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伊斯兰堡街头的咖啡馆谈天
本报驻巴基斯坦特约 姚 晓
看到标题,大概你不信,毕竟学习措辞没有捷径。但是也有分外情形,学会下面3个乌尔都语词汇,可以很快和很多南亚国家的民众打成一片。
有人说,乌尔都语是小语种,殊不知,学这门措辞“性价比”非常高,学会它,可以游走覆盖了天下上1/5人口的两个国家,是不是很厉害?缘故原由是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和印度的印地语差不多,彼此常常能听懂,只是书写体系不同。
《环球时报》创造,很多巴基斯坦朋友只要一接电话,便会开始“啊恰”(Acha)模式,对方说一通,他回:“Acha。”对方连续说,他连续回:“Acha……”Acha是一个回应对方的语气词,类似中文的“嗯”。
有一次和两位巴基斯坦朋友用饭,他俩说愉快了,开始用乌尔都语热聊,听不懂的只好默默干饭。这时,在座的一位中国朋友溘然冒出一句:“Acha。”吃了一惊,想着他什么时候会乌尔都语了,接下来就听到他说:“But I think……”那两位巴基斯坦朋友也愣了一下,转头来听他说话。
虽然不太明白但大受震荡,任何时候只要你说了这个词,就被默认你听懂并结束了以上的乌尔都语对话,接下来你想说什么都行,属实是接话必备词。
创造,巴基斯坦朋友打电话说完Acha后,一定加上一句“Thike”,发音类似“提给”,这个词的意思便是“明白”“好的”,双方达成同等。
毕竟英语也是南亚多国的官方措辞,说OK险些大家都懂,但用Thike代替OK,更随意马虎融入本地。当他们看到外国人时,会自然地用英语对话。这时候如果你用Thike回答,能让激情亲切的巴基斯坦朋友面前一亮。
不过,Thike这个词用的时候有个把稳事变,当你没听懂对方的话时,千万不要用。由于对方可能在提出什么建议,你说Thike就表示答应了。
巴基斯坦人很激情亲切,对中国朋友十分友好,他们会激情亲切地约请你留下来用饭,或者带你去什么地方。有时候,在景点或者阛阓,你可能还会被陌生人拦下来哀求合影,又或者被兜售商品的小商贩缠上。在保持友好的同时,该谢绝的还是要谢绝。这时候就要用到“Bas”,意思是“够了,停下”。如果想要口气温和,就一边摆手一边重复说几遍Bas。如果想态度强硬一点,就负责地看着对方,只说一遍。
当以为节制这3个乌尔都语词汇就能万事大吉时,没想到乌尔都语中也有不少阿拉伯语。一个在巴基斯坦生活的9岁中国小孩说:“我们孩子也有3句本地话。”这个孩子每天和巴基斯坦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互换起来毫无障碍。他说,“阿萨拉马利控”意思是“你好”;“舒克利亚”意思是“感激”;第三句,实在想不出来。末了,孩子见告,第三句实在是肢体措辞,说完他就开始抖肩膀和双手,边跳边说:“这是南亚通用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