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夕 节

它始于汉代,盛行于唐宋

🥰前人表达爱意不送玫瑰送花椒网友被中式浪漫震撼了 休闲娱乐

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除了“中国情人节”

七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一壁?

一起get七夕的打开办法↓

01

不雅观 星 象

你知道吗?

七夕最初竟然和爱情没啥关系

而是与农耕劳作、不雅观测天象干系

古代先民通过不雅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

知农时,种庄稼

古籍《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

“初昏,织女正东乡(向)。

每当织女星悬挂夜空、通亮夺目时

就解释农历七月到了

△西汉 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 清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出土于陕西靖边县渠树壕东汉墓的

天文星象图

是我国首次创造的星形、星数、图像和题名

四要素俱全的天文图

也是目前已知内容最完善的二十八星宿图

银河、牵牛、织女都在个中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02

办 比 赛

你知道吗?

古代女子过七夕还得举办技能大赛!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古代女子在这天不雅观星祈愿

希望自己更加心灵手巧

还会参与各种“乞巧”比赛

《汉宫乞巧图》就描述了

76位宫中女子

从准备乞巧到进行乞巧活动的过程

堪称七夕乞巧活动最全“连环画”

△明人仿仇英《汉宫乞巧图》(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穿针乞巧🥰

针线穿得快、穿得准

叫“得巧”

反过来就叫“输巧”

🥰喜蛛应巧🥰

古籍《开元天宝遗事》提到

女子把捉到的喜蛛放入盒中

到了第二天

谁的喜蛛结出的网更密

就解释织女星更加眷顾谁~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同治三年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03

送 礼 物

古人交流信物

就意味着交流真情

除了喷鼻香囊、发簪、梳子这类常见的物件

也有一些独具巧思的礼物

“锁住”爱情的腰带扣

文物“长毋相忘”银带钩

类似如今的腰带扣

带钩不仅能一分为二

每扇内壁上还刻有“长毋相忘”四个字

两枚带钩合在一起时

便可以将爱情牢牢“锁住”🥰

△西汉“长毋相忘”银带钩,南京博物院藏

七夕“高等定制”礼物

春秋子仲姜盘

是晋国太师专门给妻子仲姜打造的礼物

已有2600多年历史

这个“高等定制洗手盆”

盘底有水鸟、鱼、田鸡等小动物

水注入盘中,小动物便会360度旋转

这份“费尽心机逗你愉快”的心思

便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吧~

不送玫瑰送花椒

七夕没买到玫瑰怎么办?

古人给你支一招:买花椒!

“视尔如荍(qiáo),贻我握椒”

在古代,花椒是一种爱情信物

女子送花椒向男子表达爱意

在古人眼中

花椒还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04

秀 文 采

当下,“秀恩爱”

在七夕这天十分盛行

而古人过七夕

不秀恩爱,秀文采!

东汉古籍《四民月令》记载

“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dù)。

《世说新语》记载

“七月初七

东晋绅士郝隆谷中仰卧,意在晒书。

七夕节又被称为“晒书节”

宋代时

内廷专门藏书的地方还会举办曝书会

将藏书、字画乃至钟鼎彝器

都拿到表面晒一晒

在七夕以书会友、显露才学

可谓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05

吃 美 食

说到过节,怎么能少得了美食?

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

七夕节也有独特的饮食风尚

两汉以前多为尝黍饼

魏晋南北朝时盛行吃汤饼

唐朝吃斫饼,意味圆满

宋代盛行吃巧果、荞、花瓜

这里说的巧果

是用油、面、糖、蜜等制作而成

还要用模具印出吉祥的图案

古人认为“巧”和“桥”谐音

吃巧果也是祈盼牛郎和织女早日见面

06

表 爱 意

经由2000多年的演化

如今的七夕不止于“中国情人节”

“我爱你”也不止于三个字

你的七夕表白文案想好了吗?

2500多年前的《诗经》教你如何表达爱

保甜🥰🥰🥰

暗 恋 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追 求 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热 恋 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今年七夕节

你有哪些特殊的打开办法?

快来评论区见告我们吧~

综合《古韵新声》、《文籍里的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

来源: 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