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预备的过程中,我打仗了不少普通老百姓,创造99.99%的老百姓对付佛学是完备不理解的。他们对付佛学的认知仅限于佛祖、不雅观音、文殊菩萨这几个人物,或者烧喷鼻香、点灯、膜拜这几个仪式......乃至有人认为佛教也有算命术,而且能算下辈子投胎能不能投到美国......
于是近期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把佛教里几个有趣的几个词汇拿出来说一说,这些词汇该当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大概率弄不清楚他背后的意思。说这些词汇的目的并不是想科普佛学,毕竟都是些最根本的观点,稍加理解即知。之以是有动笔成文的想法,是想让更多人通过最根本的观点开始,逐渐产生对佛学的兴趣,就像我几年前对佛学产生兴趣一样.......
为便于理解,我只管即便用最普通的用语来阐明这些词汇,以是意思表达就存在准确性问题。但对付普通人而言,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了。
1、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苦这个词都该当摆在第一位置。佛教的宗旨是什么呢?是灭苦,也便是说正由于世间有苦,以是佛教才有存在的代价。我们先来看看佛教的基本逻辑,然后大家就对佛教这个天下第三大宗教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
佛教认为,人一辈子都在耐劳受难,由于不管你怎么循环,循环到哪个位置,你都是在耐劳。你不再循环了就不再耐劳了,由于循环一定是在耐劳的圈子里打转,这个循环的圈子在佛教里就叫做三界九地,欲界、色界、无色界,总之你无论如何跳不出这几个地方,而且这几个地方都充满了苦恼。以是,我们要灭除苦恼,就必须不再循环。
那么,如何不再循环呢?你须要修行,当你修行到阿罗汉或者菩萨或者佛这几个位置的时候,你就不再循环了。如何修行呢,这就进入佛教的主业了——戒定慧。以是全体佛教说的便是如何通过戒定慧等方法跳出循环怪圈。
这里有一个小问题,便是不再循环后是不是人就去世了?是不是老百姓说的一去世百了,这样就不耐劳了?不是这个意思,不再循环叫做涅槃。
2、涅槃:很多人听说涅槃就以为瘆得慌,以为便是塌台了、去世了的意思。完备不对。涅槃是最高级的修行结果。当修行到涅槃的时候,或者成佛,或者成阿罗汉,或者成高等别菩萨,不再耐劳,不再循环,达到了佛教的终极目标。以是大致可以这样说,涅槃便是成佛。
要干到涅槃这一步,须要多久呢?至少三大阿僧其劫。佛教里的韶光不雅观念是这样的,我们这个宇宙一次循环,也便是从涌现到灭亡是一个大劫,据推算该当是十六亿年旁边。而涅槃须要的三大阿僧其劫是无数个大劫,我想大概比一百亿年还久。
3、烦恼:烦恼是原汁原味的佛教词汇。我们常说的一百零八烦恼,意思是焦虑,不舒畅,不爽。佛教里面的烦恼不是这个意思,佛教的烦恼是阻碍你修行成佛的所有东西,是成佛的拦路虎,其范围比我们平时理解的烦恼要宽得多。
大略的说,烦恼包括我们最熟习的贪、嗔、痴,还包括慢、疑、邪见等等。嗔是发怒,痴是傻,慢是傲慢,疑是疑惑佛法,邪见是禁绝确的意见。最核心的烦恼便是痴,也便是傻,以是,我们可以大略理解佛教里面的烦恼,大致便是傻的意思。
4、禅:禅这个词这些年在中国很盛行,但已经被中国做商业项目的经营者用烂了。很多搞经营的,都在经营中植入了“禅”这个词,烂大街的“禅文化主体酒店”“禅修教室”等等,便是这种烂项目的代名词。
禅,别号禅那,发源于古印度的一种修行方法,他的起源比佛教还早,后面佛教把这种修行方法纳入了他的修行系统。禅,即是禅定,打坐静想的意思,也便是戒定慧中的定。在佛教里,禅不是一种高等的方法,比他高等的方法多了去了,比如慧,也便是般若,就明显比禅修要赶过一个档次。般若的意思是不雅观,不雅观想。禅的目的是让你静下来,不雅观的目的是让你在静中思考,静中琢磨,琢磨什么呢?琢磨什么是空。
以是,如果哪天有人给你说来搞禅修,然后再给你吹嘘禅修如何如何神奇,能通法门,能治百病,你别信——禅,只是佛教里面最根本的修行。
5、觉悟:觉悟是正宗的佛教词汇。觉和悟两个字实在是一个意思。佛祖叫做觉者,孙悟空的悟也便是觉悟的悟。觉是觉醒,悟是开悟。
为什么叫觉醒呢?佛教认为人都在白日做梦,你看到的、摸到的都是梦里的幻觉,当你哪天不再做梦的时候,你就觉醒了,也就觉悟了。关于觉醒,涉及到唯识学的干系内容,很艰深,这里就不展开了。
那什么叫开悟呢?开悟便是悟空,悟到了空性,也便是涅槃成佛的意思。以是,觉悟这个词,基本即是涅槃,即是成佛。
6、色即是空:这句话太太太出名了,但凡中国人,不管了不理解佛教,都会拿这句话来自我戏谑。一样平常来说,当我们说“色既是空”的时候,多数指的是别贪恋女色,女色是空,是梦,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色即是空,出自唐玄奘翻译的《心经》,原文是“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玄奘太厉害了,只有当你打仗佛教并看过他的作品,你才知道他不但是和尚,不但是梵衲,他原来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翻译家。
实在色即是空这句话在佛教里面意思很大略。色的意思是物质,便是我们常说的意识的对立面那个物质。佛教把天下也划成两个部分,物质天下和精神天下,物质天下叫做色,精神天下叫做名或者心。所有的物质叫做色,所有的意识叫做心。
以是,色即是空的意思便是,你所见的所有世间有实体的物质都是空性。
7、三生三世:三生三世这个词语我们也常常用到,大致的意思便是历久长远的意思,当你对一个姑娘说爱她三生三世的时候,她多数会冲动得热泪盈眶。当然她实在不知道,三生三世,在佛教里面的韶光非常非常短,乃至连一秒钟都不到。
三生三世是包含了循环观点。三生三世的三生和三世实在都是一个意思:前世,现代,来世。之以是把这个非常普通而且大部分人都懂的词汇拿出来说,我想纠正大家关于循环的误解。一样平常我们认为的循环,一辈子会很长,好歹几十年吧,从现在到去世了后才进入下一世。佛教不这样认为,佛教的循环周期非常非常短,一霎时已经循环了亿万次,也便是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死活循环中,上一霎时末,去世了,这一霎时初,又生了——由于两次死活之间,韶光间隔非常小,而且我们的意识、我们的肉体、我们看到的外景,基本保持在极为相似的状态,以是我们没有以为中间有一次死活。
那么为什么佛教要这样安排不断切换的死活呢?由于他有一个主要的游戏规则必须遵守:无我。无我的意思便是“不常,不一”,也便是万事万物必须霎时生灭,相续不断,这是佛教的根基,不能违背。只有当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循环、都在死活,才能知足这个游戏规则,否则佛教的理论根本就崩塌了。
......
当然佛教里还有很多词汇充满了聪慧和哲理,比如一丝不挂,醍醐灌顶,十恶不赦,皆大欢畅,年夜难不死等等,每个词的背后都有一段有趣的文化和故事,有值得深入探究的代价。本文权当作为这些年学习佛学戴德佛祖的布施小文,如能引起读者哪怕一点点佛学的兴趣,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