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是清华大学校歌中的一段歌词。电影《无问西东》取“无问西东”为题,是有其中的深意的。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解释似乎有很多种,在这部电影里,“无问西东”的意思大概是,无论是西方或东方的思想,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就不必在意它的出处。也就是说要追随自己的真心,不受外界的拘束。这部电影中讲述了四个时代的四个人寻找并追随自己真心的故事。
吴岭澜是清华大学的一名理科生,然而理科成绩排名倒数,文科成绩反倒很好。校长建议他转文科,他却认为读理科才是成才之道,他也将继续努力。校长没有多说,只是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这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所谓“真实”,指的是个人的客观实际。对于吴岭澜来说,“真实”是擅长文科的自己。他一味的苦读理科,却得不到足够的回报。校长的意思是,与其在繁忙中获得踏实,不如先认识到自己的客观实际,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最后,在旁听泰戈尔的演讲后,吴岭澜终于抛弃了世俗的偏见,接受了爱好文学的内心,最终选择了文科。
沈光耀则在家训与报国之间陷入迷惘。遵守家训,他可以可以度过一位富家子弟的安稳一生。选择报国,则可能意味着战死沙场。但最后,他明白国家需要他,因战争而受苦的人们需要他。他最终选择了成为飞行员走上战场,最终以机撞舰,光荣牺牲。
王敏佳,陈鹏,李想,三人的故事比较复杂,王敏佳因虚荣撒下小谎和发给师娘的控告信而遭受批斗。在独自承担责任与揭发同伙间陷入抉择。然而为了庇护自己的朋友,不影响他们的前程。她最终承担了所有责任,结果被愤怒的人群打得奄奄一息。她最后被陈鹏带回了他曾经长大的村子。尽管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但却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张果果是一名公司高管人员,他原本想借一个四胞胎的贫穷家庭来宣传自家的奶粉公司。然而提案没有通过,让这个家庭的希望再次破灭。于此同时,公司高层Robert想拉拢他,让张果果搜集他上司的罪状,也暗示张果果那个四胞胎家庭会贪得无厌的寻求他的帮助。张果果在良心与前途间面临着选择。在清明节扫墓途中得知了父母曾在雪山受好心人(李想)舍命相救才活下来的故事,他受到感动,最终选择了良心,拒绝Robert,帮助四胞胎家庭。最后也证明了四胞胎父母其实是善良的。
影片中各个故事多线并行又暗含联系,虽然每段故事的结局有好有坏,但都是追随自己真心的结局,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能无愧于心。因为当他们面临选择时,都是自己的内心所做出选择的。就像影片中所讲的: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篇二:无问西东观后感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题记
四代人,四个时代,不同的人经历着不同的路。他们心里都想活得更加真实,追求更美好的事物。荧幕下,一群清华学子追求着自己的生活。
四个时代,交错着电影的每一个小节。有辛酸的泪,也有激动的笑。
镜头起初落在现代的张果果身上,他遇到了一对四胞胎并向他们展开援助。但因为许多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他想过要放弃赞助他们。他淡视了别人的生死,但因为一件事打动了他。在清明节那天,父母坚持要去扫墓,为了报答救他们一命之恩的李想。他们曾经是支边队员,李想救了他们一命而牺牲,他的最后一句话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张果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决心赞助四胞胎。他活出了自己的真实。
第一代人,吴岭澜和梅贻琦。梅贻琦任职清华大学校长。吴岭澜在学习当中遇到了问题,就去找梅贻琦讨论关于换课的问题。梅贻琦提到了“真实”两字让我深有感触。学习是为了什么?只是追求成绩的排名和学科的好坏吗?功名利禄都是次要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才是最重要的。后来他来到了一次泰戈尔的演讲,深有感触,真实二字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
第二个时代,日本侵华时。清华改为西南联大迁移到了昆明,在那里建起了茅草屋,铁皮顶,条件十分恶劣。军队到学校来招生,报名的人寥寥无几,他们害怕牺牲。没有令人想到的是,家境富裕的沈光耀主动报名。他是一个努力学习助人为乐的人,他没有自己的家吗?他不害怕失去生命吗?但他认为,成为一名飞行员,为国报效更加重要。当他见到母亲,遭到了极力的反对。他承诺不去参军,却又瞒着他们继续来到飞行队。他令我感动,也让我感到敬佩。感动的是,他偷偷带着食物,开着飞机到贫民窟播撒食物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即使受到处罚,他也无怨无悔。令我敬佩的是,他为了战斗,驾驶飞机撞向军舰,结束了他的生命。这既让人感叹,又让人悲伤。
第三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不久,清华大学迁回了北京。陈鹏,王敏佳,李想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陈鹏和李想,都对王敏佳有着爱慕之心。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但是结果却大不相同。王敏佳和李想,想帮助中学老师摆脱婚姻,写了一封信寄到他家,却被老师的妻子发现。他的妻子追究到底,最后找出了王敏佳。从此,王敏佳受到牵连,变成了反革命分子被批斗。李想为了去支边,没有站出身来承认。在王敏佳的批斗会上,她被打得头破血流,陈鹏发现他后,给她洗去了伤痕,立下的墓碑,代表着和过去再见。第二天,王敏佳醒来后,陈鹏把他安顿在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陈鹏便要转身去往核基地,他碰到了在王敏佳墓碑旁哭泣的李想,只说了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李想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逃避了事实,放弃了真实。他的后半生充满了忏悔,他在支边的路上救死扶伤,活出了他的真实。几年后,陈鹏回到了小村子,发现那里已经荒无人烟。王敏佳踏上了寻找陈鹏的路,寻找她自己的真心与所爱。
电影结束,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结局,不知道是哭是笑。尽管结果不是那么美好,但他们都活出了自我。像电影里所说,我们要为自己和他人而变得更加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以上就是无问西东观后感-无问西东影评10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美德网观后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