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李项鸿 1960年出生于浙江东阳,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班。
中国军事科学院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字画创作高研班导师、都城经贸大学国学艺术中央特聘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清新典雅气象高古李项鸿山水画作品赏析  第1张

《日出云涛万山红》 138cm×68cm

20世纪80年代开始军旅美术创作,紧张作品有《在密密的树林里》《神兵天降》《雨后青山铁铸成》等。
1993年调入北京,从事专业美术创作、传授教化和研究事情。
国画《山道弯弯》《昆仑兵车行》《瑶嶺早春》《关山沐春》等选入全国美展并获奖。
参与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分别获科研成品总编一等奖、科研成果特等奖和国家图书名誉奖。
应邀在中心电视台字画教室栏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等授课。
2016年起,“江山行旅—李项鸿山水画艺术巡展”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杭州浙江美术馆、东阳博物馆、金富丽术馆、桂林美术馆、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广东东莞岭南美术馆等地展出。
其山水画被中宣部、中心国家机关、天安门管理处、北京会议中央等收藏。
出版有《中国美术名家•李项鸿山水画集》、《中国山水画名家技法·项鸿写意山水画艺术》、《江山行旅—李项鸿画集》、《中国字画名家佳构系列·李项鸿作品精选》、《中国字画百精品品集·李项鸿》、《国画瓷韵•李项鸿陶艺作品集》等。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印制发行《中国传世名家名作专题邮票·李项鸿美术作品邮票》。

《黄山朝晖》68cm×68cm

199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画家”; 2007年被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代价与市场潜力的(山水)画家”; 2009年当选为“向祖国母亲献礼”《共和国六十位国画大家》;2011年中心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为其拍摄《写意人生》专题片;2013年被评为年度德艺双馨字画家。
2016年,CCTV4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播出“李项鸿专访——古樟树下文脉深”。
2017年9月,李项鸿山水画艺术研讨会在杭州浙江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其简历和造诣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天下当代字画家大辞典》、《天下当代著名字画家真迹博览大典》等多部辞书。

《黄山松云》68cm×68cm

清 新 典 雅 气 象 高 古

——李项鸿山水画作品赏析

辛民

近日赏读画家李项鸿的山水画作品,顿感有一股清新古雅的气息迎面而来,其画作气息纯洁,雄浑朴茂、空灵洒脱。
追求笔墨情趣且格调清纯;烟岚苍茫,清新典雅;更有一种令人直指心灵的感悟。

《溪口晓色》68cm×68cm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数千年的不断丰富、改造和发展,创造了具有光鲜民族风格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手腕,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意味的绘画措辞并建构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东方甚至天下艺术中都具有主要地位和影响。
尤其近百年来,西方艺术教诲体系的引进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当代中国画艺术作为传统的视觉表现形式,应如何传承与发展,对当代国画家是一次大的考量。

《万壑松云》320cm×290cm

近年来,李项鸿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对笔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他认为,中国画不能被西方艺术取而代之,只有民族的才是天下的,并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证明了中国画独具的的东方哲学意味和水墨天下的无穷魅力。

《黄山松云》138cm×68cm

李项鸿的山水画作品画面构图直承五代北宋,以及元人遗规,山麓纵横,他笔下的轮廓线条笔锋颍脱,绵中带刚,细处墨法奇妙,树木磊落,枝如龙爪,云烟变幻,色墨交融的表现,蕴含了丰富的构成意识和生辣之味,其朴拙雄浑,粗旷豪放又极富情绪与视张力的画风渐趋形成。
其作无一不呈现着从画 家心间流淌而出的发达向上的生命力,欣欣然,活脱脱,呼之欲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东方水墨的艺术精神。

《黄山云起》138cm×68cm

在笔墨措辞的利用中,李项鸿师承传统又能以自己的感想熏染和理解授予其作品以时期精神,成功的融入了书法笔意,放笔抒怀,表情达意,把对家山的情绪融注个中,形成富含文人气候的笔墨措辞特色。
其作呈示的是传统面貌,但又由传统风格转向意向形态,借助笔墨、情绪和学养而流露出自然的审美意趣,形成富涵文人气候的笔墨措辞。
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的笔情墨趣,又有时期审美意韵,同时,他又不大略的摹仿哪家哪派。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很难详细的指出起取法何家,只是从直觉上可以品味到其画中融化着传统因子。

《奇峰烟云漫请音》179cm×97cm

李项鸿在其绘画艺术中追求的并非形质的逼真,他更看重的是作品的气势、气韵和气质。
其作品的气势,首先归于用笔的刚健和奥妙地引入水墨写意之境,同时,其饱满的构图使作品呈示出雄强等气势。
在画面中,画家的笔墨表现功能、传情功能、形式美功能,三者兼而有之,溶为一体,有“渴骥奔泉”形的气势,即在疾行飞驰中蕴藉着漂亮的风姿和威猛的力量。
加之以书入画,故他的用笔疾徐得法,沉实苍劲,与章法布局结为一体,从而使其作品露出奇崛丽清之风神。

《万山红遍千峰翠》138cm×68cm

李项鸿在其绘画艺术中追求的并非形质的逼真,他更看重的是作品的气势、气韵和气质。
其作品的气势,首先归于用笔的刚健和奥妙地引入水墨写意之境,同时,其饱满的构图使作品呈示出雄强等气势。
在画面中,画家的笔墨表现功能、传情功能、形式美功能,三者兼而有之,溶为一体,有“渴骥奔泉”形的气势,即在疾行飞驰中蕴藉着漂亮的风姿和威猛的力量。
加之以书入画,故他的用笔疾徐得法,沉实苍劲,与章法布局结为一体,从而使其作品流露出奇崛丽清之风神。

《龟蛇锁大江》179cm×97cm

从李项鸿的系列作品中可看出,他的画作能传达出一种清新朴拙,苍润古雅的气息,既有南派山水的伸展,空灵,又有北派山水的豪放,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润津润,又有枯笔飞白的刚劲;又有信笔挥洒的厚重。
他以自己独特的感悟抒写着笔墨的苍润之美,在创作实践中把南北不同的画风进行了领悟、互动、取长补短,演绎脱手段多样,风格光鲜的当代山水新面貌。

作为当代代表性山水画家之一,李项鸿绘画之外又能博涉约取,丰硕的文化积淀使他感想熏染到山水画画的是画家的心灵,而非大略的个体。

《造化钟神秀 青云直上梯》245cm×125cm

此外,李项鸿坚持利用中国画传统技法来表现自己的主不雅观感想熏染,从他的画作中能感想熏染到画家对付自然山川的钟爱之情、不雅观察之功,对传统审美特质的理解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因此可以说,他的作品正是其文化涵养和人格修练的结果,其山水画作品成功的传承了中国画艺术特有的清空、超然、蕴藉与典雅,具有平淡古雅的审美意趣,表示出东办法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和儒释道禅文化思想。
因此说,在当代中国画艺术中,李项鸿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个案。

照的是人性,而非自然。

《云里雾里牯牛降》68cm×68cm

《坐看云起时》68cm×68cm

《奇峰烟雨漓江春》245cm×110cm

《溪居秋暝》245cm×110cm

《悠然见南山》365cm×145cm

《行云流水吟春秋》178cm×97cm金富丽术馆藏

《钱江源》365cm×145cm

《山居秋暝》138cm×68cm

《卧听竹林风雨声》365cm×145cm

来源:新华号 艺术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