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年来交通运输发展造诣及展望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经济社会发展,交通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没有路到有路,从土路到砂路、从砂路到油路、从低等级路到高速路,从走不出去到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快,交通巨变,挺起了平凉的发展骨架,铺就了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平凉成长成就巡礼交通先行旱码头插上妄图的同党 汽车知识

曾几何时,山梁沟峁横亘面前,山村落庄镇闭塞难行;如今,三条铁路直通南北,高速公路宽阔平稳,干线公路四通八达,屯子公路通乡到村落。
70年交通巨变,改写了平凉大地的时空格局。

交通骨架网络基本形成

西平铁路

平凉市牢牢环绕培植陕甘宁交汇区交通和西兰银几何中央物流“两大枢纽”,履行大投入,培植大交通,促进大发展,全面推进铁路、公路、物流当代交通培植。
宝中、西平、天平3条铁路总里程达到231公里,构建起十字形铁路网骨架。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10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91.8公里,全市拥有高速公路182公里,二级公路661公里,实现了“市上通高速、县县通二级、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道路为主动脉、通村落道路为“毛细血管”的公路网体系。

三条铁路直通南北

彭大高速公路

改革开放后,跟随着国家富强的脚步,平凉不仅实现了铁路从无到有,更实现了铁路快速发展的进程,推动了平凉公民的“足下变迁”。
1995年6月,宝中铁路建成通车。
火车翻山越岭,穿洞过河,悠长的汽笛声惊醒了偏僻山村落沉寂多年的漫漫永夜,平凉公民终于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火车梦。
2009年,全市拥有电汽化二级铁路1条90公里,年客、货运量为40万人次和250万吨,在综合运输体系等分别占到了5.95%和12.9%的比重。
时至今日,全市已有宝中铁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三条干线铁路,全市铁路总里程224.9公里,均为一级干线电气化普速铁路,铁路密度1.99公里/百平方公里,年客、货运量达到3600万人次和6000万吨,区域铁路完成客运量占全社会份额的8.6%,铁路货运量比重占货色总量的86.5%。

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培植

培植中的平天高速桥梁工程

平定高速、西长凤高速建成营运,平凉境内福银、青兰两条国家高速公路形成东西运输大通道。
静宁至庄浪、泾川至渗水坡、韩店至张家川、国道312线平凉城区过境段、平凉西至界石铺等一批二级公路改造升级,极大地提升了区域交通保障能力。
2016年以来,平凉至天水、彭阳至大桥村落、静宁至庄浪、华亭至泾源4条263公里高速公路全面履行,国道312线凤翔路口至平凉东、平凉至华亭、彬县至华亭、马峪口至千阳公路、崇信至方堤口段等9条568公里普通省道开工培植,成为平凉交通发展历史上重大交通项目最多、培植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期间。

屯子公路实现畅乡通村落

屯子公路基层铺筑施工

“十一五”期间,争取国省补助资金9.14亿元,建成屯子公路4085公里,平凉屯子公路培植从此走上了大发展的快车道。
“十二五”期间,投资20.9亿元,履行各种屯子公路7029公里,完成平凉至泾源至庄浪、静宁县威戎至仁大、泾川长庆桥至飞云至太平等三级公路改造452公里,建成建制村落通硬化路4516公里。
“十三五”以来,环绕“村落村落通沥青(水泥)路、村落村落通客车”两大目标,集中履行建制村落通畅、“千村落俏丽”示范村落村落组道路培植、屯子路网改进、屯子客运网络培植“四大工程”,大打交通扶贫攻坚战。
2016年至2018年,争取国省补助资金16.77亿元,履行屯子公路项目1419项2746公里,个中改造县乡道210公里,建制村落和撤并建制村落通畅工程1435公里,实现了全市100%建制村落通沥青(水泥)路目标。
全市有113万农人群众直接管益,受益面达到62%,使农人群众走上了宽畅的水泥路。

运输站场培植遍布境内

堡子湾梁隧道(已双向贯通)

随着全市公路网络的形成,为构建“大交通、大公交、大流利”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奠定了根本。
全市高下牢牢捉住平凉进入全国第180个主枢纽城市的机遇,加大运输站场培植力度,全面推进“村落村落通班车”客运网络化培植进程,做到路修在哪里,车通到哪里,站建在哪里。
平凉工业园区综合物流中央、平凉市道路运输应急接济指挥中央建成运营,平凉客运枢纽站、平凉爽速客运站启动履行,华亭、静宁、庄浪汽车站建成运营,泾川、崇信客运站开工培植。
至目前,全市建成县级客运站10个,州里汽车站102个,行政村落停靠点1585个,实现了“县有等级站、乡有汽车站、村落有停靠亭”的目标。
州里通班车率达到100%,行政村落通客车率达到99.4%。

运输做事能力极大提升

K43+950高边坡

截至2018年5月,全市拥有货运车辆15688辆、客运车辆1228辆,客货运输车辆总量达到16916辆,道路运输从业职员达到62718人。
着眼做事城镇化培植,发展公交车341辆,公交线路由32条增至53条,市县城区基本形成了以公交运输为主的城市客运发展格局。
屯子客运车辆由490辆增至654辆,屯子客运班线由195条增至319条,惠及全市150多万屯子人口,屯子群众出行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进。
全市拥有出租车1787辆,完成出租车“油改气”796辆,投放新型节能环保公交车59辆。
抢抓平凉被列入全国第二批甲醇汽车试点城市和全省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的机遇,投入甲醇汽车150辆。
从固定线路到按需开行的定制公交、从柴油车到新能源公交车、从人工售票到电子支付。
这些改变的背后,表示了城市公共交通配套体系的完善,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

展望未来 “铁公机”全面发展

2017年,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确定了“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家当支撑、决斗脱贫、决胜小康,培植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发展思路,平凉交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大培植的黄金期间。
目前,平凉至天水、彭阳至大桥村落、静宁至庄浪、华亭至泾源4条高速公路和平凉至华亭一级公路等13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灵台至华亭高速公路已完成可研批复,2019年4月将开工培植,五类2025公里交通扶贫行动项目已开工培植。
到2020年,平凉高速公路将实现市县高速通达,境外实现平凉南出天水、宝鸡通往川渝,北上彭阳、西峰通往银川、内蒙的大通道彻底打通;干线公路将实现县县通国道、乡乡通普通国省道,与周边省际出口顺畅衔接。

2018以来,市委、市政府紧张卖力人多次赴西部战区空军、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空军研究院工程设计研究所等单位申报请示衔接平凉机场培植事宜。
平凉军民合用机场目前前期各项事情有序推进,已完成场区地皮摸底,清表统计,场址初勘,净空障碍物、场区地形图及掌握丈量等事情;在罗湾场址设立了气候不雅观测站并开始正式运行;进场路、水电气、通信等专项管线路径已纳入城市总体方案;委托民航机场培植集团、空军研究院工程设计研究所和民航科学技能研究院体例机场工程预可研报告和航行做事研究报告,民用部分预可研报告、航行做事研究报告已体例完成,军用及军民合用部分方案已报送至西部战区空军作战处审查。
项目有望在2019年底开工培植。

除了机场,近年来平凉市还把积极争取高速铁路项目作为一项主要的事情,市委、市政府紧张卖力人多次赴国家发改委、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委干系部门,极力争取把平凉纳入高速铁路网。
目前,平庆铁路已列入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培植扶贫行动方案(2018-2020年)》(铁总发改〔2018〕88号)文件,该方案明确将六盘山区等14个集中连片穷苦地区铁路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项目方案培植,“十三五”期间争取开工培植平凉至庆阳等铁路项目,形成地级市至省会间的快速铁路通道。
同时,中国铁路第一设计院已体例完成《平凉至庆阳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预可研明确平庆铁路按高速铁路培植标准设计,并预留发展空间。
同时,宝中二线、西平二线增建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方案》和国家铁总2018年铁路项目前期事情操持,宝中线平凉南至迎水桥段增建二线工程完成预可研并通过铁总审查,西平二线增建项目已完成预可研体例;到2020年,平凉市铁路里程估量达到318公里,路网密度2.81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布局更加完善,将形成兰州、天水、宝鸡、西安、庆阳、银川六个方向的对外通道,我市将实现区域内铁路干支线合理布局,基本知足铁路交通运输需求。

在不久的将来,“旱码头”将实现纵横东西南北,贯穿全境的新的超过,届时,快捷的高速铁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飞机将把平凉公民与全国各地紧密相连。

【壮丽70年·奋斗新时期】

《平凉日报》专版

平凉发展巡礼——交通

来源:平凉日报/ 刘亮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审核:雷勇 李一宁 梁凤娇

编辑: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