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轻快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蹬蹬蹬”地跑回位置坐下,摆放好课本,端起《古诗词》诵读,琅琅书声飘满整个教室。

  伴随着“哒哒哒”的皮鞋声,程老师走上讲台,“吧嗒”一声放下课本后,浑厚的男高音立刻响起:“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三课!”顿时,一阵“沙沙沙”翻书声响起,像无数小雨点落在树林中。程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课文,那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而轻柔,时而欢快,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人间仙境,大家被深深陶醉了。突然,传出一阵不和谐的“阿嚏,阿嚏”声,大家赶紧回过神,哦,原来是程老师打喷嚏了,全班同学顿时哈哈大笑。有几个调皮的男生甚至模仿程老师打起了喷嚏,大家捂着嘴偷笑。

家乡的敬亭山作文 知识百科

  短暂的轻松过后,程老师开始娓娓动听地讲解课文,不时地用他那深厚的文学底蕴为我们旁征博引,还不忘与大家互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唰唰”的举手声更足以证明对语文课的喜爱。突然,“哗啦”一声,不知是谁的文具盒掉到了地上,笔散落一地。大家强忍住笑,继续认真听课。这时,窗外掠过一群小鸟,有几只停在了教室的防盗窗上,“扑楞楞”扇动着翅膀,还“啾啾”地唱着歌,好像在为程老师的精彩讲课鼓掌喝彩。

  程老师的课固然精彩,可总有几个男生思想在开小差。你听,“唰啦唰啦”的转笔声突然响起,原来是发自坐在角落的一位同学,只见他娴熟地转着笔,样子好不惬意。第六感告诉我厄运女神将会降临在他头上。果然不出所料:程老师“咚咚咚”地走近了他,“嗖”的一声没收了他的笔,还抽出教鞭“啪啪”地打了他几下,同学们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而那位同学则痛得“嗷嗷”大叫。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着,耳边再次响起了“叮咚——叮咚——”的下课音乐声,同学们“唰唰”地收拾好课本,“呼啦啦”一阵风似的跑出教室……

  好一首奇妙的课堂交响曲!

  

  篇二:我爱家乡的敬亭

  我的家乡在宣城,我爱家乡的敬亭山。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后因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成敬亭山,属黄山支脉。李白曾来敬亭山写了一首诗:《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流传千古,让敬亭山变得赫赫有名。

  春天,山脚下百花齐放,柳树抽出新的枝芽,把嫩枝搭在牵牛花上,牵牛花马上收到了信号,吹响了紫色的小喇叭。花儿们听到后陆续开放:迎春花张开了笑脸,梨花开遍了枝头,桃花昂起它那惹人喜爱的粉红色的脸颊,好像把它们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一枝叠在另一枝上,好像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夏天,竹林里正在举行一场“昆虫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很早就开始了。虫蝉们飞了出来,青蛙们也跳到石壁上,蟋蟀唱起了华尔兹,青蛙拍手叫好,也跟着唱起来。蝉站在枝头兴奋地唱着……慢慢地太阳筛下一束金光,人们在树荫下一边欣赏着音乐,一边乘凉,喝茶。

  秋天,山上的树叶落了一地,风一吹,落叶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和黄蝴蝶,大概它是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世界留下最美好的印象吧!

  冬天,雪姑娘给敬亭山披了一件白大衣。山上几棵挺拔的松树像一位昂首挺胸的战士保卫着敬亭山。树上一个个沉甸甸的雪团把树枝压得低低的,枝上挂满了银条儿,好看极了。

  敬亭山一年四季都很美,欢迎您来游玩。

  篇三:家乡的敬亭山

  我的家乡在宣城,这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水平如镜的宛陵湖、有绿草如茵的新港大草坪,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风景优美的敬亭山。

  春天,春回大地,万物都从寒冷的冬天醒来。小草和小花慢慢地从土地里探出小脑袋,伸展着自己柔软的身体。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着人们微笑呢!柳树的枝条上长满了绿叶,像小姑娘的辫子一样,随风飘荡。竹林里也长出了竹笋,每个竹笋都长得胖胖的,像一个个“胖小孩”。

  夏天的敬亭山,树上长出了茂密的叶子,鸟儿们都喜欢在树上叫着,那声音可真动听了。树林里住满了我们的“音乐家”——蝉,它不停地叫“知了、知了”。一道夜晚草丛里的蟋蟀也“蛐蛐”地闹个不停。草地上开满一大片野花,牵牛花吹起了他的小喇叭,太阳花也张开了她的笑脸,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朵。这些五颜六色的话给草地增添了许多色彩。

  秋天的敬亭山,各种树的叶子都变成黄色,漫山遍野全是一片金黄。特别是那枫树的叶子红的比那熊熊的火焰还红。一阵风吹过,树叶像飞舞的蝴蝶一样慢慢的从树枝上飘落下来。板栗园里的板栗已经成熟,农民伯伯们正在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果实。

  敬亭山的冬天,所有的树木都换上了白色的衣服,一片片雪花从天上慢慢飘落下来,飘到树上、地上、房子上……到处一片银白,美丽极了。孩子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到处都是一片欢歌笑语。

  这就是敬亭山一年四季的美景,欢迎大家来游玩。

以上就是关于家乡的敬亭山作文的介绍,更多内容请关注美德网写景作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