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说好了普通话有利于大家的交流和学习。如果没有学好普通话不仅会给大家的沟通造成障碍,甚至还有可能会闹出许多的笑话。
记得有次爸爸给我听写词语的时候,爸爸要我听写“飞机”这个词,但被爸爸读成了“灰机”。我当时在想:爸爸是不是把“灰色的飞机”缩减成了“灰机”?我偷偷瞄了爸爸一眼,看到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突然回过神来——原来是爸爸“f”和“h”的发音不准确,才让我理解出错。当时我就给爸爸进行了纠正,看到爸爸认真学习的样子,我开心极了——我总算有比爸爸强的地方了!
还有一次我在看书时把“河南”念成了“荷兰”,当时妈妈就问我:到底是“河南”还是“荷兰”?河南是我国的一个省份,荷兰可是在遥远的欧洲呀,幸好不是在坐车,如果“n”和“l”发音不准,这一音之差可相差十万八千里呢!由此看来,说好普通话是多么重要啊!
大家都在说“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的,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同时有许多外国朋友也正在学习汉语,我相信有一天普通话会成为世界上的通用语言。因此我要从今天做起,认真学好普通话、大力推广普通话,让它成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篇二:我与普通话
在我心里,普通话是最动听,最优美的语言。我一定要认真学好普通话,这是源于我妈妈给我讲的一个故事:
一次,王阿姨带着儿子和李阿姨去步行街玩,一个外国人问李阿姨:“你知道哪里有修鞋的吗?我的鞋子需要修理一下。”李阿姨说:“‘孩子’烂了就不要了,前面有一家商店,重新买一双‘孩子’就是了。”那个外国人一听,说:“啊!你们中国人可真大胆呀!连孩子都敢卖,这样做是犯法的。”小男孩也不解的望着妈妈,王阿姨告诉儿子那个李阿姨说的是湖南方言,把鞋子说成“孩子”。最后还是王阿姨的解释才让外国人明白。
从那时起,妈妈就和我说为什么要学好普通话: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地域广阔,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语言差异,如果我们都说着自己的方言,那么我们就无法跟人交流,不知道别人说什么,别人也不知道我们说什么,就会造成很多误会。还有我们总不能永远只呆在自己的家乡吧,长大后要去其他城市上大学、旅游、工作,都得先语言交流,普通话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现在的我,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就只会讲普通话了,长沙话居然不会说了,有时别人还笑话我:“长沙伢子不晓得讲长沙话!”但我依然认真学习普通话,在学校里,在班级里,在家里都用普通话交流,我特别羡慕电视里的播音员,字正腔圆,标准而流利,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普通话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从我们中国人做起!
篇三:我与普通话结缘
我是由外公外婆一手带大的。虽然这样,我仍然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是因为,我的妈妈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也是一名普通话测试员。每当妈妈带我的时候,她总是会和我说普通话,不管是讲故事还是日常的交谈,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发音。妈妈还喜欢在家里听普通话朗诵录音,只要有与朗诵有关的电视节目,妈妈总会特别关注。受到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对普通话格外感兴趣,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妈妈开玩笑说我,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两种语言: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德”语(“德”语是指常德方言)。
我第一次尝到普通话的甜头是给爸爸当老师。我爸爸是一名高中老师,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特别有学问。去年爸爸要到省里去参加一个说课比赛,可是他的普通话不标准,无奈,他只好拜我为师,这下我可大展身手了。我先是一句话一句话地教爸爸读,所有容易错的字我都在参赛稿上标上了拼音,可是爸爸还是会读错。比如他把“各”就要读成“过”,“n”和“l”也总是分不清。有时候,一个字要教他读上几十遍,他才学会了,可是第二天又忘记了。哎!看到爸爸那笨口笨舌的样子,我真想指着他的鼻子大骂,我也终于能理解为什么爸爸有时候教我写作业时会发火了。好在爸爸还算谦虚,每天,他都会把稿子读给我听,在送我去上学的路上,在散步的时候,甚至是在我和他睡觉的时候。在我不厌其烦的指导下,爸爸有了很大的进步,最后,他在省里的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看到爸爸捧回大红的奖状,我比自己得了奖状还高兴。这一次当“老师”的经历也让我体会到,语言表达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那以后,我对普通话就更加感兴趣了。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随妈妈一起来长沙上学。虽然我是插班生,但是我和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我说话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嘲笑我的发音,他们还总是推选我在班级活动中发言,我为自己感到自豪。现在,我不仅经常参加学校的朗诵表演,而且还担任班级和学校的各项节目的主持人呢!
普通话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精彩,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好普通话,还要成为宣传和推广普通话的文明大使呢!
以上就是关于我与普通话作文-我和普通话的故事作文的介绍,更多内容请关注美德网五年级作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