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本被光阴磨损得苍老不堪的旧条记本,尤其是翻翻里面抄下的一首首歌曲,往事如流水,连同那个时期便一下子浮现在我面前。
那是上世纪1967年5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轰轰烈烈席卷着全国大地。在彻底批驳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战斗中,亿万军民展开了一场亘古未有的大混战。学校早已停课,工厂也已歇工。我们在校内,更多的是在社会上贴大字报,斗走资派,互打派仗。
无为虽然是个小县城,但到了1967年5月,在全国、全省风起云涌造反形势的影响与裹挟下,县城的拥派与轰派,也已形成势不两立的两大派造反组织。强烈的敌对感情,一触即发的派仗,使得小型流血事宜也频频发生。记得有一次我们与北门机器厂32111战斗队打起来,教我们地理课的汪锡民老师额头被冲破,鲜血直流。大家抬着汪老师睡的担架,在大街上游行声讨。我们声嘶力竭,议论冲动大方。誓言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就在那一次战斗中,我通过机器厂同一派别的,搞到一把工业用三棱刮刀。这把刮刀是崭新的,刀柄的木头白生生圆乎乎的恰好握。刀身三边的棱虽不锋利,但刀尖很锐利。估计戳到对方,一戳便是一个血窟窿。我以为自己就要像个战士,该当有一个文攻武卫的“武器”。晚上睡觉,我把三棱刮刀放在枕头下。
谁知这把三棱刮刀被我父母创造,他们大惊失落色,吓得不轻。为了防止我在表面闯祸,没收了我的三棱刮刀,不准我出去参加打派仗。我在家里无所事事时,于是找来一本崭新的条记本,专逐一首一首地抄起歌曲。
这本手抄的歌曲集,涵盖了建国前后紧张的经典革命老歌和文改造歌,以及毛主席语录歌曲,也还有外国歌曲,统共205首。我在条记本的末了几页,专门设置了一个歌曲集目录。
歌曲集扉页的左边页面上,我恭恭敬敬地书写了两段毛主席语录和林副主席的话。扉页的右页上端,我用大号字排列三排写道:“放声歌唱毛泽东思想,敬祝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从我的这一排版设计中可以看出,当时对领袖是何等的敬仰与崇拜。
同在这页的下方,还有一排较小一点的字:“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缮写”。在这一天是不可能把这么多歌曲抄完,显然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再翻过一页,这一页上方写了一句标语口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
切切岁”!
我还画个框子把这些笔墨套起来,显得更有些编辑的味道。
这一页的下面,还写着“为纪念《在延安文艺漫谈会上的讲话》揭橥25周年而汇抄”。那时每年5月下旬都有纪念“讲话”的活动,我对此也是念念不忘。
歌曲集的第一首,便是当时红歌最强音《东方红》和《万岁,毛主席》。在后面每一页缮写的歌曲之间,凡有空缺处,我都恰到好处地进行了“补白”。填写了有关毛主席语录,或者当时最时髦最革命的口号,或者壮言豪语、金句,使歌曲集充满了那个岁月浓厚的政治色彩与时期特色。
歌曲集里的手书,我的钢笔字用了几种字体。有草书、正楷、隶书与美术字,而且字迹工致、书写流利。在版式上还能大小搭配、高下呼应,有的还制作了边框。这与我在学校是班级的墙报委员,文革中又是小报编辑的身份是分不开的。
想象在那鼓噪、热血沸腾的67年5月下旬,能够让一个极左、狂热的红卫兵静下心来,一丝不苟地缮写这么多歌曲,既反响了音乐的神奇力量,更显示出我对红歌的虔诚与激情亲切。
在我们青少年之际,我们所受到的政治教诲、思想教诲与传统教诲中,最大量、最普遍、最形象的教诲便是革命歌曲。从歌中我们理解祖国的过去,从歌中我们树立起英雄的榜样,从歌中我们表达自己的崇奉。可以说,我们是唱革命歌曲唱大的一代,是受革命歌曲影响最深的一代。长期以来,革命歌曲中那冲动大方的旋律鼓舞勉励着我们提高,那光鲜深刻的歌词辅导规范着我们的行动。
现在看这本歌曲集,还有一个有趣的征象。里面一笔一划负责抄上去的歌,像《采茶舞曲》、《洪湖水浪打浪》、《逛新城》、《松花江上》等十多首,标题都被负责地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叉。这是由于后来听说这些歌曲都是“大毒草”,自己就把它给毙了。就彷佛那时谁谁一被宣告是反动的,他的名字立时就被人打了叉叉。
我的这本歌曲集,实际上只有简谱而没有歌词。当时紧张是为自己演奏口琴,专门抄录的练习曲。我天生是个左嗓子,唱歌弗成。但我会吹口琴,而且口琴复音也打得相称好。口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算是较为普遍的一种乐器。
歌曲集的后面有一个“图一”,特地标出重音口琴的吹吸方法。还有“关于一些音乐暗号的阐明”,可见我当时对提高口琴的演奏水平,以及节制这方面的音乐知识是多么的重视。
大概是后来年事大了,兴趣广泛了。大概是口琴在各种器乐的表现形式中,逐步跟不上时期了。特殊是后来重视口腔卫生,它就被完备冷落了。已经有很多年很多年,我没有吹过口琴了。
我1968年初参军,这本歌曲集,连同国光牌口琴也随我一起来到了部队。除此以外,还有我低廉甜头的一本“影集”。无论是在祖国西南边防,还是后来转业随处所,这三样东西我走到哪带到哪。至今我都没有丢弃,还当宝贝一样藏着。
从歌曲集抄录的韶光看,1967年我只抄了153首。后面的52首,是我到了部队后连续抄的。这后来抄的52首,字迹潦草,不大讲究规范,有的乃至是匆忙而就。与前面153首不同的是,在部队抄的52首,每一都城随手记下了抄录的韶光与地点。现在串起这些韶光与地点,有助我理清许多往事。
歌曲集末了一首,是《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这是1973年夏在重庆时抄下的。从那往后,歌曲集就没有再抄新的歌曲。
这本手抄“歌曲集”,它记录了我半个多世纪对音乐的爱好与追求。一页页发黄的纸张,一首首难忘的曲目,一个个负责书写的笔墨、音乐符号,透过历史的烟尘,显示出它的宝贵与光彩。连同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春往事,都永久定格在它的旋律中。
看着歌曲集里一首首老歌,如水的乐曲在我心头不断地流淌。我的思绪一会沉浸在历史的影象中,一会感想熏染在面前的现实里。旧的岁月,我有点难舍,但并不惆怅。青春逝去,我有点遗憾,但并不用极。历史总是在曲弯波折中前行,祖国的来日诰日会更好!
让人想不到的是,从抄录的末了一首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后,过了32年,我又在歌曲集后面抄录了一首歌。这首歌叫《最浪漫的事》,标注抄录的韶光是2005年4月6日。与前面所有歌曲显著不同的是,这一首除了抄曲还抄了词。大概是我不仅喜好这首歌的旋律,还特殊喜好它的歌词。这首歌后,歌曲集就再没有抄录任何歌曲了。
也便是这首《最浪漫的事》,结束了我这本具有历史意义的浪漫歌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