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主动请缨为《风云儿女》主题歌作曲
在上世纪30年代初的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冀文化运动很具声势和实力。左翼电影运动中产生的电通公司,成为党的电影小组直接可控的左翼电影大本营。1935年的早春,电通公司开始投拍电影《风云儿女》,电影剧本由田汉、夏衍创作,田汉还为电影创作了主题歌歌词。
《风云儿女》由许幸之执导。有一天,著名作曲家聂耳主动请缨为《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作曲,许幸之与他一见如故,两人谈笑风生。
许幸之以电影导演的敏感,创造聂耳和《风云儿女》的一个角色有着共通的气质。该片男女主角早已确定,其他紧张配角导演可自行选择。于是,许幸之直截了当地问道:“聂耳,除了作曲任务之外,还有一个任务要分配给你,你干不干?”
“什么任务?你说吧!
”
许幸之并不急于回答。他先是先容《风云儿女》的剧情内容,除了男、女主角辛白华和阿凤,还有一个主要角色梁质夫,他是白华的好友,一个有革命空想的热血青年。然后,才揭开答案:“我一眼看中了你,由于无论是从气质上、性情上、体态形状上,这个角色由你老兄来扮演最为空想。怎么样?”
“行!
”聂耳爽快地答应。从此往后,许幸之与聂耳的联系逐渐多了起来。
聂耳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劲,激情亲切、年夜胆、朝气发达。乐不雅观诙谐风趣的他,走到哪里就会响起一阵阵洪亮的歌声和开怀的欢笑。但是,只要一拿起指挥棒,平时嘻嘻哈哈、有说有笑的聂耳,溘然变得严明负责、一丝不苟。只可惜他后来为躲避国民党当局的伤害东渡日本,不得不放弃这难得的银幕演出机会。
除了第一句,聂耳对别的歌词都逐句作了调度
许幸之清楚地记得,在通宵拍片后的一天清晨,自己刚入睡,就被重重的打门声惊醒了。打开宿舍门一看,原来是聂耳。聂耳一跨进门,就举起乐谱兴趣勃勃地嚷道:“好啦!
老兄!
笙歌谱好了。”许幸之记得聂耳愉快地向自己诉说着创作的甘辛:“从接管任务起大约花费了两个多月的韶光来构思。”“我写这个曲子时,完备被义勇军的救亡情绪激动着,创作的冲动就像潮水一样从思想里涌出来,切实其实来不及写。初稿倒是一气呵成的,两夜工夫就写好了。可是写好之后倒花了将近两个星期的韶光来修正。”
聂耳愉快地将改好的乐谱拿给许幸之看。“好极啦!
”许幸之高兴地说,“你能不能试唱一下?”
于是,聂耳一手拿乐谱,一手在书桌上重重地打着拍子,连续唱了好几遍,曲调既冲动大方又轻快,催人奋进,唱者听者都有迈开矫健的步伐出发提高的冲动。
许幸之细细回味,心中不由钦佩面前这位年轻人处理歌词的胆魄与才艺。
除了第一句“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聂耳对别的歌词都逐句作了调度,以与旋律相得益彰。“把我们的血肉,来筑我们新的长城!
”的“来筑”二字改为“筑成”,在语意上更为武断。“中国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中国民族”升华为“中华民族”,愈见视野宽阔;对此歌词的主题警句,聂耳故意识地将它处理玉成曲的最高音和最强音,并颇具创造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六字后溘然休止半拍,这一停顿使这句的主语“中华民族”与后半句的“最危险的时候”,尤其是“到了”二字与“最”字得到突出的强调。“每个人被迫着发出了末了的吼声”一句,去掉“了”字,不仅字句更为紧凑,且使过去时转化为进行时,更具号召力。接下来原有的一句“起来”,加以复叠,成为“起来!
起来!
”,层层递进,把曲调推向高潮,“我们,万众一心”仍旧紧缩为一句,叠唱的是:“冒着仇敌的炮火提高”的“提高!
”一词,三次重复“提高”,就此闭幕。
将末了一个“提高”简缩为一个“进”字
随后,聂耳向许幸之征询歌曲的见地。见聂耳如此诚挚,许幸之开始了他“门外汉”的批评:“全体曲子谱得很好,冲动大方、轻快,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起句显得低沉了一些,而末了一句‘冒着仇敌的炮火提高’还不足倔强有力。是否应该减少一些装饰音,形成一个倔强有力的煞尾?”
经由一番思虑,聂耳拿起桌上的铅笔,刷刷刷地修正起来。他先是涂掉了一些音符,然后,又用铅笔画上了许多音符。修正完成,许、聂二人不谋而合地合唱起来。
起句确实比原来的要冲动大方多了。最大的改动在末端,原句为“我们万众一心,冒着仇敌的炮火提高!
提高!
提高!
提高!
”修正后将“冒着仇敌的炮火提高!
”复唱一遍,改成:“我们万众一心,冒着仇敌的炮火提高!
冒着仇敌的炮火提高!
提高!
提高!
进!
”叠句的利用,进一步凸显了冒着仇敌炮火冲锋的勇毅。原歌词以三个“提高”短语结束,采取的是强弱拍颠倒的处理法,现在将末了一个“提高”简缩为一个“进”字。这意外之举将反节奏正了过来,同时又因同语反复而不害文意、反添余韵,进而实现了节奏铿锵、煞尾有力,更增勇往直前、与敌决斗苦战到底的气势。
《义勇军进行曲》艺术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当仁不让地走上抵御外侮沙场的勇毅决心。作为中华公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主要场合唱响,勉励着中国公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保重和平、首创未来。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党史镜报”,刊发时略有修正。)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不雅观新闻”,违者将依法深究任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不雅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笔墨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吴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