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注:此诗只有6句!
!
网上找到的本诗多为8句,末了两句是由于湖南卫视“隋唐英雄传”电视剧片尾曲的歌词,就有人加到这首诗上去了)
在中国的万千河流之中,秦淮河绝对是个如梦似幻、喷鼻香艳魅惑的存在,仿佛它本身便是一个倾国的传奇。古来诵秦淮之作何其多,而杜牧的一首《泊秦淮》,意蕴风骚,回味无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隔着千年的岁月风尘,那彻骨的亡国之音仍清晰如昨。这里商女所唱的“后庭花”正是陈后主的千古名篇《玉树后庭花》。此诗堪称宫体诗中无愧的花魁,在当时便是名声赫赫。宫廷王府、酒肆花船,凡有唱曲声,就能闻此诗,而它的作者陈后主也正是在这喷鼻香艳迷离的曲声中做了亡国之君,也因此才引出了大墨客杜牧的这一首《泊秦淮》。而一曲玉树后庭花也成了后世所说的“亡国之音”。
这里须要解释的是,现在很多版本将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加了两句“花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实在这是误传,这两句是湖南卫视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主题曲里面的两句,并非原作,须要把稳区分。
宫体诗是一种盛行于南北朝期间的诗歌文体,紧张内容多为宫廷生活、两脾气事。诗歌追求极致的形式美,看重艳丽的词华,讲究对偶与声律之美,个中也出了不少的有名墨客和诗篇。而南朝陈国的亡国之君所作的这首《玉树后庭花》,实乃个中俊彦。
陈后主这个人做天子显然是糟糕透顶的,把好好一个国家就给断送了,且不以为耻;做男人也是档次最低的那一种,沉沦于动物的欲念,倒是享尽了荣华;做墨客却不能不说他当真是有才华的。
这首《玉树后庭花》,写的是宫廷里的美人们。全诗在景中写人,花与人相衬,人在动态中的美分开了单一形之美的刻板无趣,而更显神韵流动,鲜活动人。诗歌以艳丽的词华、梦幻般的意象、风雅有序的布局,为我们营造出一幅俏丽绝伦的宫廷仕女图卷,极富艺术传染力。
本诗共有六句,层次分明地展开了这幅华贵画卷。头两句便是对瑶池般华美的宫殿,以及生活于宫殿当中的美人们的一个描述。前一句写景,后一句写人,起首便是陈后主的奢华光彩的宫殿映入眼帘。巍峨壮美的宫殿,以沉檀木制成的阁楼高台、栏杆窗格。金玉珠翠饰于其间,珍物瑰玩充于其内,全体宫殿群落当真是流光溢彩,令人惊叹。宫殿之间又遍布奇山峻石、奇花名树、池塘湖泊。风过处,宫殿如坠喷鼻香云里,这是何等美妙的地方!
第二句,在这宫殿里面生活的美人们出场了。陈后主的后宫妃嫔里,以张贵妃、孔贵嫔为首的一众美人们真是天姿国色。当这一群美人们皆身着艳丽五彩的衣裙,脸上胭脂比花艳地集体涌如今这飘渺如瑶池的宫殿里时,这画面绝对是倾国倾城的美了。
中间两句将镜头拉近,详细地来描写这群妃子的动态,这里从侧面来进行渲染。第三句写宫殿之外的满园春光,美不胜收。可是这残酷的春光将俏丽照映于门户之上,凝聚于窗格之间,却不再进入妃子们所居的宫殿了。春光之美都是如此的生动,仿佛在这瑶池之中连春光都有了生命。第四句写这一群妃子们踏出宫殿,走向表面的满园春光里去。这些美人们,脸若春花,目含娇笑,一个个姿态美妙之极。当她们走出宫门帷幔时,表面那绚丽的春光也被她们比得失落去颜色了。这两句可以说是真切地写出了妃子们的俏丽,将景与人相映衬,人在景中,景随人动,十分鲜活新奇。
末了两句承接上两句,直接来对这一群妃子们做一个激情的赞颂。这些妖艳无比的美人们,脸似含露之后庭花,流光溢彩,照亮了全体瑶池宫堂。这里以开白色花朵的树来喻美人。开满洁白花朵,望之如白玉砌成的玉树,亭亭而立,光照宫闱,那是让民气动沉醉的美景。这一群美人们正如一树树光华灼灼的玉树,使得全体宫殿抖擞出动人心魄的艳光。至此,全诗在最激荡的感情里闭幕。这一幅宫廷美人图完美收笔,让我们似饮美酒,犹醉其间而不愿抽身。
当然,醉在这美人图里的陈后主,终极还是被金戈铁马震醒了,他也再保不住他玉树般的神仙美人们。这一幅奢华绚丽美人图终是满卷尽染鲜血,徒留秦淮河边,商女犹唱后庭花。
魏晋的两百多年,险些所有的艺术样式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取得了辉煌的造诣,建筑雕塑、书法绘画、诗歌文赋、音乐舞蹈,大师辈出,星光残酷,琴有嵇康、王子猷,棋有王导、谢安,书有韦诞、王羲之,画有戴逵、顾恺之……魏晋的艺术之风一贯影响到本日。
“玉树后庭花,花幵不复久。”陈后主一语成箴,陈叔宝,字元秀,小名黄奴,是南陈朝的末代天子。陈朝自陈武帝陈霸先建国以来,纲纪差不多已经形成定式,天下经陈武帝与陈文帝之手管理后逐渐方向于安乐,江南之地号称富庶。 而后主陈叔宝登基之后却耽于诗酒,专喜声色,诗酒趁年华,对江山社稷不管不问,每天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陈叔宝还将十几个才色兼备、通文字会诗歌的宫女称为“女学士”,那些才有余而色不及的,便命为“女校书”。
每次宴会,诸妃嫔与女学士、狎客杂坐一处吟诗为难刁难,相互赠答,飞觞醉月,但内容大多却是些靡靡的曼词艳语,陈后主君臣极欲穷奢的生活,国力便逐渐的衰弱下来,因此陈后主的好日子也像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在位7年,陈朝灭亡后,在隋朝竟然快快活活生活了十五年,隋仁寿四年即604年,因病去世于隋大兴城,时年52岁,去世后,被隋炀帝追赠为长城县公的官名。
“后庭玉树承恩典膏泽,不信年华有断肠”张丽华本是龚贵嫔的侍女,家境贫寒却天生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既然能深受后主喜好,其美态自是不用多言。《玉树后庭花》相传是陈后主写给张丽华的诗作,那时张丽华伫立高楼之上,了望竟飘渺动人如仙,“玉树流光照后庭。”的窈窕身姿,只为结绮阁张妃一人所有。
《玉树后庭花》被谱上曲后,每天都由一众歌者在临春阁演唱。歌声柔美非常,响彻楼阁。陈后主后来念及已故的张丽华,估计也会想起《玉树后庭花》以及那些与宫妃为伴的逸乐时日吧。可惜昙花一现在,这首曲子和着丝竹,直唱到隋军攻入南京。
后人能记住张丽华,大多是由于她光可鉴人的七尺发丝,以及躲藏“胭脂井”中的狼狈了局。隋军终于攻入临春阁,陈后主只得带着孔贵嫔和张丽华匆匆藏身井中,还是被敌军创造。士兵用绳子将这三人从井中吊上来时,因井口太小,张丽华所搽胭脂在井边留下痕迹,故此井得名胭脂,然而国君和宠妃终极沦为俘虏实在不是件光彩的事。
以是这座井除了有一个艳丽的名称,也被称为“辱井”。晋王杨广早就爱慕张丽华的仙颜,曾经叮嘱消磨太史高颖前去寻她,高颖却以“昔太公蒙面以斩妲妃,今岂可留张丽华”为由,在清溪旁将张丽华处斩。“六朝往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如今在南京鸡鸣寺处,陈后主诸位嫔妃的丽影早已了无踪迹,胭脂井也已然枯竭,只留下这个喷鼻香艳而略带酸楚的故事让后人评说。
实在,若只是站在政治制高点来衡量文学,显然是有失落公允的。就像这一首被后人定性为“亡国之音”的作品,无论构造对仗、音韵节律,还是亦动亦静、鲜活灵妙的艺术表现,都代表了宫体诗的最高水平。美人们不仅有倾国倾城之貌,接驾时出得帷帐的情态更是似花含露、玉树流光。不得不说,无论陈后主、李后主、宋徽宗,他们都无安邦之勇,但确有盖世之才,奈何一身诗画情,可怜生在帝王家!
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私信。若私自转载必投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