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余春生、刘芳洲、薛宇舸
一炉窑火,在湖南省醴陵市这方地皮上烧了千年,孕育出釉下五彩瓷等著名的陶瓷品类。醴陵市也被评为“中国陶瓷之都”“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醴陵市不断擦亮陶瓷这块“金字招牌”,在继续传统制瓷技艺的根本上,持续推动传统陶瓷家当改造,加速新型陶瓷家当发展,做好“瓷旅领悟”文章,闯出一条家当发展的新路,“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这是7月7日在湖南省醴陵市沩山村落拍摄的醴陵窑遗址。新华社 薛宇舸 摄
传统陶瓷家当求新求变
“天上黑龙,地上黄龙。”这曾是醴陵当地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黑龙”指的是窑炉里冒出的黑烟,“黄龙”指的是制瓷厂里流出的泥水。早期陶瓷家当发展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污染,以捐躯环境为代价的低效生产让当地政府看到,家当转型升级迫不及待。
如今,走进醴陵陶瓷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生产线。
7月6日,在湖南省醴陵尚方窑瓷业有限公司,工人在给瓷瓶汾水。新华社 薛宇舸 摄
7月6日,在湖南华联溢百利瓷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自动浸釉机在给泥坯上釉。新华社 薛宇舸 摄
在湖南华联溢百利瓷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里,看到,通过利用自动滚压机、自动浸釉机、辊道窑等智能扮装备,瓷泥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陶瓷制品。
湖南华联溢百利瓷业有限公司一厂综合经理张佳琪见告,去年10月建成的这条智能生产线使工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旁边,产品合格率提高了5%旁边。“陶瓷家当是范例的劳动密集型家当,以前每一道工序都须要人工操作,现在有了智能生产线,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明显降落。”
近年来,醴陵市大力推进传统陶瓷企业智能化转型,市财政累计拿出近4000万元支持陶瓷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先后引进安装1000余台陶瓷智能生产设备。目前,醴陵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均匀达70%,在全国陶瓷主产区中位居前列。
新兴陶瓷家当加速发展
在醴陵华鑫电瓷科技株式会社最高温达1230摄氏度的窑炉里,泥坯经由5天到6天的烧制,终极得到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而是一种烧制技能非常高的特种陶瓷——空心瓷绝缘子。
这是7月7日在醴陵华鑫电瓷科技株式会社拍摄的空心瓷绝缘子。新华社 薛宇舸 摄
这一根根数米乃至十几米长、身涂棕色釉的“大家伙”,是输变电设备和变电站中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装置。
醴陵华鑫电瓷科技株式会社董事长助理欧玉文见告,超过10米长的空心瓷绝缘子产品常日是由多个部件粘接后二次烧制而成。由于此前海内缺少成熟的粘接技能,国产高端绝缘子整体性能普遍弱于国外同类产品。
2018年,华鑫电瓷经由反复实验,实现了特高压无机粘接出线瓷套制造技能重大打破,成功冲破国际垄断。2020年,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在醴陵市,像华鑫电瓷这样在陶瓷新材料领域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如今正变得越来越多。
近年来,醴陵市从家当升级角度,持续扶持造就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初创企业,搭建研发做事平台,积极勾引企业进军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航天航空等领域,不断拓展家当发展空间,一条有潜力、有活力、有动力的陶瓷新材料家当链正逐渐形成。醴陵陶瓷行业现有101家高新技能企业,4家国家级、24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月7日,在醴陵华鑫电瓷科技株式会社,工人在为空心瓷绝缘子半成品修坯。新华社 薛宇舸 摄
“瓷旅领悟”渐热
“来村落里体验陶瓷文化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田舍乐买卖越来越好了。”每到假期,家住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落的刘学勤就迎来劳碌的时候。
沩山村落是古代醴陵窑的核心产区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制瓷厂逐渐外迁,村落里没了家当,许多像刘学勤这样的年轻人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
7月6日,在湖南华联溢百利瓷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自动滚压机在制作泥坯。新华社 薛宇舸 摄
“这两年,政府以村落里的醴陵窑遗址为中央,正在打造具有陶瓷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家里人决定办田舍乐,我就从外地回来了。”刘学勤见告,他保留了老屋子黄墙灰瓦的外不雅观,菜品主打本地特色的瓷厂土菜,深受游客欢迎。
陶瓷工业游也在醴陵市逐渐兴起。沿着醴陵尚方窑瓷业有限公司开拓的工业游路线,游客可以走进尚方窑的生产工厂。“把展厅与生产车间打通,游客能够近间隔不雅观看釉下五彩瓷生产过程中独具特色的勾线、汾水工艺,公司去年游客总量打破5万人次。”尚方窑营销总监漆智力见告。
随着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央、釉下五彩城、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等一批集文化、创意、旅游为一体的新地标的建成,醴陵市“瓷旅领悟”发展模式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