐游的嘴角说,“看,你还要把一粒米饭打包着去教室吃呢!”哦,原来徐游脸上还粘着米饭呢!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徐游一边擦掉饭粒,一边说:“可能吧!”转身,端着盘子走开了。

  看着她手上的空盘,望着她的背影,我感叹道:“徐游之菜盘来时有牵,去时无挂啊!”徐游,我们班名不虚传的“大胃王”。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写人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