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水青

编辑 |心缘

315偷脸事宜追踪摄像头遮挡品牌接着用美妆奶茶店通通掉守  第1张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对人脸识别一顿猛锤,让人脸信息安全保护警钟再次敲响。

而后,被点名的卫浴企业科勒、办理方案商优络客、万店掌等纷纭道歉整改,广州、南京等地方政府抓紧线下审查打击,国家网信办及中国信通院宣告加紧制订法规、倡议发起“护脸操持”——企业、地方、社会组织都在“波纹效应”般作出反应。

全民讨伐人脸识别的同时,AI企业和终端客户彷佛面临一个悖论——不能采集人脸信息,AI摄像头是不是不能用了?但国家又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发展,不采集人脸信息怎么运用AI?

拆不拆智能摄像头?AI办理方案还用不用?人工智能家当发展是否受阻?这些都是家当人关心的问题。

近日,智东西拜访线下,希望看到市场对这场“315晚会”重拳出击的真实反应。

一、315后,被点名企业纷纭网上表态、立正挨打

央视315晚会上,科勒卫浴、宝马、上海悠络客、苏州万店掌等多家企业被曝偷偷采集人脸信息,同时一些采集的人脸还会被“偷运”到供应商的后台。
一旦这些数据被透露,可能会造成财产丢失,乃至生命安全。

3.15当晚,宝马4S店经销商正通汽车也发布报歉信,称第一韶光停滞所有设备利用。
厂家优络客、万店掌也回应,已连夜成立专项组,紧急开展自查。

越日,瑞为科技等企业也发布报歉,广州雅量科技收到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检讨关照,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而后两天,科勒、MaxMara等企业也纷纭回答,摄像头仅用于安保和统计客流,已应哀求将摄像头拆除。

与此同时,中心和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也纷纭发声。
比如3月17日,深圳市人大获悉传出将对公共场所摄像头立法;3月18日,中国信通院倡议发起“护脸操持”,勾引精确利用人脸识别技能;国家网信办也提到加紧制订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3月15日至今来半个月,地方开展人脸识别摄像头排查的动向不断。

比如,3月16日上午,无锡市监管局职员至某 4S 店、 两家售楼处检讨,创造了人脸识别摄像头,当场采纳了逼迫方法并予以备案。
3月22日,杭州市监管职员到当地科勒卫浴门新店进行排查,创造了很多摄像头接口,店员奉告:“展厅本来要统一安装具有人脸识别和检索功能的摄像头的,不过央视‘3•15’晚会曝光后,我们就不准备装了。

一股酝酿已久的人脸隐私潮爆发如雪崩之势,风起云涌的AI市场面临急刹车。

二、南方多地排查人脸识别,探店北京:没有,不拆

一夜之间,不仅万店掌、优络客这样的智能监控方案商卷起轩然大波,一些未被315点名的企业也受到“次生磨难”影响,走到风暴中央。

比如名创优品、喜茶、晨光文具等公司,由于采取到万店掌、优络客方案被挖出来,受到舆论和干系部门核阅,话题登上新浪微博阅读超亿人。

在线下,一些地区也采纳行动,对这些未被“315”晚会点名,被间接牵扯出来的企业进行人脸识别设备排查。

比如,在张家港某店,监管职员确定名创优品店铺采取人脸识别摄像头,于是将名创优品摄像头贴上封条。

在北京地区商家运用人脸识别摄像头的情形如何呢?为此,近日智东西前往就近的新中关购物中央进行了探访。

一走进该中央名创优品店铺,劈面而来的正是多个万店掌摄像头。
我们问一位店员这些摄像头是否有人脸识别功能,该店员称,目前没有听到拆除摄像头声音,这些摄像头没有人脸识别功能。
并称传出的其它连锁店拆除摄像头是用于员工打卡的摄像头,也不是识别顾客的。

这位店员的阐明听起来彷佛并不可信,但是作为顾客,我们仅从摄像头外面和“万店掌”品牌也没有办法直接验明真假。

三、掩蔽摄像头Logo,被检讨时“一秒破功”

在我们的线下拜访中,我们创造多家店铺都安装有摄像头。
个中,一些店铺还对摄像头做起了手脚——遮挡摄像头品牌Logo。

比如,在新中关购物中央Wow color美妆店却给多达十几路摄像头贴上纸片,遮挡摄像头Logo。
这一操作实在引人遐想,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信息呢?对此,店员见告我们,这是店长哀求贴的,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而在杭州、张家港的市场监管职员进行排查司法时,他们创造多家名创优品将摄像头Logo用纸片遮挡了起来。
拆开一看,正是“万店掌”的Logo。

当这些摄像头被司法职员“脱下马甲”,背后的数据采集和剖析平台也被扒了出来。

在张家港名创优品店铺,监管职员对店长所利用的“名创巡店”手机APP进行了检讨。
检讨创造,该APP人脸识别功能居然还在正常利用,能够识别进店顾客的性别、年事段等信息,并且自动为顾客打上“新顾客第一次到店”、“熟客 第11次到店”、“会员”的标签。

而在杭州国大城市广园地下一层的名创优品店,司法职员也通过后台系统功能模块,创造店内20多个摄像头大多具有人脸识别功能,而后对其进行处置和备案。

实在,通过AI剖析顾客情形的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令人担心的是权柄不清,以及商家、乃至厂家能任意调取顾客人脸等数据行为背后的风险。
毕竟人脸只有一张,不像手机号、密码那样可以修正,也不像指纹那样须要主动操作,人脸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统计媒体宣布创造,315晚会后,南方地区多处市场监管部门对商店人脸识别摄像头进行了排查,北方地区动作较少。
而在我们拜访的北京地区,干系被曝光店铺的监控利用概况与315之前变革不大,大多没有拆除设备的动向。

四、喜茶还用了优络客,是否须要再出一份声明?

本次探访,我们也去了喜茶。
在新中关购物中央喜茶店、清华东南门喜茶店,我们创造两家店的摄像头依然运行,从店内的视频监控可以看到。

在新中关喜茶店配置8台优络客摄像机, 个中五台监控店员,包括收银和做茶,三台监控顾客。
在清华东南门喜茶店,一共安装8路摄像头,个中2路监控员工制茶。
店员见告我,没有听说过摄像头要拆除的事情,不过她并不清楚店里的摄像头是否用来识别顾客、客流统计。

但值得一提的是,喜茶用的并不是此前315爆出的万店掌的产品,而是另一家被315点名的厂家——优络客。

此前,喜茶因采取万店掌方案登上热搜,网友纷纭调侃“只是买了杯喜茶,脸丢了”,并称“细思极恐”。
3月16日,喜茶紧急回应:“万店掌的确是喜茶的供应商,但喜茶门店中所安装的所有摄像头只用于安防影像采集,绝不会造孽网络消费者的人脸数据。
”不仅如此,喜茶还找来厂家万店掌发声明为自己澄清。

但对付这样的回应许多网友彷佛并不买账,回答:“这骗鬼呢”。

现在,我们看到喜茶还是另一家点名企业优络客的客户,喜茶是不是须要再出一份声明?还是像名创优品一样等着司法部门去查?

五、美妆店、奶茶店等都在用,全体阛阓都在做顾客剖析

在本次对海淀、朝阳区几家阛阓探访中,我们还创造,像万店掌、优络客这些企业虽然名气不如当红“AI四小龙”等独角兽名号响,市场覆盖能力却超乎想象。
它们与海康威视摄像头一起,险些成了阛阓的茶饮、美妆、生活日用品等店铺的标配。

比如新中关购物中央的The Colorist美妆店中安装了20多路万店掌的摄像头。
从柜台摆放角度来看,这些摄像头能够完全捕捉顾客的面部和试妆时的表情。

而在该广场的一家几平米小店,平价奶茶店“快乐柠檬”也装着优络客的摄像头设备。

当然,作为顾客我也不能确定这些摄像头都具有智能识别功能,这还须要市场监管职员去调查。

为什么这些日用、美妆、茶饮类产品汇合中选用这两家厂家的摄像头产品?一家智能监控行业的业内人士称缘故原由很大略,便宜、智能。
由于这些行业对本钱敏感,当渠道给出如此低本钱还具有AI高科技的方案,这些行业自然会进行选择。
但低本钱,也意味着钱花在看得到的地方,在识别精度、云平台安全层级等方面会相对薄弱。

当浩瀚阛阓小店都用上“物美价廉”的聪慧零售方案,大阛阓也和它们一起成为技能尝鲜者。

据媒体宣布,在江苏张家港司法职员对吾悦广场综合体检讨中创造,该广场在一楼、负一楼、负二楼进出通道口都装有汇纳科技人脸识别相机,共计35台。

查看吾悦广场汇客云系统,司法职员创造所有顾客数据在汇客云系统中一览无余。
据称,通过人脸识别,该系统可以剖析最近一个月的客流人数、去重顾客数、男女比例、新老顾客数、年事分布、到访次数等。

尚不清楚我们线下探访的购物中央是否对顾客数据进行搜集。
我们向干系事情职员请教,得到的回应是“不理解情形”。

六、从戴头盔看房到零售业大沦陷,技能、法律要“快马加鞭”

2020年11月中旬,济南一人戴头盔看房防人脸信息采集的视频引起舆论的喧然大波。
该售楼处偷偷采集人脸信息,来进行客户比对以防止“飞单”,人称“被售楼处人脸识别拍到,买房要多花30万”。

现在,我们看到人脸识别技能从高本钱的房地产、汽车行业进入奶茶、美妆这类“小本买卖”中。

这意味着AI技能代价在更大众范围的验证,同时也让两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更加尖锐:1、无动听脸采集是否陵犯公民权柄?2、厂家怎么可以随意获取终端客户平台的人脸信息?

针对第一个问题,2019年4月的“人脸识别第一案”已经开始聚焦。
由于杭州野生动物园逼迫哀求激活人脸识别系统,否则将无法正常入园,引得当事人郭兵将其告上法庭。

2020年11月20日,这一案件宣判。
责令野生动物天下赔偿郭兵条约利益丢失及交通费共计1038元,删除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色信息,但该动物园的人脸识别系统并未改变。
对此,当事人郭兵表示将连续上诉,许多人对这一案件的审理结果并不满意。

技能走的太快,法律审判难免引起争议。
不过,针对人脸信息采集问题,我国干系法律正在火速推进。

2021年“315晚会”后,国家网信办指出,加紧制订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我们查找2020年10月21日公布的《中华公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搜聚见地稿创造,第二节二十九条就强调,只有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2021年1月1日正式履行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生物识别信息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应该遵照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赞许,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昭示处理信息的目的、办法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除了《民法典》,2020年10月1日开始履行的《信息安全技能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也明确提出:网络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奉告网络、利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办法和范围,以及存储韶光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昭示赞许。

法律遍及是一个过程,无疑当下还有很多企业、公民、地方机关对付生物识别信息安全的意识并不充分,但智东西与多位业内人士互换后,他们都表示乐不雅观,表示“快了”、“行业标准和法律规定会很快出来”、“近期该当会有更加详细的政策出台吧”。

针对第二个更详细的问题——厂家怎么可以随意获取终端客户平台的人脸信息?大家实质上担心的实在,是企业刷脸系统安全技能过不过关,一是厂家造孽挪用用户人脸信息数据造孽兜售获利,二是人脸系统被黑客攻破,信息被用以违法犯罪,陵犯人财产生命安全。

实在,在技能层面海内信息安全行业已有解法。
此前海内有名网络安全公司慧盾安全研发干系卖力人见告智东西,人脸识别可以从技能层面加强安全保护,做到“运用、安全并重”。

大略来说,从云管真个逻辑来说,如果人脸比对数据在闸机、小区入口等终端,就须要环绕分散的防护点把数据保护起来,使业主、利用单位等各方纵然将数据导出也没法利用。
如果人脸比对数据放在云端,则比较方便做数据的集中保护,但数据的流动性更大,更易受到内外黑客入侵攻击和合法职员造孽利用。

当下,企业主动加固安全方法的意愿并不强,也是客不雅观存在的事实。
但是,相信随着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快速完善,厂家在产品中持续集成数据脱敏、数据加密、可信打算等隐私保护技能和运用,市场也会回到快速发展的正轨。

结语:人工智能进入小本买卖,人脸隐私安全问题更紧迫

自2020年起“戴头盔看房”的事宜就引起一波隐私焦虑,而本次315之后,我们调查创造AI已经从房地产、汽车等高消费行业,走进日用、美妆、茶饮等小本钱行业。

在拜访中,我们创造市场监管职员的排查也面临寻衅。
由于排查的目标并不是查明有没有用摄像头,而是在看不到的后台查明是否利用数据剖析系统,这具有很大的暗藏性。

当下,AI、大数据技能已经在商业中显现呈现实的商业代价,但当技能走在前面时,隐私权柄和信息安全的问题变得更亟待办理。
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仅靠冲在前面的厂家和企业当事人办理,而是须要政策、企业、行业组织等进行协力,从而在技能代价和信息安全之间得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