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通家汽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通家汽车),曾是西北首家微车厂商,也一度承载了陕汽集团的“微车梦”。

梦想遭遇现实重创后,遇得成本临幸,陕汽让出控股股东地位,通家汽车连续在新能源“江湖”里几番辗转翻滚,后又被成本“摈弃”。
乃至于,因遭遇持久欠薪,通家汽车员工的维权信息,近期上了地方领导留言板……

一家摔倒在新能源风口的陕西车企 汽车知识

这一通命运的起承迁移转变,该是谁的错?

怪政策调度者有之,怪企业领导层者有之。

但或许,激情与暴躁,冒险与投契,都是新能源汽车造富神话留下的烙印,也是诸多造梦者的宿命……

陕汽的“微车梦”

2010年9月19日,在宝鸡蔡家坡汽车工业园,举行了通家汽车的福家系列新车下线上市仪式。
发布了陕汽集团的首款微车出身。

而这,间隔通家汽车成立仅仅一年韶光。

2009年的中国微车市场,正处于发展迅猛的阶段,五菱、长安、东风小康等市场头部选手一时风光无两,但竞争同样风起云涌,总有新进入者跃跃欲试。

重卡领域的陕汽集团,也顺势伸了一脚过来。

其联合陕西本地两大国企——宝鸡高新汽车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和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在汽车动力总成方面颇有建树的阿尔特(中国)汽车技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通家汽车,作为自己微车业务的运营主体。

本地明星企业的股东组合,背后是对付该项目的莫大期待。

图片来源〡视觉中国

通家汽车被列入陕西省“十二五”方案重点培植项目,在干系宣扬中,称之“将补充西北地区微型汽车生产的空缺”。

通家汽车成立之初,陕汽集团便宣告,将陆续投资30亿元,并环绕其在宝鸡打造一个微车基地。

之后,通家汽车陆续推出“禧”“祥”“和”等系列微车产品,还一度瞄准了缅甸等第三天下国家市场。

不过,一个新成立的品牌,而且是从重卡领域跨界而来,通家汽车项目能在市场争得多少“蛋糕”?

如今,且不再磋商起初各类,总之随着韶光的推移,通家汽车在微车市场日渐衰落、生存空间也被逐渐压缩成为不争的事实。

2012年至2014年,通家汽车的业务收入,分别为2.47 亿元、0.56 亿元、0.33 亿元;毛利分别亏损0.50 亿元、0.27 亿元、0.01 亿元。

至此,陕汽集团的微车梦也已几近破灭。

“小甜甜”变成“牛夫人”?

俗话说,瞌睡儿来了有人送枕头。

在微车赛道上险些要睡着了的陕汽集团,接到了苏金河递来的“枕头”。

2015年,曾是众泰控股集团下属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苏金河,成立湖南泰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泰达),并以此增资入股通家汽车。

陕汽集团让出了通家汽车控股股东的位置,湖南泰达以75%的持股比例,取而代之。

之以是“问鼎”通家汽车,苏金河看中的,是新能源物流车的赛道。

通家汽车随即切入新能源物流车领域,并于同年10月27日,上市首款纯电动汽车“电牛1号”。

然而,曾经豪情万丈的苏金河,很快便选择了套现离场。

图片来源〡视觉中国

2016年,A股上市公司ST新海(002089,SZ)成为接棒者,通过收购湖南泰达持有的通家汽车股份,并对通家汽车进行增资,得到了通家汽车38.07%的股份。

ST新海控股股东张亦斌,在2018年再度脱手,收购了湖南泰达持有的通家汽车37.07%的股份。

但ST新海的入局,不仅未能阻挡通家汽车的颓势,反而将事情推向了更繁芜的田地。

一方面,通家汽车在2016年的净利润仅为3580.83万元,到了2017年和2018年,直接分别亏损7190.12万元和1.85亿元。

另一方面,由于通家汽车未能完成此前的古迹承诺,湖南泰达和苏金河被ST新海起诉,干系股份和资产被法院所冻结。

去年10月,ST新海以资金流紧张、场合排场恶化为由,直接将通家汽车停业,并仅保留部分高管和骨干职员正常上班,留守关键岗位,其他职员则进入待岗状态。

曾经被视为“小甜甜”的通家汽车,也彷佛成了“牛夫人”, ST新海欲“甩货”离场,只是暂时未找到接盘手。

“退潮后,就知道谁在裸泳”

事实上,在停业之前,通家汽车的员工已经处于被欠薪状态了。

如今一年韶光又过去了,欠薪的问题该如何办理?通家汽车又将何去何从?

粉巷财经(ID:nbdfxcj)试图联系ST新海,但多次拨打电话均未接通。

“通家汽车现在宝鸡市方面参股(约)8%,陕汽参股(约)12%,(约)80%股份在一家民企手里,陕汽不参与其生产经营。
欠薪的事听说宝鸡市劳监大队一贯也在处理,详细的情形还得再问问宝鸡市劳动监察部门。
”陕汽集团方面向粉巷财经表示。

官方层面,宝鸡市人社局在电话中表示,将向粉巷财经进行回答,但截至发稿韶光也未能等来。

回顾过去,通家汽车又为何沉沦腐化至此?

按照ST新海的说法,是自2018年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通家汽车进行了抽贷、断贷,同时国家补贴政策也进行了调度。

图片来源〡视觉中国

补贴对通家汽车有多主要?一组数据可以瞥见一二。

通家汽车曾在2019年收到宝鸡市岐山县财政局转支付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补助资金1.13亿元,而其在2018年的整体营收也只有5.96亿元。

补贴退坡确实也成了悬在新能源物流车企业头上的“剑”。
2018年,补贴退坡约4成。
今年4月的政策则是,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根本上退坡10%、20%。

随着补贴政策调度,新能源物流车近几年的销量也遭遇“过山车”。

按照一位资深行业剖析师的说法,在此前补贴政策下,许多企业涌入新能源车行业,但实际上技能实力等参差不齐,乃至,还不用除在风口刺激下存在一些投契者,以玩票的性子进入这个行业;而“一旦补贴退潮,裸泳者就涌现了”。

本文来自一言不合就爆料的粉巷财经,欢迎关注!

逐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