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烟袅袅,缓缓升起,又缓缓散去。故乡的炊,像从旧杆中飘出的云雾,那么淡然,那么清幽。

  远处,是湛蓝的天空和连绵的山峦;近处,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和一片宁静安详的村庄。这如诗如画、多姿多彩的场景,是我不能用画笔描绘出来的,只好闭上眼睛,陶醉在这淡淡的熏香中。

故乡的炊烟作文600字 知识百科

  我从小便生在乡村,在这美丽的乡下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却充满了温情,充满了我对奶奶的回忆。是跟奶奶放着羊吹着牧笛长大的。那时的我,胖胖的脸蛋顶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在蒲公英满是的草丛中玩耍。只要望见了那青色的烟雾,我便撒开脚丫子往奶奶家跑。

  年岁已高的奶奶,坐在那灰黑的灶炉旁,火红的火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锅灶炉下跳着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照着奶奶那饱经沧桑的脸,屋子也显得明亮了很多,我则欢天喜地的跑过去,因为我知道,奶奶又做了我最爱吃的南瓜饼了。奶奶一见是我,就笑吟吟的对我说:“丫头的鼻子怎么这么灵?”“不是我的鼻子灵,是奶奶您做的东西太香了,我不回来都不行了。”我一脸认真地看着奶奶,“就只知道吃。”奶奶喃喃到。而我又跑出去玩了,身后传来奶奶的嘱咐话语,一直刻在我的心中。

  后来,我被爸爸妈妈接到城里上学。会做南瓜饼的奶奶早已不在我身边了,而故乡的炊烟似不知疲倦般升起,散去,奶奶的嘱咐声,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在耳畔隐隐响起。我想念故乡,想念故乡的炊烟,更想念我那慈祥的奶奶。

  篇二:故乡的炊烟

  夕阳斜照在我的村庄上,村庄上空,一缕缕淡淡的白烟或青烟,正徐徐升腾,升腾。

  车还在路上行驶,可我却嗅到了那炊烟的味道,她正以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散入空气中,将我包裹,陪我一起赶回老家。

  如丝炊烟,越升越高,越扯越长,慢慢的,将岁月拉回到五年前那些循着炊烟起床,追着炊烟回家的日子。

  每天清晨,第一个拥抱我的不是太阳,却是炊烟。母亲明明早已为我准备好了早饭,却让炊烟唤我起床。即使是吃过早饭,炊烟仍不肯散去,陪着母亲静静的站在家门口,看我跑向学校的身影。夏天,炊烟会告诉我那庄严的大锅里正烧着浓浓的绿豆汤;冬天,那锅里定会有又白又大的馒头。如果有人问我炊烟是什么味道,我一定会告诉他们,有草香,有饭香,更有母亲的味道。

  放学回家,我总会把书包往身上一背,揣着孩童特有的轻松,放下一切,只是专注于脚下,不顾一切的奔跑……遥遥望见了家的方向,缕缕炊烟正纵情在风中摇曳,摆弄着纤细的腰身。于是,又一阵奔跑,耳中伴着母亲那种像是在生气的呼唤,追着炊烟回家。

  炊烟升腾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各家各户都有属于自己的炊烟。

  细心的母亲总是擅长把握炊烟的节奏,让它连续地演绎出悠扬的曲子。母亲的一生总是与灶台连在一起的,炊烟源于灶台,源于母亲之手。

  我最爱的便是四月的清晨,一缕柔和的阳光与淡淡的青烟一起拨开我的视线。母亲就坐在我的床边,静静的纳着鞋底。她的每一针都下地十分有力,一进、一出,轻快有麻利,然后在鞋底留下一串厚重的符号。我想,母亲才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她的光,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炊烟,便是母亲的线,与她的孩子紧紧扣在一起。

  可是现在,我分明也在回家的路上,却总感觉,有些东西渐行渐远。五年前,我抛弃那炊烟,不知她是否还愿拥抱我。

  不知不觉,车已到村口。家就在眼前,炊烟里那草香、饭香,竟更浓、更烈……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故乡的炊烟作文6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初二作文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