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又有工资单踏板模式吵翻天了 汽车知识

海内新能源汽车的单踏板模式或将成历史。

日前,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搜聚《乘用车制动系统技能哀求及试验方法》等五项逼迫性国家标准的见地,个中哀求禁止用动能回收功能完备将车刹住。
搜聚见地截止日期为 2024年7月27日。

一出,支持与反对的两派势力瞬间炸开锅,社交媒体上呈现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吵局势。

在激烈的谈论当中,不乏有“一刀切”或是不清楚单踏板模式就乱开炮者,虎嗅汽车认为,对付这项备受争议的驾驶模式,用户须要建立一个清晰的认知。

什么是单踏板模式?

须要厘清的第一个误区是,所谓单踏板模式不是字面意义上只安装了一个踏板,而是一种汽车驾驶模式,通过一个加速踏板来完成车辆的加速和制动操作。

在传统的驾驶操作中,驾驶员通过踩加速踏板(油门)实现车辆的加速,通过踩制动踏板实现车辆的减速或刹停。

在单踏板模式中,驾驶员踩加速踏板同样会提速,但浅踩踏板车辆会进行一定程度地减速,松开踏板之后车辆可以一贯减速至 0,实现刹停。

宝马是第一个做单踏板模式的车企,但真正将这一驾驶模式发挥到极致的玩家是特斯拉。
而特斯拉之以是大力推进“单踏板模式”以及这一模式在电动车时期被大多数车企采取,核心缘故原由在于动能回收。

电动车动能回收系统实在是基于磁生电事理,电动车在松电门踏板或踩制动踏板过程,电机和车轮依然耦合在一起,电机中转子在车轮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并且被定子绕组线圈切割磁感线。

电机驱动为动能回收系统供应了硬件根本,由于电机的特性,正转可以驱动车辆提高,反转电机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燃油车刹车摧残浪费蹂躏的动能可以通过动能回收系统的电机反转发电,把一部分能量重新转化为电能存储于动力电池中。

有数据指出,电动汽车通过电气系统由驱动轮至蓄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可高达 68%,制动能量回收一样平常可延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 15~20%。

须要明确的是,单踏板模式有助于动能回收,但动能回收不等同于单踏板模式,实现动能回收也不但有单踏板模式能做,部分车企通过 CRBS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同样能够实现动能回收。

这么做的好处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能量回收提升续航里程,同时,由于减少了制动的触发次数和力度,刹车片的利用寿命得以延长。

这对多数车企来说,这无疑是帮助办理续航痛点的一剂解药。
据不完备统计,目前供应单踏板模式的车企包括宝马、特斯拉、小米、福特、奔驰、极星、凯迪拉克、smart 、沃尔沃、当代、日产等。

不过,这项功能即将在海内迎来变数。

实质问题在于驾驶习气迁移

《乘用车制动系统技能哀求及试验方法》搜聚见地稿指出,对装备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的车辆,应知足附加哀求。

对 6.1.2.8 所述的车辆,如装备A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应在 6.5.2.2.2 规定的低附着系数路面上按最高车速的 80%,但不超过 120km/h 的车速进行车辆状态试验。
对装备 A 型和 B 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的车辆,在提高挡下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浸染不能使车辆减速至停车。

图片来源:《乘用车制动系统技能哀求及试验方法》搜聚见地稿

须要明确的是,该搜聚见地稿并非要禁止单踏板模式,而是哀求“车辆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浸染不能使车辆减速至停车”,即要去除的是停滞模式。

“对驾驶者来说,其依旧可以利用单踏板模式,抬加速踏板可以减速,但是要让车辆停滞则须要踩制动踏板实现。
”一位同济大学教授向虎嗅汽车说道。

事实上,这不是政策层面第一次对单踏板模式作出整改。
2023 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曾将特斯拉“逼迫利用单踏板模式”的做法认定为产品毛病,哀求召回纠正,后来通过 OTA 升级包括:供应选项以许可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强度;调度车辆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出厂默认状态;在驾驶员永劫光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出提醒等。

相较之下,这次的搜聚见地稿则是一次面向全行业的整改。
该发布之后,社交媒体上对单踏板模式、动能回收、停滞模式等再次涌现了广泛的谈论。

支持搜聚见地稿的一方认为,单踏板模式随意马虎让开惯了燃油车的驾驶者在紧急情形发生时涌现误踩的操作,通过逼迫踩刹车的办法能够实现规避。

然而,对一些已经习气于利用单踏板模式进行驾驶行为的用户来说,该见地稿使其失落去了选择权,无法通过单踏板实现刹停的模式与传统驾驶的差异性虽有,但不大。
在刹停操作上,驾驶员依旧须要移脚至刹车踏板,深踩刹车踏板才以得到刹车效果

一方认为规避风险,一方认为束缚权利,关于单踏板的辩论始终难以找到平衡点。

究其根本,造成争议的核心缘故原由在于单踏板模式意味着用户驾驶习气迁移。
而一旦一项新技能或者新模式掺杂了人的主不雅观性,事情就开始变得繁芜起来。

基于用户维度,部分驾驶者希望有做选择的空间和余地。
但从安全维度来看,只管未有大量现实案例佐证单踏板模式存在安全风险,但这种“踩错踏板的风险”的有时情形的确会增加事件发生的概率,尤其是如今的电池百米加速越来越快,其可能带来的事件危害程度可以想见。

由此来看,“单踏板+怠速缓行的模式”更像是一种妥协,既是对付驾驶习气的妥协,也是降落安全隐患的考量。

无论见地搜聚稿的终极结果如何,单踏板模式在海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一贯是备受争议的存在。
乃至有用户将单踏板模式、动能回收系统、怠速缓行、0怠速停滞等各种观点混为一谈,乃至涌现了“禁止单踏板模式”的声音。

这实在是技能发展使然。
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往事物的碰撞每每会让其备受争议,尤其要让用户转变旧模式去接管新事物时更是随意马虎放大抵牾点,不过,技能带来的运用变革每每是在类似的博弈之中产生结果。

从另一层面来看,只有技能真正触及用户之时,才会有辩论声音涌现,这并非坏事,相反,这是用户接管新变革的反应,技能的发展和落地须要这种声音,只不过,这些声音该当更为理性、客不雅观些。

(虎嗅汽车感谢同济大学教授供应技能解析)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天下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