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自己过得好,还要帮助其他残疾人

残疾“修鞋哥”开店40多家

异域奋斗十年 残疾修鞋哥回成都开皮鞋店创业助残 汽车知识

残疾“修鞋哥”曾广辉(左)。

我 的 幸 福 感

学成之后,他们有条件的就回去开店,没有条件的就去找店铺帮工。
自己也是残疾人,能够理解他们的难处,希望能够只管即便帮助他们。

——曾广辉

3月5日上午,王师长西席来到成都邑青羊区草堂北路附近一家皮具美容店内,取走了已经打理好的6双皮鞋。
“我是老顾客了,他们做得好。
”王师长西席说。
这家皮鞋美容店的店主名叫曾广辉,是一名残疾人,从2005年开店至今已经13年了。
肢体残疾并未让他失落去生活的信心,反而成为他奋斗的情由。
现在,店铺每月业务额过万已不成问题。
除了让自己生活更好,曾广辉还不忘帮助其他残疾人。
经由多年景长,曾广辉已经拥有40多家修鞋连锁店,个中大部分由他的学徒独立开设。
此外,他还成立了爱心公益助残团体。
曾广辉称,十多年来,自己先后帮助了约千名残疾人从事皮具美容岗位培训,为大约300多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供应就业岗位。

儿时右腿残疾 少年学习修鞋手艺

曾广辉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右腿残疾,行动不便。
小学5年级他便辍学跟父母在乐山井研老家务农。
“小时候常常被人笑话,还有人学我走路,说一个瘸子能做什么。
”曾广辉说,那时的自己非常自卑,常常和母亲一起偷偷掉眼泪。
15岁时,母亲以为该当让孩子学个手艺。
那时,屯子常见的修鞋匠,时时时背着背篓走家串户。
一天,一位修鞋匠来到他家补胶鞋,曾广辉的母亲就拜托修鞋师傅,收他为徒,让他学门手艺。
修鞋师傅赞许收曾广辉为徒后,曾广辉买了鸡和酒,开始拜师学艺,从此与“鞋”结缘。
曾广辉回顾,那时候,他每天拄着木棍和师傅一起在乡里跑来跑去,给师傅打下手,学了一年,就开始自己到场镇上摆摊了。
最开始是在乐山研经场镇上摆摊,从家里到场镇有十几里土路,早上5点,他就要开始赶路,普通人1小时能走完的路,他大约要走3小时。
场镇上补鞋的日子过了两年,曾广辉琢磨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得出去见见世面。

异域奋斗十年 回成都开皮鞋店创业

去哪里?出去做什么?对付那时的曾广辉来说,统统都是未知数。
考虑到自身情形,终极,他决定前往姑姑嫁到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安顿好后,他找了一处“口岸”,开始了在内蒙古的打拼。
那边那里空地上,聚拢了许多手艺人,修自行车的、修伞的、开锁配钥匙的。
由于长于与人谈天,为人处事好,曾广辉与其他人的关系都不错。
在内蒙古待了10多年,曾广辉凭着勤奋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修鞋的手艺进步很大,还随着一起摆摊的伙伴们学会了修自行车、修伞、配钥匙等技能。
2000年春天,曾广辉听说了西部大开拓,于是他带着妻子和儿子,用7个夏布口袋打包了谋生的家当,一家三口坐上了回川到成都的火车。
摆了一阵地摊后,他在燃灯寺附近租了一间十多平米的小门面,隔成两层,平时就住在阁楼上,楼下作为修鞋的铺面。
创业之初,除了修鞋的主业,曾广辉还帮人清理下水道、配钥匙、修自行车……从前在内蒙古看来学来的技能,他通通派上了用场。
“我便是要争口气,不让别人瞧不起。
”他说。
2003年,曾广辉又在燃灯寺附近其余租了一间小铺,开始创设自己的品牌,专门做皮鞋美容。
曾广辉说,最开始招残疾人学徒,一是店里确实须要人手,二也是自己得到了很多帮助,也想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教他们一项手艺,重拾生活的信心。

成立助残团体 为残疾人供应就业岗位

到目前为止,曾广辉的修鞋连锁店,大大小小的铺面,已经有40多家,业务范围也从修理皮鞋过渡到皮具照顾护士,个中大部分店都由学徒独立开设。
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后,他还成立了爱心公益助残团体。
曾广辉称,十多年来,自己先后帮助了约千名残疾人从事皮具美容岗位培训,为大约300多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供应就业岗位。
“学成之后,他们有条件的就回去开店,没有条件的就去找店铺帮工。
”曾广辉说,自己也是残疾人,能够理解他们的难处,希望能够只管即便帮助他们。
曾广辉今年50岁,他依然在思虑着如何将日子过得更好。
他考虑着要在皮具店内,开设小型皮制工艺品加工点,在将业务范围扩大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到须要帮助的人。
“曾老板人好,我们在这里吃住都靠他。
”店铺里,左腿残疾的云南临沧人曾师长西席说,一次有时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曾广辉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事情,于是从云南坐车辗转来到成都,找到曾广辉学习修鞋,现在,他打算留在成都,随着曾广辉创业。
( 戴竺芯 拍照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