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被称为“中国声谷”的安徽合肥市智能语音集群2020年景就单,集群入驻企业达1024户,实现业务收入1060亿元。历经8年多发展,“中国声谷”完成“双千”目标。
论体量,“中国声谷”实在“小”,论地位,它却入选第一批国家前辈制造业集群。“中国声谷”凭什么成为智能语音前辈制造业集群?走进安徽合肥市进行了实地调查。
智能产品不断呈现
每栋楼都隐蔽着“最强大脑”,高效做事远隔千山万水的用户
走进安徽安庆市第一公民医院,只见自助登记机前排起长队,就诊者用手对着空气“点点点”,设备随即“吐”出登记单。
这台设备叫无打仗自助登记机,由东超科技研发,采取了可交互全息空中成像技能,让就诊者不须要触屏、不须要按键,直接用手在空中“比划”,就能完成登记、缴费等操作。
镜头转向安徽淮南市寿县三觉镇中央卫生院,董埠村落村落民权循芝正在看病。
“头晕一个多星期了,右腿也没有力气,大夫您帮忙瞧瞧……”经由一番讯问,值班年夜夫余中平初步诊断权循芝为“脑供血不敷”。可是,当余中平在病例系统内填入权循芝的以往病症和当前病兆后,系统却跳出赤色提示框:“疑惑患者为‘脑梗去世’,建议CT检讨。”余中平连忙安排CT检讨,结果显示,权循芝果真患有“脑梗去世”。
这个避免误诊的系统是科大讯飞研发的“智医助理”。2017年,“智医助理”就以456分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笔试测试,成绩超过了96.3%的人类考生,是一名妥妥的“学霸”。如今,“智医助理”已在海内200个区县进行赞助接诊,帮助3万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的5万名基层年夜夫,日均供应超40万条赞助诊断建议,惠及5000万名患者。
在间隔淮南市70公里旁边的合肥市220千伏游乐变电站,自动预警系统在帮大忙:“请把稳!
88、89号蓄电池电压非常!
”“28分贝,419开关柜内超声波局放数值超标!
”……
这个变电站“全科年夜夫”,由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单位共同研发,像人类一样拥有自己的视觉、嗅觉和听觉。
它的“眼睛”是一系列感知型摄像机和巡检机器人,可不间断查看变电站的各种情形;它的“鼻子”是各种传感器,能灵敏地探测到17种有害气体;它的“耳朵”是智能声纹设备,通过声纹识别技能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不仅如此,它还配备了类脑边缘盒子,相称于拥有“大脑”,可以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精准定位故障,第一韶光发出警报。据先容,合肥供电公司操持在年内完成城区123座变电站“全科年夜夫”全覆盖,以提升城市供电可靠性。
东超科技、科大讯飞、中科类脑,这些企业都有个共同的“家”——“中国声谷”。而这里出品的智能产品不仅限于医用、工业用,也做事于个人消费。“我想买来日诰日从上海到北京的高铁票。”按住咪鼠鼠标的语音键说话,浏览器即可自动打开干系页面,让你轻松买到车票。戴上华米智好手表,测血氧、心率,还能监测就寝,离线支付。
从最底层的算法、算力,到运用的开拓,再到掩护数据、网络安全的软硬件,“中国声谷”里每一栋不显眼的小楼,都藏着一颗乃至几颗“最强大脑”,高效做事远隔千山万水的用户。作为我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家当基地,“中国声谷”已做事电力、物流、医疗、教诲、公共做事等各领域,助力人工智能产品连接千城百业,走入千家万户。
“大创客”带动“小创客”
由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个家当,进而壮大为一个生态
回顾“中国声谷”的发展进程,其成立、抽芽、壮大都离不开一家企业——科大讯飞。可以说,这是由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个家当,进而壮大为一个生态的集群。
——“大创客”孵化“小创客”,智能语音家当生根萌芽。
20多年前,从中国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刘庆峰带领十几名年轻人创办科大讯飞,一头扎进语音技能的开拓中。随着企业的发展,刘庆峰意识到,只有开放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形成家当链与生态体系,才能够生生不息。于是,2010年科大讯飞正式建立了语音开放平台。
平台的建立让科大讯飞的不少员工燃起了创业激情亲切。“讯飞平台上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多种人工智能干系技能,我急迫希望能把这些技能转化为产品。”2015年,80后冯海洪从讯飞辞职,创办了咪鼠科技,并一举得到了老店主科大讯飞的投资,一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讯飞人工智能生态已扶持企业达4000家,平台孵化企业150家,计策投资近80家企业。
——“领头雁”引来“远方客”,智能语音家当发展壮大。
“我们是被科大讯飞吸引来的。”安徽声讯信息技能有限公司总经理虞焰兴说,2014年他带领的团队得到“讯飞杯”全国智能语音运用开拓者大赛二等奖,并以此为契机入驻“中国声谷”。如今,解放双手的会议速记机、护眼伴读的智能语音阅读台灯、直接喊“拍照”就可扫描的智能语音高拍仪……声讯信息的产品已涉及多个领域。
像虞焰兴那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截至目前,科大讯飞开放平台聚拢超过219万个开拓者团队,开放434项平台能力,总运用数超115万。“中国声谷”的智能语音家当也已经成为全国龙头,产值占该家当全国总产值的44.2%,其基于智能语音技能的聪慧办公、聪慧教诲、聪慧医疗等行业运用产品在海内市场份额达70%。
——“一业精”换来“百业通”,智能语音开启智能家当的大门。
陪伴科大讯飞的发展,中国科技大学在2012年专门成立了前辈技能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聚焦创新成果转化,致力于成为高科技家当的孵化基地。
中科类脑便是一家依托中科大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企业。其推出的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汇聚了180项环球领先的工程算法及150项高代价数据集,以降落人工智能学习利用门槛、提高开拓效率。
中科类脑董事长刘海峰形象地作了一个比喻:“平台就像是一个厨房,根本算力是厨灶,海量数据是素材,机器学习算法是调料,开拓者是厨师。只要进入厨房,所有材料都是完好的,厨师都能轻松利用,从而大幅提高开拓效率。”
从单一的智能语音家当拓展至人工智能全领域,一个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已然形成,“中国声谷”的发展风生水起。在消费品领域,华米科技自有品牌智好手环出货量位居环球第四;在网络安全领域,新华三连续4年霸占网络管理软件市场份额第一;在聪慧城市领域,安徽航天信息的“聪慧税务”办事大厅即将对外开放。合肥在“2020环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榜单”排名全国第四、环球第四十七,成为环球人工智能家当创新的主要阵地。
政策支持力度大
搭平台、设基金、聚人才,让集群企业展现活力
6位创始人房产全部抵押,所借贷款却只够发人为;房产被抵押后,连小贷公司都不愿意放贷。谁能想到,这是上市公司华米科技2013年碰着的窘境。
“特殊感谢合肥政府部门,利用信用包管的办法帮我们得到几百万元的银行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华米科技副总裁章晓军说,虽然这笔贷款的数额远远比不上后来投资机构给予华米的投资额,但这次“雪中送炭”华米永不忘却,“我们壮大了,但不会离开合肥”。
前辈制造业集群的造就发展,离不开“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形成协力。“十四五”期间,“中国声谷”业务收入要实现5000亿元,这股协力还要更大、更稳、更可持续。
设基金,家当发展跑出“加速度”。
从成立之初起,“中国声谷”就积极利用家当资金撬动集群发展。2018年12月,总规模达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家当发展基金正式设立,全面配套“中国声谷”培植。目前,家当发展基金首期10亿元已全部出资到位,已完成投资7.33亿元,二期基金正在预备中。
此外,“中国声谷”还与培植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推出“中国声谷信用贷”,让集群企业可以更便捷、更高额度地得到银行贷款,降落融资本钱。截至2020年底,该信用贷累计放贷额已超10亿元。“我们希望通过搭建园区金融做事体系,更好挖掘具有发展性的项目,引入有竞争力的外部项目,从而全面推动集群人工智能家当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声谷人工智能家当促进中央理事长祁东风说。
搭平台,家当发展开释新活力。
对初创型企业而言,开拓市场、制造样品每每都是难题。祁东风先容,“中国声谷”投资培植了制造中央,为集群企业供应产品设计、智能装置、3D打样、检测考验等做事,办理企业产品试制“南下北上”难题,又以集群名义开设线下体验店、线上旗舰店,为企业打通发卖渠道。
“在‘声谷’创业,只要你能想出来,我们就帮你做出来、卖出去。”祁东风说。
聚人才,家当发展有底气。
在“中国声谷”,不少明星企业的创始人都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先研院就已孵化企业271家,累计申请专利超200项。可以说,高校是“中国声谷”的人才宝库。
四维图新便是奔着“人才”二字来到合肥的。“合肥人才类型构造全面、人才储备丰富,非常符合公司的发展计策,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合肥四维图新总经理宋铁辉说。
“‘中国声谷’的发展,为城市储备了多方位、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这是集群发展的一大收成,也是集群未来发展的根本。”合肥市经信局副局长潘若愚先容,为了吸引更多人才,“中国声谷”也在加快创新平台的培植。截至2020年底,已建有国家级技能创新载体16家,国家级企业技能中央42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0家,并正在积极争创智能语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央。“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合肥,吸引更多软件工程师扎根合肥,‘中国声谷’才能始终‘先声夺人’。”
本报 朱思雄 冉永平 陆娅楠 李心萍
来源: 公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