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将至,转眼已是年末时,各家造车新势力也开始准备自家的年会胜宴,在光鲜亮丽、觥筹交错间其是否也会回忆起这一年自己曾经踩过的水坑、摔过的大跟头?是否会长嘘一口气,感叹一句“我太难了”?

小鹏:对不起,让大家伤心了7月9日,2020款小鹏G3正式上市的前一天,何小鹏在做什么?我们不妨大胆的想一下,大概是为第二天的上市活动劳碌预备,大概是在高端羽觞喜笑颜开提前预祝大卖,亦或许在床上辗转反侧,愉快的难以入眠,毕竟仅用7个月就推出了改款车型,这并不是每家车企都能做到的。
总而言之,何小鹏肯定是愉快的。

从让大年夜家悲痛了到我们太蠢了造车新势力都踩过哪些坑 汽车知识

7月10日,2020款小鹏G3正式上市,更新换代,喜大普奔。
但是“奔”不到72小时,小鹏汽车就迎来其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急,上百名老款小鹏G3的车主就聚拢在位于广州的小鹏汽车总部大楼和北京的小鹏汽车城市做事中央进行维权,哀求退车。

穷究其根本缘故原由,无非是由于2019款G3车于去年12月正式推出,首辆新车今年3月才开始交付,而后不到4个月,在还有有很多车主还未拿到车的情形下,小鹏汽车就推出了2020款小鹏G3,并涌现了续航大幅提升,价格却变革不大,性价比完备碾压前者,其收割“智商税”的嫌疑自然难以洗脱。

这统统,何小鹏一开始并未意识到,等他意识到的时候,车主们已经在暴走的边缘徘徊了。
如何才能安抚“被欺骗”的老车主?何小鹏选择了最无力的表达办法,在微博里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千字以表“后悔”,但是在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时候,谁还能看得下去这冗长且无力的笔墨?通篇下来,彷佛记得也只有文章最开头的“对不起,让大家伤心了”。
没有第一韶光的回答,缺点的处理模式,不那么得民气的补偿办法,车主的委曲与怨念难平,结果可想而知,至今,小鹏汽车还在“深坑”里被老车主碎碎念叨。

蔚来:不敢辜负大家的信赖

谈到蔚来这一年里踩过的大大小小的坑,最为突出的自然是让李斌怎么走都绕不过“自燃”梗。

4月22日,西顺产生蔚来ES8自燃事宜;5月16日上海又发生蔚来ES8自然事宜;6月14日武汉一辆蔚来ES8又又发生自燃事宜;6月27日,蔚来揭橥ES8召反应明。
谁也没想到,蔚来终极居然因此“火爆”的办法打响了自己的名号。

“正是由于不敢辜负大家的信赖,我们在决定是否召回时绝不犹豫。
采取改换电池包的办法来肃清安全隐患,虽然是代价最高的一种方法,但却是让我们最安心的方法。
”在召回之后,李斌在蔚来App上揭橥长文,但在车辆质量问题存疑的情形下,这字里行间充斥着满满的“任务感”和“优胜感”是否有些太过头?是否有些将“底线”失落包成“良心”的意味?

细看其发出的召反应明,不难创造,自燃缘故原由是由于电池包内低压采样线束,在极度情形之下挤压磨损将存在短路的安全隐患。
但是,宁德时期却回应出另一种说法,召回的电池包箱体和其供应的模组构造产生干涉,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面对于双方的各自为政,到底孰真孰假外界不得而知,但无论原形如何,存在安全问题是既在事实,都暴露出蔚来在供应链管理和质量考验方面的漏洞。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一股,蔚来自然是各家媒体的重点关注工具,只要有点风吹草动都难以逃脱一场口诛笔伐的混战。
但在享受了诸多国家政策红利之后,在车辆品质安全面前,蔚来没有做好本职是既在事实,这样的情形下仍想要外界以比传统汽车更宽容的眼力来对待自己这个昂贵且新生的“四岁孩子”,这样的逻辑思维很相符实际?

显然,在“自燃”坑里的蔚来还没有爬出来。

威马:和自燃无关

同样有着“着火”经历的威马,在看到蔚来的前车之鉴后,不论有没有负责学习过,反正在揭橥声明方面很是简洁明了,一针见血。

6月23日,温州某公路上发生一起威马EX5动怒。
随后,威马汽车迅速做回应,第一韶光联系到车主,并派专业职员赶往现场帮忙处理,并在事后发布的公开信中表明,该自燃EX5车辆装置的是谷神能源的电池包,并表示未来交付的车辆会全部改换其他厂家的电池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着和蔚来相似经历的威马,也得到了谷神能源回应的另一种说法:“事件发生后威马没有主动联系浙江谷神,还谢绝浙江谷神派驻干系职员前往现场,并通过网友爆料事件现场的电池箱铭牌剖析,并非其公司的产品。
”再一次的各自为政,再一次的破朔迷离,再一次的杳无音信,究竟是谁的差错?恐怕也只有威马汽车自己知道。

然而,这也并不是威马自身问题的全部,在近期有车主在网上曝料称,首批威马EX5存在中控台漏风等征象,为了抗寒,车主们想出了各种“妙招”,包括护膝、挡风棉、盖棉被、放纸箱板等“神操作”。
真应了那句一夜回到解放前,电动车秒变“电动车”,受到“冷风”吹的威马,现在是否也在坑里和蔚来抱团取暖和?

空想:我们太蠢了

跟李斌、何小鹏、沈晖比较,彷佛路子走的最顺的李想现如今也进入了“多事之冬”。

12月4日,空想ONE增程式汽车完成首车交付;12月11日,有媒体曝出,中信银行停滞向空想ONE贷款用户放款,从而涌现无法提车的情形;12月11日,空想用户的车辆仪表屏涌现“排放系统故障”的报警;12月16日,空想ONE车主驾驶车辆正处于高速路段,期间涌现多次踩踏加速踏板无法提速的情形。
仅百余台车的交付量,12天内涌现四次问题,如此比例,产品质量、信用风险成迷。

对此,一贯以评论毒舌著称的李想面对于自家“孩子”,道歉论调从“从我们太弱了”到“我们太蠢了”,优柔缓和,自带“父爱”光环,这一手看似不差的牌,彷佛也打的并不是那么好。

实际上,对付造车新势力来说,谁跑得快,谁把故事讲好,谁便是主角,谁就能抢先一步得到成本,这已成为圈内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
但约定俗成一定便是对的吗?在“快”和“抢”之下,难免会涌现过于焦急而放弃应有的“细致”,从而导致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
但是穷究这被放弃的“细致”,仅仅只是“细致”?显然不是,这被放弃的更多的是品牌影响力,是消费者的信赖,更是车企对付自身产品的良心。

客不雅观来说,在造车新势力发展之初,每一个家公司都会碰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坑,这些坑存的意义是什么?李想说:“遮盖问题便是自尽,提出问题便是在帮助我们创造代价。
”那么,代价又是什么?是古人摔跤,后人避免;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是自斟自酌,接管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