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回顾:
1.泰语月份、星期表达
2.泰语1000以内数字的读法
3.公历和佛历的打算方法,佛历比公历早543年
课文后半段分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一星期,比迪师长西席上几节泰语课?十节课。
一星期,数字1,仅限于“1”的表达,如果要表达1以上的数量,则要把数字放到名词前
gi是“几”,只能用于疑问句
第二小节:那么那些天有课呢?
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有课,星期六星期天安歇,啊,快到上课韶光了,我先告辞了
放在句首,意思是“那么,那”
动词,有以下两种意思。
1.停、停滞、停顿、罢休
2.安歇、放假、歇
叹词,表示听到了对方的话,要揭橥见地,想起来要说话了,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非常认识的同辈之间,若用于长辈、老师或者不认识的人,则是不礼貌的
一个词,在此意思是“快要、将近、即将、附近”多用于表示韶光或间隔
助词,表示须要,该当,必须,意思是“要,必须”
副词,用于表示韶光,放在动词之后,润色动词,意思是“先...”
第三小节:好的,请,那再见了!
好的,再见!
课文后半段
语法:动词,表示动作,行为或变革的词,泰语里的动词分五种
1.不及物动词,即不带宾语的动词
2.及物动词,即带宾语的动词
把稳:
3.系动词,即本身无完全意义,必须于后面的表语连在一起,才故意义
4.助动词,表示动词的语气,时态,语态等,常日放在动词前
5.动名词,与名词的功能相似,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润色部分
本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