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只上过高中、当过兵、做过工人,饱经沧桑的有志青年。
一位雕琢笃行、二十年如一日坚持歌词创作的追梦人。
一起走来,路兴华在音乐创作路上越走越坚实,多年的厚积蓄力,终于绽放出动人的芳华。

1989年高考落榜,当兵退伍后做了6年工人,干过锅炉工、磨床工。
后来,路兴华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从工厂辞职,决心自谋职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路兴华非常感慨。
“我从小就喜好文艺,尤喜好唱歌。
村落里的露天电影、广播里的每周一歌,成了童年最美好的回顾。
年少时还曾偷偷做过当歌星的美梦。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路兴华就开始考试测验写诗歌、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后来专注于歌词创作,立志做一名精良的音乐人。
“只不过那时是偷偷摸摸地写。
“那些年觉得时候处于一种颠沛流离的状态,全是挫败感,心情非常糟。

沾化词作家两首作品写进全国优秀歌词库 休闲娱乐

有心人天不负。
1999年,路兴华凭着自己过硬的文笔,成为沾化电视台的一名编辑。
这次人道命运的转机让他埋藏心底的音乐梦被重新点燃,一发不可整顿。
自那时开始,路兴华一手写新闻,一手写歌词,险些把所有的业余韶光都用在了学习写作上,且歌且行,乐此不疲。
万事开头难,路兴华寄投了大量的作品,由于是业余作者没什么名气,寄出的投稿杳无音信,没有了覆信。
只管屡试屡败,但是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一股不服输劲头,引发了他的创作斗志。
功夫不有心人,多年的耕耘终于有了收成,2005年路兴华创作的两首作品《寂寞花》《千年情未了》被北京的文化传媒公司签约,之后又为中国煤矿文工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罗宁娜量身定做了《大吉大利》和《我的家乡水灵秀》(央视摄制MV)两首作品,并为著名歌手、音乐人闫寒的同名专辑主打歌《展翅飞行》填词。
从此往后,其作品陆续从纸面走上了舞台、广播、电视、网络、唱片。
“看着自己笔下流淌出的笔墨乘着音乐的翅膀飞进千家万户,飞进千万颗心灵,那真是最幸福的时候。
”路兴华感慨地说。

随着作品的陆续推出和影响力的扩大,路兴华不断接到全国各地的约稿,与海内有名作曲家、音乐人、歌手互助,先后创作播发了单曲、专辑、音乐剧等歌曲作品300余首,在海内许多大型晚会、文艺活动中担当策划、撰稿、评委,为多部影视剧创作主题曲。
许多作品由中心电视台拍摄制作成MV,多次在中心电视台《影视金曲》《中国音乐电视》《激情广场》《民歌中国》《每天把歌唱》等栏目以及各种演出活动中演播演唱。
作品先后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山东省精神文明培植“文艺佳构工程”、“孙子文化奖”等重点文艺奖项。
个人被评为首批“齐鲁文化之星”、“渤海英才·十佳滨州文化英才”。

翻看路兴华的《歌词创作随笔》,“今生有两样东西已无法割舍,一个是文学,一个是音乐,而歌词又正好被称作音乐文学。
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既有诗之韵,又有歌之律,无论对艺术还是生活来说,这是我与这个天下相处的最好办法,是我生命运动的最佳磁场。
”这是他音乐创作之路成功的秘密。

“人间四月的青禾,稻花喷鼻香里的丰硕,一枝一叶,一粒一颗,都是你精心描摹的画册。
随着你一起跋涉,走出自傲的特色,追梦加速度,追风逐电,洒脱的身影惊艳了天下……”路兴华音乐作品《总想对你说》歌词写的让民气旷神怡,别有一番味道。
聆听他的作品,可以感想熏染到他在措辞和韵律的深处潜藏着款款的深情、透彻的思想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从意象的构思到角度的选择,从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谙熟和对旋律走向的良好直觉,从文学性和音乐性的统筹把握,不得不令人折服。
措辞既在情理之中,又在猜想之外;既一听就懂,又回味无穷。
难怪他的词受到了海内许多作曲家、歌手的青睐。

一大批佳构力作不断推出并斩获大奖,让路兴华在当地和圈内名声越来响,先后担当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滨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音乐创作委员会会长。
谈及今后的音乐创作之路,他语气中闪烁的激情亲切和神往,“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广大文艺事情者供应了更广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但同时一个文化人也要敢于担当,扎根生活,雕琢前行,创作出基层群众喜好的文艺佳构,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期。
今后,我要写出更多被大家广泛传唱的作品,写出新时期的好声音 。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程芃芃 通讯员 贾海宁 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