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褚萌萌

视频加载中...

喷鼻香港故事丨从黄河到喷鼻香江展望中华青铜文明之光 汽车知识

“木有其根,水有其源。
”每走一程,秦慧华就以为自己离“根”和“源”近了一点。

安阳殷墟、郑州商城、洛阳二里头……5天稽核中,看到辉煌残酷的上古中华文明遗迹,她心潮澎湃。
如何将心中的这片荡漾,从黄河荡漾至喷鼻香江?

4月24日,喷鼻香港历史博物馆二级助理馆长秦慧华接管采访。
新华社 朱炜 摄

那是去年4月,作为喷鼻香港历史博物馆二级助理馆长,秦慧华和同事为在港方案首场中国通史系列展览,探访了河南多地。

一年后,在港豫两地互助下,遍布河南8个地市、15家文博机构的150余组文物,汇聚于喷鼻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宛如穿越时空而来,讲述着历史的壮阔波澜。

问道中原

数千年前,在现河南新密的新砦遗址附近,夏代工匠在烧制陶罐时,模拟猪头的描述,塑出圆脑袋、小翘耳、朝天鼻。
盖上方的把手出土时已遗失落,后人推测形似野猪的鬃毛。

如今,这只陶猪头盖在展柜中以45度“侧脸”面向喷鼻香港不雅观众,立体展示着古人领悟审美与实用的聪慧。

“小到器物设计,大到城市布局,无不表示出数千年前中华文明已经高度发达。
”秦慧华说,唯有亲眼目睹,才能懂得那种震荡,希望展览为更多人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4月24日,喷鼻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许小梅接管采访。
新华社 朱炜 摄

讲述中国历史,要从夏商周开始。
喷鼻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许小梅说,聚焦河南,是由于这三个中国历史记载中最早的朝代均于河南建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得知这一想法时,河南文博职员欣然支持。
我们一贯很看重通过文物互换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说,以河南为中央的中原地区表示了中华文化的主脉,干系文物能够在中外文化交融的喷鼻香港绽放独特魅力。

策划、研究、选品,一年的密切互助为展览注入巧思:展览兼具学术性与教诲性,部分内容特意参考喷鼻香港中学历史教材;入选文物涉及多家机构,各单位经由一番努力才安排好赴港档期;战胜灯光园地等困难,河南团队还首次为体量弘大的春秋九鼎八簋九鬲拍摄整体大合影,以丰富图片资料……

4月24日,不雅观众在喷鼻香港历史博物馆参不雅观“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新华社 朱炜 摄

终极确定的150余组文物包含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及卜骨等,逾八成是首次赴港展出。
个中,2000年后新出土的有44件,更有数件来自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创造”的郑州商城书院街商代贵族墓地。

奔赴江海

一支战国青铜戟,由一矛两戈组成,前锋锐利;铭文“平夜君成之用戟”发布主人名号,让人遐想这名楚国贵族上阵杀敌时的英姿。

如今,依托坚细的支架,这组出土于新蔡葛陵楚墓的兵器悬于展柜中,射灯将它的影子投在背板上,动势十足,仿佛下一秒就要利刃出击。

4月24日,喷鼻香港特区政府文物修复办事处一级助理馆长黄润钊接管采访。
新华社 朱炜 摄

“布展的紧张考虑是稳定,必须确保文物的安全。
”喷鼻香港特区政府文物修复办事处一级助理馆长黄润钊说,“其次是展示效果,最好能让不雅观众忽略支架的存在,关注展品本身。
”在陈设方案上,港豫双方也进行过深入磋商。

今年3月,由省文物局统筹,结束前序展览的文物陆续运抵河南博物院,等待集中赴港。
同时,黄润钊和同事抵豫,在3天半的交卸期内,与河南专家紧张有序地皮点记录每件文物的各类特色。

那是黄润钊第一次打仗如此之多的青铜器。
在这个文物大省,他向河南同行理解到不少兼具传统与创新的修复手腕。
比如,利用当代化学剖析技能解读古代青铜铸造技艺,令化学专业出身的他印象深刻。

为安全运输这批数目多、器型大、年代久的文物,策展团队特殊定做了一批包装箱,并同物流公司反复核对各个环节。
口径66厘米的春秋王子午鼎,其鼎盖由专家们同等评估为状况不适宜空运,只得被“忍痛割爱”留下来。

从黄河到喷鼻香江,来自中原大地的文物在南方多变的景象中得到悉心安置和持续监测。
“就湿度来说,青铜器要坚持在40%以下,卜骨则略高于50%……”黄润钊逐一细数。

4月24日,不雅观众在喷鼻香港历史博物馆参不雅观“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新华社 朱炜 摄

薪传喷鼻香江

商王后妇好有很多“可爱又威武”的物品:用作酒器的圈足觥,一端为虎头,一端为鸮头;盛放调味料的鼎,以钩嘴长尾的立体鸟形做鼎足……

在妇好墓出土文物的展柜旁,一本电子漫画先容着这位传奇女性的多重身份:骁勇善战的将军、主持敬拜的政治家、打理宫内事务的王后。

为深入浅出地解析那段迢遥的历史,策展团队借助多媒体手段设计了丰富有趣的互动装置:展厅入口处,是一则概览夏商周历史的短片;几片商代卜骨旁,有一个可以亲自参与的占卜仪式游戏;一壁颇具设计感的灯箱墙,呈现了30余种青铜器的名称用场……

4月24日,不雅观众在喷鼻香港历史博物馆参不雅观“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新华社 朱炜 摄

伴着中原文物前来的还有中原正声。
在历史博物馆演讲厅,河南博物院中原古乐团的演员们身着传统衣饰,演奏口簧、陶埙、特磬、鼍鼓等复原古乐器,带来富商敬拜乐歌、《诗经》古乐、中州古调等古韵。

展览首20日就吸引3.9万人次参不雅观。
从4月3日至7月8日的展期内,港豫双方还会举行学术讲座、手工事情坊等社会教诲活动,并组织喷鼻香港中学历史西席代表赴豫稽核。

作为特区政府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成立后的首个活动,中国通史系列展览将持续5年,为喷鼻香港社会带来一堂系统全面的“历史课”。

4月24日,不雅观众在喷鼻香港历史博物馆参不雅观“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新华社 朱炜 摄

展览中,一个西周饕餮纹鼎不同平凡地保留着贴在鼎身上的老旧标签。
原来标签本身也是历史,承载着爱国人士在抗日战役期间南迁文物的故事。

“展示的不仅是中国上古史,更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薪火相传。
”许小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