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区从历史上一贯是京南交通要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地。
明朝期间卢沟桥修有城堡和墩台。
明清期间,丰台的卢沟桥、南苑、长辛店等地均有驻兵。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北京紧张的铁路线路汇聚在丰台,这使丰台的军事意义进一步提升。

简单说说北京丰台区的航天算夜院 汽车知识

民国期间,国民党的宪兵、空军、国民党装甲汽车团和铁道兵都在丰台有驻军。

七七事变开始后,丰台的战斗集中在卢沟桥和南苑一带。
南苑由于有机场,成为日军重点争夺的地带。
当时的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便是在南苑战去世的。

建国后丰台区共有75个驻军单位,还有后勤军器部、军需生产部、军队医院、八一电影制片厂、装甲兵工程学院、八一军体大队等单位。

铁路上风、军事意义,以及大量的可用地的存在,使丰台区在建国后被作为航天基地的培植场所。

丰台的航天基地主要分布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卢沟桥、长辛店、云岗一带。
见下图:

其余一个是南苑一带。
见下图:

这两个地区可以说是中国航天奇迹的发源地。

1952年初,丰台在云岗地区培植了华北军区的一个演习团,征地以“河北干部学校”的名义进行。
1953年,“河北干部学校”更名为人大分校,后又更名为马列学院二分院。

1956 年 ,中国成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作为导弹研制单位。
1957年,钱学森被任命为五院院长。

1956年底,马列学院二分院划归国防部五院。
马列学院的西大院成为了五院的导弹教导大队演习营地。

1957年11月,国防部五院成立了第一和第二两个分院。
一分院设立了8个研究室,个中第三研究室是空气动力研究室。
这个研究室后来发展成为701所,即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位置也在云岗一带。

当时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协议发展航天奇迹。
国防部五院第一分院急于培植航天生产研发基地,这就须要地方建厂。

新建厂房须要的韶光较长,为了缩短研制建造韶光,国家决定找现有的厂房进行改造。
经由一系列勘察,南苑地区的二逐一厂当选中。

二逐一厂培植于清朝末年,是中国第一个飞机厂,位于南苑机场的东北方向。
中国的第一架飞机便是在这里制造出来的。
解放后,二逐一厂成为了维修、试制飞机的国营工厂。

1958年八月,国防部五院一分院迁往南苑二逐一厂,并在这里培植了航天基地。

航天基地分为生产区、科研区、生活区几个部分,并包含一系列试验举动步伐。
九十年代初,这里培植了长征宾馆、图书馆和航天博物馆。
下图为中华航天博物馆的照片:

之后在周边又培植了居住区、影剧院、少年科技馆等举动步伐。
这一系列功能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航天城。

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在成立之后几次更名,现在叫“中国运载火箭技能研究院”(又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位置在南苑机场的东北方向。
北京的南北向中轴路到这儿就断了。
见下图卫星图:

以上是一分院的发展历史。
下边来说说三分院。

1961年9月1日,国防部五院三分院成立大会在马列学院二分院的礼堂召开。

1965年4月,三分院五二一厂被改建为海防型号总装厂,并被命名为国营第一五九厂。
现在的一五九厂在丰台区王佐路一带。
下图为一五九厂照片:(图片来源:中国网《学百年党史 铸国之长剑 航天科工三院一五九厂创立61周年》)

三分院于1965年被改建为 “第七机器工业部三院”,并成为我国飞航导弹的科研基地。
现在叫“中国航天三院”或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见下图:

三院成立后,统一领导分布在云岗地区的各个研究所、设计部、实验站。
下图为现在的三院一带的卫星图: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院和三院,云岗地区还有101、503等研究所。
南苑一带有508、303等研究所。

其余像丰台的槐树岭、七间房等地,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所,比如中国北方车辆研究以是及一些后勤、科研单位。

以上便是丰台紧张的两个航天算夜院的发展概况。

总的来说,丰台区由于交通、铁路、机场等成分,成为了军事要地,进而当选中培植航天基地。

一系列驻军单位的存在,使本来就被铁路线盘据的丰台区,变得更加零星。
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不过军事用是完备封闭的,除了对周边会有一些控高和交通上的哀求之外,并不会对城市带来太多滋扰。
而通过整体方案和有序开拓,是能把城市用地的不利成分减到最小的。

未来丰台区只要有精确的方案方向和开拓思路,通过城市更新,相信能带来较大的改进。

本文作者:城市丛谈(KKND2080)。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