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ug

诗词日历  于右任望大年夜陆 休闲娱乐

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师长西席写下了感情朴拙沉郁的诗作。
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个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此诗由于原作没有题目,以是历来有几种诗目:《望故乡》、《望大陆》或《国殇》。

赏析

全诗共三小节,紧张写墨客想象去世后站在台湾的高山顶上望祖国大陆、望故乡的所见所想。
第一节,起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是墨客直抒胸臆,表达安葬意愿,直白而深奥深厚。
“望我大陆”紧承上句,道出作者想如此安葬的缘起和目的。
“大陆”前加一“我”字,表示了于师长西席台海两岸是一家的祖国不雅观念,虽然身在台湾,但是大陆也是“我”的,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感情。
“望”者是作者的魂魄!
大陆令作者如此爱慕,以至于去世后的魂魄也要去望!
去世后尚且如此,活着时当然无时无刻不顾虑!
这是一份多么执着的苦恋啊!
这里,墨客还给人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后人会神游大陆,那滚滚的千里黄河,那不倒的万里长城,那勤恳的公民……“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墨客的魂魄在台湾最高的山顶上,凝神了望,可是,他总望不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大陆,哪怕是一点点的影子!
面对这样的事实,他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有涕泗滂沱,放声恸哭。
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生不能相依,但去世后化蝶相依;而于师长西席,生时眼不能见大陆,去世后魂魄依然不能见大陆,这是若何深重的遗憾!

创作背景

晚年,于师长西席深恨祖国处于分裂状态、自己不能叶落归根,深念失落散多年的大陆亲人,遗憾而痛楚。
1962年,他八十三岁,重病缠身,自知不久于人间,于是考虑后事:“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
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1962年1月12日的日记)。
之后不久,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师长西席在日记本中写下了感情朴拙沉郁的诗作《望故乡》(望大陆)。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
名伯循。
1907年在上海创刊《神州日报》,任社长,1908年起,相继创刊《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宣扬革命,持论激烈。
1922年任上海大学校长。
南京政府成立后,曾任审计院院长、政府委员、监察院院长等职。
1964年病逝于台湾,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等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