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首歌是电影《西西里的俏丽传说》的主题音乐。
由于没看过这部电影,以是不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然而这并没有成为障碍,反而更让我能够不受限定地自由感想熏染。

“啊”,在人类措辞没有产生之前,作为基于本能发出的音符之一,每每在惊骇、惊异、质疑、感叹、呻吟时,或长或短地发出,合营当时的表情,没有人不会秒懂。

全程只有一个啊字的歌曲却唱出了无尽的沧桑 休闲娱乐

与“啊”关联的几类感情,就这样被沉淀于人类的潜意识深处。

自人类发明了笔墨往后,涌如今文学作品中的“啊”,含义却窄了许多。
每每是作者为了发出感叹,写在让人看一眼就忘却的诗里,显得廉价了许多。

将几十个“啊”连起来,附着在一段起伏不大,没有飙出高音的3分多钟的旋律中,个中的希望、失落望、悲哀、无奈交织,唤起了与之关联的意识深处的影象。
这便是《莫德尔颂歌》。

表达潜意识,或许便是音乐的义务。
因此,每一首能够打动人心的旋律,都似曾相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在21世纪的一个冬夜,打开手机,伴随着流动的旋律,一幅幅的模糊的画面展开了。

几十万年,在人类的潜意识中,积累了太多的互助与互害,赞颂与妒忌,温顺与毒辣,幸福与苦难,光明与阴郁,希望与失落望,和平与战役,随着持续串起伏不大的“啊”,一闪而过。
人类的未来在哪里?

每一个弱小的躯体内,也都曾经闪烁着期望与失落望,欢畅与悲哀,幸福与苦难,末了都无一例外地隐没在伟大的人类历史中。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每一个“啊”,勾起的何止一种感情,这感情互相交织,越来越浓,末了汇聚为沧桑,汇成了《莫尔德颂歌》。

一首歌曲的成功,或因旋律,或因歌词,歌词和旋律都好,是难得的。
这首全程只有一个涵义无限的“啊”字,合营略带伤感的旋律,让《莫尔德颂歌》成为顶级音乐的存在。

21世纪的这个冬夜,在播放了几遍《莫尔德颂歌》之后,我按下了终止键,不是不想听,只是怕听厌了,停息下来,是为了留待往后再听,或许能有新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