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雷达专业研究所,23所矢志以航天技能做事国计民生,把气候家当做大做强。多年来,我们研制的气候雷达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为气候当代化、防灾减灾等作出卓越贡献。
气候雷达的事情是“追云逐雨”,给大气中的风场和云层做CT扫描,实现风雅化气候探测。今年6月以来,中心气候台持续多日发布暴雨预警;7月2日,长江2020年第1号大水形成。在这一个多月里,23所的90多套气候雷达在降雨覆盖的四川、广东、贵州、重庆等近10个省市24小时不间断采集气候数据,为气候部门准确把握景象发展趋势供应数据做事。
作为气候雷达的一种,景象雷达是进行大气、云及降水物理研究和探测的紧张手段,我们叫它“防灾减灾侦察兵”。目前23所正在研制的X波段相控阵景象雷达,是海内技能系统编制最前辈的景象雷达。为了给防灾减灾供应更多更风雅的数据,我们还研制了C波段相控阵景象雷达,可实现对龙卷风、冰雹、雷暴等磨难性景象的实时监测。2019年9月,我们研制的海内首部C波段相控阵景象雷达在江苏高邮市安装。常规景象雷达完成一次扫描须要6分钟,而这种雷达只须要一分半钟,有助于尽早做出应急安排。
“低空风切变”是飞机起飞和着陆阶段一个主要的危险成分,它发生韶光短、范围小,探测预报困难,是航空气候的天下性难题。我们利用风廓线雷达、连续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种雷达,构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精度、高时空分辨、高数据获取的机场风场探测装置,在天津机场安装以来,10多次成功预警发生在跑道上的风切变,为提高民航机场航运安全供应了主要保障。
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起”的脚步,23所的气候雷达走进了更多国家和地区。今年6月11日,中国首座灯塔气候不雅观测站“丝路海运”自动气候不雅观测站在福建厦门港九节礁支配完成,这是23所为保障“一带一起”航线运行而专门设计的一型海上气候不雅观测站,创新性地选址培植于灯塔上,首创了港航气候做事的先河。
气候雷达的事情特点是“靠天用饭”,越是景象恶劣、刮风下雨,越须要做监测,以捕捉充分的气候信息。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国外架设雷达,溘然碰着沙尘暴,狂风裹着砂粒呼啸而来,令大家狼狈不堪;安装雷达时当地持续高温,没有空调,大家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泡得透湿。由于电力不稳定,晚上常常溘然停电,大家只能开动手电筒用饭。
2019年,23所成立了我国航天行业内规模最大、市场综合霸占率最高,“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综合气候探测设备公司——航天新气候公司。借助这个全新平台,23所将为国家气候当代化培植作出更大贡献。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张胜、张勇、曾毅、吴春燕、詹媛、王斯敏,通讯员肖明葵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7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