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师长西席》会不禁遐想到王啸坤的《王十三》,不变的是同样没有商业铜臭味,都是对自我表白的歌。《王十三》听前奏就能脑补十三摇头晃脑那嘚瑟又洒脱的画面,像看到那个穿着红衣拿着喇叭,燥的不得了的火星男孩。与三十岁的《王师长西席》大相径庭,《王师长西席》是在用音乐讲述自己的心途经程,用一种付之一笑的洒脱,轻描淡写得表达出来。这里面或许包含他在做音乐人时的那份执着与困惑,他在做电影导演时的那份艰辛与遗憾,他在面对岁月蹉跎后的那份痛惜若失落......王啸坤表示“把过往的统统都写进了这首歌,发生了便是发生了,过去了便过去了,不值得歌颂也不值得大书特书,只不过是人生经历的一小部分而已。”在这首歌里,王啸坤采取传统的音乐表达办法,弱化了盛行摇滚的特质,用故作轻松的语调致敬过往。如果用酒来形容这两首歌的味道,《王十三》像二锅头,劲头十足,可以燃烧统统。而《王师长西席》像是茅台,入口柔和,余味深长,还不失落后劲。
音乐、电影都可以说是文化淘金者的名利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辉煌。十年间的转换,个体的人生搁浅沙滩,经历过行业寒潮袭侵,王啸坤没有怯懦而是完成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超过。他在06年“我型我秀”中获总冠军,一举成名的他那年才18岁,《王十三》正是那时写的歌;16岁首年月次跨界执导电影《有完没完》,受一众业内人士惊叹“没想到好歌手还能拍好电影”,那年他28岁。据理解,这首《王师长西席》最早是为电影《有完没完》创作的一首歌,后因各类缘故原由被搁置。这首歌是王啸坤在一次泰国演出中有光阴得到灵感,随后每天都在哼唱旋律想它的歌词。从灵感到初具成型出了demo,在三十岁生日那天,王啸坤溘然想要把这首歌再拿出来。他表示“我们总害怕终年夜,但是终年夜的过程又是绝对的不可逆转,以是在这个绝对不可逆转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优雅的姿态和连续前行的信心,寻衅人生的勇气便显得比较难能名贵”。对付王啸坤而言,音乐是他的解压密钥。三十的他褪去了少年的冲动和任性,拥有了令人倾慕的成熟,收成了功名与家庭。
有人说三十岁是一个分水岭,每个人都会经历三十岁,都想要找到一个避风港。但人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避风港,毕竟谁也不能彻底从世俗里抽离。不过是找个地方,藏起伤痕,用力大口得呼与吸。像王啸坤歌词里写道“尝过青春,共赴永久的人,但愿能,是我们,三十的王师长西席”。只有面对真实的自己时,那个地方,才是避风港。王师长西席已然找到了自己的“避风港”,但愿在听这首歌的“王师长西席”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避风港”开启人生下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