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晨曦里俏丽的多油村落
 温凯 洛桑旦增 扎西罗布 摄

顺着巍巍纳木那尼山脚一起向着南方前行,几经盘旋,快到普兰县城之际,在苍茫的雪山和险要的河谷间,一大片平整的坡地映入了眼帘。
坡地上洁白的屋舍、绿色的青稞、成片的树林,还有黄色的油菜花构成了一幅仿佛油画的田园美景。

普兰县多油村村丽人巨室当旺幸福生活有滋有味 汽车知识

这里便是普兰县普兰镇多油村落,藏西高原上为数不多的以农业为主、被人们称为“阿里小江南”的地方,一个可以让人乐不思蜀的自治区级生态村落。

得益于分外的地理景象、较好的区位交通、厚重的文化秘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多油村落积极开展地区级“生态文明第一村落”培植,让群众在如画的环境中享受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落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屯子发展红利,在小康生活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2014年,陕西省援藏资金投入1600万元,在多油村落履行环境整治工程,一下子让全村落的村落容村落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多油村落村落委会主任扎西群培自满地对说。

据扎西群培先容,多油村落环境整治工程对211户群众的住房进行了统一的硬化和粉刷,种树、种草170亩,每个作业组修通了水泥路,拆除了全部的破旧房屋,打消了堆积多年的垃圾,统一方案建筑牛羊圈、垃圾池、厕所,同时成立环卫队,垃圾日产日清、统一处理,河道也指派专人管理,圆满完成了“八到田舍”工程。

多油村落环卫队由8个作业组各抽调1人组成,总计8名环卫工人,他们每天都要打扫各自大责的区域,每周一至两次将垃圾集中送到县城垃圾填埋场。
央金卓玛是修林组的环卫工人,她从事这份事情已经5年多了,每个月人为2000元。
“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也不延误农活,而且守护的是自己家乡的环境,我很喜好这份事情。
”央金卓玛说。

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俏丽环境、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多油村落将保护环境的干系内容写入了村落规民约,还规定对乱扔垃圾和毁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罚款。
“刚开始还有个别群众受到了惩罚,这几年险些一个都没有了,反而是随手捡垃圾的人多了起来,现在多油村落的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已看不到垃圾堆了,更多的是干净整洁。
”扎西群培说,言语中透着满满的自满。

环境改进了,钱包也要鼓起来。
2018年,多油村落整合以前成立的农人施工专业互助社、岗拉梅朵扶贫砂石料厂和青年扶贫预制厂,成立了幸福兴巴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固定资产488万元,覆盖群众460人,带动建档立卡穷苦群众28户40人受益。
公司将每年纯收入中15%作为建档立卡穷苦户分红资金,有效拓宽了建档立卡穷苦户的收入渠道。

据理解,仅2018年,幸福兴巴有限公司就实现发卖收入680万元,净利润80万元,支付群众车辆运输用度280万元,支付农牧民投劳用度125万元,支付拖沓机租赁用度35万元,为群众分红52万元,为穷苦户单独分红8万元,户均增收达2万元,带动群众转移就业200余人次,助力穷苦户28户40人脱贫,为普兰全县在当年顺利脱贫摘帽作出了积极贡献。

修林组群众白久次仁家是多油村落生态文明培植的缩影——在他家里,不仅有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两层住房,单独建筑的畜生棚圈和工具房,还有宽敞整洁、种满花草的院子。

“这些年党和政府一贯很关心我们村落的生态环境培植,让我们住上了新居子,用上了24小时都有的水和电,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每年都会自发进行种树种花,多油村落能有现在的统统,都要衷心地感谢党和政府!
”白久次仁说。

从白久次仁家里出来,正值多油村落小学放学。
成群结队的孩子们一边有说有笑地走着,一边顺手捡起了路边散落的纸屑,扔进了垃圾桶。
在他们身旁,金黄的油菜花随风摇摆,尽情绽放。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温凯 洛桑旦增 赵书彬 陈林 韩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