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陈学权 文/图) 春节期间,回到老家湖北蕲北山区。
山区浓浓的年味迎面而来,一起听着熟习的家乡话很是亲切。
在一次拜访中理解到,在蕲北山区的鄂皖交界处有一家远近有名的修车铺,不到二十平方米的铺子在这里“服役”了近三十年,它的主人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老刘”。
由于价格便宜,做事严密,很多人慕名来此修车。

修车铺业务不断扩大

六旬白叟免费修单车 洗车只收2元 汽车知识

洗小汽车只收两元

老刘今年65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在这里修车。
刚开始修的是自行车,补轮胎免费,换个轮胎、链条统一只收5元钱。

随着村落民的日子超越越红火,村落里买小车的人越来越多,电动车、摩托车更是每家每户的“标配”。
进入新世纪以来,老刘修车的业务逐步扩展至摩托车、电动车,并增加了一项新业务:给小车车主洗车,洗一次象征性地收两元钱。
而曾经的主项——自行车一律免费修理。

这个春节,地处大别山腹地的蕲北山区格外热闹。
随着在外务工的村落民陆续回家,村落里的“波折巷子”变得拥堵起来,每天车水马龙,老刘也劳碌了起来。

创造,本不宽敞的乡道上各地牌照的小车来来往往,而老刘的修车铺旁停放着几辆期待洗濯的小车。
一名张姓车主对表示,“在表面洗一次车最低要20块钱,刘师傅这里只收2块钱,我常常来这 里洗车,来的次数多了都以为有些不好意思了。

修车不图财不为名

只为方便乡亲们

老刘这样半公益性的修车做事一坚持便是近三十年。
对此,很是迷惑,这样修车图的是什么?趁着修车的空隙,老刘向阐明道:“我在这里修了半辈子的车,(近十年)每个月的修理费撤除本钱大概有1000块钱,唯一的女儿二十多年前嫁到了邻县,在城里开店。
我现在穿的用的大多是女儿买回来,自已不吸烟不饮酒,修修车足够搪塞生活开支。
我不愁吃不愁穿,修车不图财不为名,能给乡亲们出行带来方便就心满意足。

被问及还会坚持多久,老刘武断地说:“只要拿得起扳手就一贯会修下去,一天不修车就浑身不舒畅。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乡道上的车少了起来,到老刘修车铺修车的人也少了起来。
不变的是,老刘近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受外界所滋扰,不被他人所旁边。

扎根州里为乡亲看病随叫随到

万安县郭小军19年来为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相信与赞誉

晨报讯( 谢晴惠 文/图) 19年来,他扎根在基层,奔波在各个州里卫生所,背着出诊箱,穿行在村落庄路上,守护着当地居民的康健。
面对基层医疗条件有限,医务职员短缺,他作为万安县棉津卫生院的院长,总是冲在一线,带领院里仅有的8名职工开展巡诊、体检,将康健送到千家万户。
他将所有的青春年华奉献在基层医疗岗位,他便是郭小军。

扎根基层险些整年无休

守护居民康健

正月初六,郭小军一早便来到卫生院上班,还未来得及穿上白大褂,已经有患者前来看病。
一上午的韶光,他已经接诊了20多位病人,忙得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而这险些是他的日常。
棉津卫生院承担着五丰镇偏远的5个村落小组、343户1347人的康健事情,包括郭小军在内一共只有3名年夜夫,每天他们都忙得不可开交,一天事情12小时,一年到头,难得安歇一天。

由于山区交通不便,老人、留守儿童多,每次碰着病情严重又无人照顾的老年患者,郭小军总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把病人送到县城医院救治,帮患者登记、缴费、办理住院等手续,安排妥当后才离开。

深入基层

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从医19年,治愈了数不清的患者,可他逐日依旧如履薄冰。
“有时可能晚几分乃至晚几秒,生命就会变得不一样。
”一天早上7:30旁边,一名30岁旁边的年轻人来到卫生院,说自己溘然痛得厉害。
郭小军一看情形不对,只见年轻人额头直冒冷汗,身体险些要瘫倒,郭小军急速将其扶上病床,凭借多年的从医履历,他意识到年轻人可能有心肌窒息,须要紧急转院就医。
他当即给患者输氧,同时拨打120。
病民气脏骤停,郭小军从容为患者做心肺复苏术,一贯到120接诊年夜夫赶来。
期间,郭小军一贯跟接诊年夜夫保持联系,在去县城医院的途中患者由于情形严重已经转院到赣州市的医院。

碰着腿脚不便的老人以及突发疾病的村落民,他总是第一韶光赶到病人的家中。
山区交通不便,最偏远的小组处于水库区,每次出诊须要由汽车换乘小船前往。
而在病人须要时,郭小军总是第一韶光赶来,为病人供应力所能及的做事。
他不仅为病人解除身体上的痛楚,更给病人精神上的抚慰和心灵上的温暖。
他凭借崇高的医德,博识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人们的相信与赞誉。

给孤寡老人送红包自己住毛坯房

新建区熊根喷鼻香六年坚持做义工,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晨报讯( 徐文颖 文/图) “我只希望自己不生病,这样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多做点好事。
”家住南昌市新建区五旬大妈熊根喷鼻香用一句大略朴实的话,说出了自己的小小心愿。
在她坚持做义工的六年里,她无怨无悔,她说只要她还做得动,她会坚持一贯做下去。

为每月省下500元做义工

一家人搬入70余平米毛坯房

熊根喷鼻香一家三代同堂,原来住在每月租金1500元的装修房里,为了每月省下500元用来做义工,搬到了南昌市新建区礼步湖公园周边70多平米的毛坯房里。
“我以为这里也挺好的,能住能吃能睡,实在我没有什么哀求,每月省下的500块做义工的时候看到须要帮助的人可以用得上。
”熊根喷鼻香说。

当与她握手时,创造她的双手粗糙且布满了老茧。
当问及她平时的收入都来自哪里时,她很实诚地见告:“靠着自己打散工和儿子的一些接济生活。
自己平时做一些散工,早上6点去给人栽树,做到晚上7点,一天下来可以赚一百块钱。
之前有地方有招临时的清洁工,800块一个月,我报了名,结果后来没有被聘任,挺可惜的。
”熊根喷鼻香见告,自己如果能去当清洁工,至少有个较为稳定的收入,去做义工的时候还能多买点东西。

在交谈中,理解到,熊根喷鼻香曾在2岁的时候动过手术,左手臂取出了一根骨头,导致旁边手臂不一样长。
“以前种田、卖鱼,现在年纪大了,下水韶光长一点,筋骨就会痛,也就没卖鱼了。
”熊根喷鼻香说道。

给须要的孩子们捐钱

过年给孤寡老人送红包

熊根喷鼻香齐心专心想帮助别人,在堂姐熊怀喷鼻香的带领下,2013年她加入了南昌市德济爱民公益协会。
2014年12月,熊根喷鼻香给南昌湾里区太平镇敬老院的12位孤寡老人每人送去了120元红包,还为12位老人每人买了一双鞋、一箱牛奶、一份蛋糕、一打鸡蛋,光物资就花了上千元。

“真的,太感谢你了,不随意马虎啊。
”12位孤寡老人抖动着双手接过熊根喷鼻香的递上的红包。
不仅如此,2017年的暑假,熊根喷鼻香把自己逐步存下来的1000元捐赠给了新庐小学须要的孩子,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好好念书。

“我看到有人须要帮助如果不伸出双手帮忙,我心里就过意不去。
我希望自己能够多积一些美德,一些福泽,纵然是这辈子修不到,留到下辈子也是好的。
”讲到这里,熊根喷鼻香眯着眼睛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