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9岁的宋以平

是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

老宋style 休闲娱乐

他在南京鼓楼广场西口

参与志愿做事事情已13年

每天清晨

一句句“早上好!
”“再见!

他要重复无数次

风趣诙谐的“Ready, go”

更是成为他独占的style

老宋今年59岁,句容人

年轻时来南京打工

2011年南京交警招募志愿者

他报了名

这一当便是13年

在交通志愿者里

他算是“元老级”

红灯亮起,老宋右手抬起小红旗,左手伸直胳膊,走上停滞线,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笑着说:“感激大家合营,请大家耐心期待。

韶光一秒一秒过去,很快,红灯靠近尾声,老宋再次发声:“嗨,大家可以做好准备,听我口令!
”说完,他转头看一眼红绿灯,确定倒计时靠近3秒,便举起左胳膊,戴着白手套的手开始比划起数字:“3、2、1,Ready,go!

有路人是“老熟人”,途经时也会笑着打呼唤:“老宋,早上好啊!
”也有路人可能第一次碰着这么激情亲切的志愿者,面对老宋的微笑,羞涩地回应一句:“早上好。

把路人当朋友

不断提升“做事”品质

“我不是辅警更不是交警,而是一名志愿者,与其说我是管理交通,不如说我在做事交通参与者。
”老宋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

韶光一长,他开始思考如何能更好地为大家供应做事:大多数人等红灯时本来就有些不耐烦,要尽可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大家有个好心情。

老宋没读过什么书,英语更是门外汉,他想来想去,决定照搬电视节目上的“Ready,go”,他知道自己英语发音不是那么标准,但没有关系,“让大家乐一乐、笑一笑,心情不就好了吗?”

“把交通参与者当朋友”

是老宋的另一项考试测验

他将遵守交通法规的叮嘱

融入到每一个微笑、每一句“早上好”中

让人易于接管

随着交通环境的变革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交管部门对交通参与者的哀求也在发生变革,比如2020年,骑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头盔被写进了法条,老宋也与时俱进,在他的交通安全宣扬语里添加了“戴头盔”的内容。

“南京的交通秩序正越来越好”

鼓楼广场位于南京的市中央

车流量大,交通状况较为繁芜

老宋在这里一站便是13年

13年间

他亲眼看到交通秩序在一点一点变好

图片来源:当代快报

在南京生活十多年,老宋早已把南京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交通秩序的变好,他时常以为与有荣焉。

“我还认识了不少朋友。
”老宋笑着说,很多人主动和他打呼唤,有一次他因生病两天没来“站岗”,一名每天途经该路口的鼓楼医院年夜夫关心他身体情形,托人打听他的。

还有一位老爷子,十几年前骑电动自行车送孙女上学,打算闯红灯时被老宋拦下,被“教诲”了几句后,老爷子心折口服。
这往后,他每次经由路口时都会和老宋问好,再也没有闯过红灯。

13年纪月变迁,不变的是老宋风雨无阻地涌如今路口,以激情亲切诙谐的措辞提醒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将脚下的方寸之地变成了自己闪亮的人生舞台。

素材来源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王茸 通讯员 宁交轩 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