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儒家思想格言 知识百科

  4、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论语》

  5、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

  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7、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尚书》

  8、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9、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论语》

  1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5、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尚书》

  16、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

  17、有忍乃有济,无爱即无忧。《尚书》

  18、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大学》

  19、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

  20、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

  2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

  22、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论语》

  2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24、一轨九洲,同风天下。《春秋》

  25、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国戾,一国作乱。《大学》

  26、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孟子》

  2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2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2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

  3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31、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

  32、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左传》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3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5、惟上帝弗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尚书》

  3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3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3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

  39、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40、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4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

  4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论语》

  43、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

  44、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经》

  4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4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47、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4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49、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

  5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

  51、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

  52、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53、学而时习之,句子大全http://Www.meidekan.coM/温故而知新。《论语》

  54、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

  55、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论语》

  5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57、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

  5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论语》

  5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

  60、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中庸》

  61、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

  62、经邦有术,持之以理。《尚书》

  63、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

  6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65、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6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6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6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周易》

  6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70、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

  71、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72、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

  73、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左传》

  74、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

  75、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7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77、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

  78、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

  79、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四者来,宠禄过也。《左传》

  80、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

  81、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

  82、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有此人,有人有此土,有土有此财,有财有此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8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8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8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论语》

  8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87、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孟子》

  88、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89、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以上就是儒家思想格言的所有内容,更多经典格言资讯请关注美德网熊掌号,为您提供第一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