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7年11月27日,位于湖南沅江市的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一大片等待清理的欧美黑杨林。 李尕 摄
近300万根欧美黑杨倒下了。2017年12月31日,这是中心环保督察哀求湖南全部清理洞庭湖湿地9万多亩欧美黑杨的“大限”。根据《经济参考报》对洞庭湖区一线砍伐现场的理解,以及湖南省环保厅供应的最新统计数据,洞庭湖核心保护区欧美黑杨已经提前全部砍伐。
从当年以行政命令推动“猖獗种树”,到本日不惜代价“全面砍树”,折射了发展与保护这两股力量,在有“长江之肾”称号的洞庭湖区的反复较劲。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种树造林“大跃进”,以救赎自然、回归原点结束,反响出地方政府对“非粮”家当的造就,有着难以遏制的行政冲动,其所带来的家当之痛发人深省,湖区家当可持续发展难题待解。
近300万根欧美黑杨倒下了
2017年7月尾,中心环保督察在对湖南的反馈中指出,洞庭湖区栽种造纸经济林欧美黑杨面积达39.01万亩,个中核心区9.05万亩、缓冲区20.6万亩,严重威胁洞庭湖生态安全问题。哀求2017年年底前,将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杨树全部清理到位。
一贯追踪采访这场规模罕见的砍树行动。位于湖南沅江市的南洞庭砍伐现场,伐木工陈跃见告,十几年前,这里的树便是他们种的,现在,要以每天七八百棵的速率“消灭”它们。
2017年11月27日,位于湖南沅江市的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一名事情职员在清理欧美黑杨。 李尕 摄
鸿海农业综合开拓有限公司卖力人李威也是本地人,2010年开始陆续栽种了4000多亩杨树,是当地最大的杨树栽种户。“丢失太大了,为了掩护生态这个大局,不得不合营行动。”李威苦笑着说。
汉寿县的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当年因大种欧美黑杨被评为“造林模范”的余青山,组织人马十天韶光忍痛砍掉了造就多年的欧美黑杨。
砍伐期间,洞庭湖区时常可见载满欧美黑杨木材的船,马达轰鸣,使劲拖着刚刚被人们砍下的或粗或细的杨树往外运,这些木材终极将被运到浙江、山东等地用于家具制造等。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梅碧球见告,砍杨树的阻力很大,他们因此防汛抗洪的事情哀求严厉推进。从理解看,难点紧张在于:解除条约难度大,栽种大户每每与乡政府、农场签了条约;很多杨树办了林权证后被抵押给了银行;业主转手多;杨树三年以下不长,四年往后疯长,没成材的杨树砍伐丢失重,阻力大。
“这么快的砍伐速率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看着洞庭湖日益规复当年的样子容貌,沅江市林业局湿地管理站站长万献军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生态规复如望,我和外地的朋友说,你们一定要来洞庭湖看看,比往年俊秀多了!
”
从高空往下看,砍伐后广袤的湖区湿地像刚刚结束惨烈战役的沙场……一亩地皮一样平常植杨30余根,总计近300万根欧美黑杨,已经历史性退出洞庭湖。
“湿地抽水机”带来生态灾害
横亘湘鄂之间的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是长江主要调蓄湖泊,著名的“鱼米之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上风,洞庭湖还是我国首批列入《国际湿地公约》主要湿地名录的7块湿地之一,被称为环球不可多得的巨大的物种基因宝库。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外来物种的欧美黑杨开始引入洞庭湖区,成为造纸用林。它成长快,高大挺立,林木积蓄量多,每年洞庭湖涨水时,如果树梢被淹不超过一周,就不会淹去世,生命力超过本土任何树种。
2000年之初,由于当时种粮效益低,造纸厂扩产急需杨树,洞庭湖区开始涌现水田种树的苗头,新华社2003年发出预警宣布“当心良田种树风”,引起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后,被称为“杨癫疯”的杨树栽种之风,从洞庭湖区的水田退出,却开始由垸内转向垸外,从沿岸向洞庭湖深处“进军”。大量的洲滩荒地被承包出去栽种杨树,乃至连湿地保护核心区也难免其害。
承包者每每肆意改变洲滩原貌,大片砍伐洲滩上原生的芦苇,或直接排水种树。更有甚者,用水泥桩将大片水面围起来,排干水种杨树。南洞庭芦苇场政协联工委主任胡远利对表示,“杨癫疯”的危害是巨大的。欧美黑杨外号“湿地抽水机”,在核心自然保护区大规模栽种,严重危害了生态,使得优柔的湿地日益陆地化。为有利于杨树成长,造林的老板动用挖机开沟填土,改变湿地土壤构造。利用灭虫剂护树,恶化土壤安全。欧美黑杨树密集的地方,候鸟无处安栖,老百姓称为:树下不长草,树上不落鸟。此外,大水时令还阻碍行洪,影响防汛。
回顾起当年的情景,万献军也不禁感慨万千,“开始就不应该到保护区来种,我多次向当地反响情形,林业部门也多次下文禁止,但这些栽种大户搬出物权法、条约法来,说这些法律比你《湿地保护条例》厉害多了。”
“杨癫疯”源自牟利的同谋
欧美黑杨的猖獗扩展,源于洞庭湖区曾经盛极一时的“林纸一体化”模式。自上世纪末开始,为知足日益扩大的对原材料的需求,一大批造纸企业纷纭以“条约订购、预支订金”等形式在环湖区县建立原材料供应基地。
在那个追求GDP、经济利益至上的年代,地方政府扮演的是直接推动者的角色。各县市险些都制订了详细的欧美黑杨发展方案,采纳“政府出资褒奖”“范例引路”等办法大力推广。如果有州里干部“种树不力”,还会被问责。
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造纸企业、造林大户以及地方政府“心领神会”。只管有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提出了各类异议,“杨癫疯”愈演愈烈。
欧美黑杨的代价在2000年前后达到“峰顶”,成材后每亩杨树价格可在5000元以上。而在栽下杨树的前三年,地里还可以兼种油菜、蔬菜、玉米等其他作物。它们能额外带来每亩上千元的收入。
几年后,欧美黑杨的经济效益开始连忙下滑。原益阳森华林业董事长何运才先容,1996至1997年,用杨树制造的中高密纤维板每立方价格能卖到3800元,到了2014年只有2000元旁边。那段韶光,洞庭湖区有25%旁边的欧美黑杨被采伐后没有再更新栽种。
然而,最近一两年欧美黑杨行情又开始呈现强势反弹的迹象。何运才见告,2014年由于贷款压力,自己将森华林业卖给了吉林森工。“现在每吨木材800多的价格只管不能和1200元的历史最高价比较,但也达到了2014年时的两倍,我后悔去世了。”何运才说,不管是做纸浆还是板材,一些买家纵然提前几个月付款,也拿不到货。
抢夺自然就要受到处罚
一场“树殇”给人们带来了洞庭湖保护与发展的寻思。2014年4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方案》得到国务院批复,加上长江经济带培植正式上升为国家计策,洞庭湖地区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
然而,令人难以接管的是,洞庭湖生态反而有恶化之势。“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严厉。”中心环保督察组向湖南反馈情形时,一针见血,“与2013年比较,2016年洞庭湖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36.4%低落为零,出口断面总磷浓度升幅97.9%,形势不容乐不雅观。”
“靠湖吃湖”——不顾生态保护的发展冲动,多年来,在洞庭湖区有强大的惯性和依赖,“杨癫疯”只是缩影之一。
“杨树的教训非常深刻,洞庭湖不能再任由行政力量‘随意折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周训芳指出,应把洞庭湖生态环境培植纳入领导干部任期任务制和年度目标管理制度范围。
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李跃龙认为,可将洞庭湖区确立为“生态保护特区”,每年按照全省GDP的一定比例优先保障该“特区”生态培植的资金需求,并将其常态化。同时,真正因时制宜打响生态绿色经济牌。
“芦苇-芦笋”成功转型的例子或许能够带来启迪。2008年之前,沅江市境内45万亩芦苇全都只为造纸厂供应质料。造纸厂因污染关停之后,沅江市政府与湖南农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等开展研发互助,朝食品、药品和扮装品的方向做大做强芦笋家当。
2016年,当全市芦苇产值仍旧坚持在几年前1.4亿元的水平时,芦笋的产值已靠近20亿元,而这还仅仅是每年27万吨野生芦笋个中十分之一带来的效益。
芦笋是芦苇的幼茎,每年从地下发出新芽,一年可以萌芽多次。对芦苇进行合理适度的间苗采收,并不影响其正常成长和繁殖,不影响生态,反而由于节省养分,减小密度,有利于芦苇发育。
西洞庭湿地保护协会会员朱俏丽家四代打渔,曾经他也用地笼网、迷魂阵捕鱼,用土枪打鸟。如今,生态环保理念吹响洞庭后,这些传统的土办法都不许可搞了,他也变成了环保志愿者。他见告,鱼儿数量在逐渐规复,时常能瞥见鱼在水面“飙”跃。看着湖区变得越来越美,他希望将来能够参与生态旅游带动增收。
一场树殇,一曲悲歌。目前,一场前所未有的洞庭湖管理专项行动正在开展。保护洞庭湖的救赎行动警示人们,抢夺自然的发展,一定会受到自然无情的惩罚;保护自然的发展,才有可能得到自然年夜方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