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职员在间隔黄河河面32米的高空作业。
4月26日,横跨河南长垣与山东东明间的长东黄河铁路大桥迎来了少见的“接骨手术”——改换高强螺栓。施工职员在间隔黄河河面上方32米的钢桁梁上移动,就像在云端行走。
长东黄河铁路大桥是亿吨煤运通道──新菏线的咽喉,1985年建成,至今已运营35年。桥梁构造繁芜,被称为中国铁路桥梁的“百科全书”。这次,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桥工段利用两个“天窗”点,改换30余颗高强螺栓。
“这种作业,在我们桥梁检修中很少碰着。”新乡桥工段东明桥梁车间桥路养修工区工长张新超先容,改换高强螺栓,就相称于给人体做接骨手术。
步辇儿在桥面上,河风掠过、寒意阵阵。9时40分,“天窗”命令下达,10余名职工各就各位,做防护、递工具、卸螺栓……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桥下水流湍急,桥上寒风凛冽。随着改换进度以及螺栓位置的变革,他们时而爬进夹缝,时而坐上桥顶。
这次施工中,有几名分外的职工,他们是东明桥梁车间的2对父子兵。
52岁的张新超与32岁的张恒斌是个中一对。入路20多年来,张新超一贯坚守在长东黄河铁路大桥上。高下行3.2公里线路,8662根木桥枕、17324颗钩螺栓、34648套扣件螺栓设备,哪段几何尺寸随意马虎发生变革、哪根枕木堕落严重、哪颗螺栓随意马虎松动,张新超都管窥蠡测。2018年4月11日,“天窗”施工作业韶光附近结束,他照例复查施工质量。当走到上行117公里480米处时,一处钢轨裂纹闪入了他的眼睛。惊出一身冷汗的张新超立即关照车间调度,按规定程序临时要点改换钢轨,防止了一起可能涌现的列车安全事件。在郑州局集团公司历次轨检车检讨中,他所在工区卖力养护维修的大桥设备合格率、优秀率均为100%。
儿子张恒斌参军队退役后,张新超想让张恒斌也来铁路事情。为了说服儿子,张新超把张恒斌带到了大桥边上。望着脚下彭湃澎湃的黄河水,看着桥上风驰电掣的列车,听着铁路工人富有韵律的“嘿撒嘿撒”号子声,张恒斌第一次对父亲的事情多了一分理解与崇敬,对铁路事情尤其是铁路桥梁维修事情多了一分理解。张恒斌终极选择了铁路,并成为了父亲麾下一员。为了磨炼儿子,张新超故意把又重又累的活交给他,让儿子明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喷鼻香自苦寒来”的道理。2015年8月,经由4年的磨砺,张恒斌发展为工区的班长。2017年11月,大桥改换步辇儿板。父子携手,战胜韶光紧、任务重、难度大等诸多困难,高标准完成了6500块步辇儿板改换任务。
52岁的李少洲与29岁的李腾飞也是一对父子兵。李少洲同样在大桥上事情了30多年。他像张新超一样,把多年积累的养桥履历传授给了儿子。“年轻人的体力加老一辈的履历,就能更好地养护大桥。”李少洲说。
这次“接骨手术”大多是年轻人动手。看着年轻人技艺矫健,张新超很是知足,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声明: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通报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许其不雅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卖力。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须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3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