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于古老的文化面前,望着他渐渐消逝的身躯,他的泪水化作警醒人们的幕幕现象,无声地告诉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类,说:“终有一天,你们会后悔。”
很古,先祖打江山,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被我们后代发现后,有的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的却被抛弃。
我在梦中被惊醒,回想梦时情景,那些古老的建筑被废墟围困,已成孤楼;坍塌的坍塌,抛弃的抛弃。我的汗水打湿衣襟。
我是亲眼看见过那些文化遗产的,土家族的吊脚楼,土家族的摆手舞,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都在消逝,埋没于沙土里或将抛之脑后。当一座房屋,幢幢高楼大厦建起时,人们离去了祖先留下来的古屋,搬进了那些现代化的房屋。
记忆中,农村的人几乎全是住的木屋,很大的一间房,充满自然味道的木屋。当去年我回趟老家时,故乡已都是水泥路,踩着硬硬的,小河也失去了当年的颜色,只留些污水与垃圾。我想着,木屋还会在!我翻了一座山后,到达了爷爷奶奶那一辈住的老房屋,山顶上只剩我的舅婆和舅公两人。
“那些人都住去城镇了,有的人还去了城市打工,山坡上那些屋子留着也没用了,会有人来拆,明年,我们老两口也要下山咯!要去城镇里住,毕竟山上太孤单,交通不便,你们也不常回来。”舅公说,他笑着,皱纹堆在干枯如涂了黄蜡般的脸上,深邃的眼眸透着农民的淳朴。
又是一些古老的房屋在被拆迁,祖先遗留下来的遗产慢慢地消散了,传承的人儿都走了,为了跟上这时代的脚步,他们不得不将文化遗产给遗弃。
凄凉的灰色在那些废墟里重现,而人们却只投去了无奈的目光。
我们到底该怎样传承传统的文化?
那些文化遗产的日渐消逝,呼吁我们保护他,我们应该将文化遗产发扬,不去破坏它,诗文化得以延续,让我们今后的后代也了解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一代又一代地保护,传承下去!
只有我们这一代能拯救文化,否则下一代,便没了机会,欣赏文化,我们别无选择,这个现实由我们自己毁坏的,便由我们自己去保护。
篇二: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镇
为什么说这里是历史文化名城呢?因为这里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是我们曾经背过朝代歌中第三个朝代。大约在公元前872至公元前782年。同时,这里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保存了古代建筑的所有的特征,在这儿,我们可以观赏一幅非同寻常的历史画卷。
抵达古城时已是傍晚,各个商铺也大多关门,并且我也无心到这里来购物。古城中的宾馆也是复古型的,大概是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建成的。到现在还可以闻到淡淡而令人舒畅的原木之香。抬头看,一盏盏大红灯笼挂在精致的房檐上,远望过去,好像一个个红色的精灵,一竖排一竖排的,随着风的吹动而起舞。房子建筑也甚是精、美,一条条花纹雕刻的极其精巧,窗也讲究对称的图画美,大多是圆形的,四周同样透着一个个小方孔,将窗外的景色通过它映着过来。
出去吃晚饭时,刚跨出大门才发现一旁有个大高柱子,柱头是两只猴子背靠背吃着桃子的雕塑,柱子靠上有一个铁圆环,怎么这么眼熟?原来这是老师曾讲过的栓马柱啊!至于上面的猴子大概与“弼马温”、“马上封侯”等有关,在这古城中可见见实物了吧!
山西陈醋,想必大家应该知道,说不定自己现在家里的厨房中用的就是它呢!晚上散步时来到了古城中唯一的酿醋厂。刚进去就有一股强烈的醋味,在场地内部亲眼见了见酿醋过程中用的一些工具与食材,里面相对于外面暖和极了,这是在为酿醋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以便于它发酵。在往内部便放着十几个大坛子,其中一个的上面有一个大桶,并有往坛中注入的管子,桶内是一些粗粮——也就是酿醋的原料,坛中的醋色泽呈酱红色,闻上一闻,这才是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嘛!
白天,大街上小巷上,无论是那古老的石地板还是石头砌成的墙,无论是建筑还是人文风俗。时时刻刻都透露着平遥古城无穷之魅力,能保留到现在也真是不容易呀!
篇三:历史文化城市之魂
“磨剪子咧,铡菜刀……”耳边老北京胡同巷子里磨刀者挑着行头的叫卖声由远及近,由远及近,仿佛叫出了上个世纪的北京模样,京味儿十足。言犹在耳,有力难拔。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有越来越多的老城市进行改造,逐渐蜕变成了新世纪高新先进的科技之城。创新是好的,进步也是好的,但在变革的过程中,城市的魂不能丢,城市的根不能被抛弃!
所谓城市之魂,就是这个城市经过百年乃至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从源头开始产生,经后世不断补充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此可谓一个城市的共同记忆。每一个城市的共同记忆都各具特色,各有所异。北京的城市记忆,是西皮与二簧敲敲打打吹出的一场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内蒙古的城市记忆,是悠扬的马头琴声和在大草原上奔腾的万马;苏州的城市记忆,是江南细雨烟愁,是小桥流水上的邂逅……我们作为城市的一分子,也如同一滴水一样浸润在这片文化的海洋,深深感受着这片土地散发出的文化气息。
然而,数不清有多少优秀城市文化在大刀阔斧的改造中被消磨得一干二净。现代人无不手持手机,机械地刷新着朋友圈,囫囵吞枣般地消化着那些没营养的内容,看得兴起了就随手转发,也不管它们是真是假,即使是假消息也能为民众所津津乐道,没别的,不就是图个高兴嘛?可是,还有多少人去听京剧国粹,又有多少人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上曾繁荣过的传统文化?细思极恐,泱泱大国可容十几亿人民居住却还容不下几座楼阁亭台,雕梁画栋吗?
如此想来,当年梁思诚同林徽因力谏保留北京城旧城真乃一大壮举,即便最后北京旧城还是被拆除了,但林梁二人的极力留存传统古建筑的行为仍被后人称颂,传延至今。
相的的,文革时期大肆宣扬的“破旧四”、“立四新”简直令华夏子孙蒙羞,而今日开着挖掘机轻易就推平了古建筑,同文革时的打砸、烧又何区别?城市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也是我们自己的。城市文化靠我们来传承和发展,而不该以落后或经济发展为借口,一棒子打死所有传统文化。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缺失了,即使经济发达又有何用处?难不成中华上下五各年的文化还能用金钱买到吗?那些持优先发展经济观而不顾传统文化存亡的人实在是令人呕哕,他们枉为华夏子孙。
不某如此迷人,如此美妙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时代的车轮碾压,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我们应当肩负起这个城市文化传承的艰巨任务,牢牢把握住城市文化的根,共同守护万千城市居民的共同记忆。借用普希金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文化的感受:“你最可爱,我说时来不及思索,但思索之后还是这样说。”
混沌间,我仿佛听见西皮二簧铿铿锵锵地响起了,来人身披一件锦鲤披风,手持双剑,唱着二六:“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以上就是历史文化作文-关于历史文化的作文的介绍,更多关于高一作文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