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名而来,观赏琅琊山。怀着激动的心情往前走,走近山门,“琅琊山”三个大字赫然入目。
迈着轻盈的步伐,步入山内,这才深深懂得“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好一处优雅、静谧的境地呀!迎向我的是整个绿的精魂。
曲折幽静的小路旁,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恰似给小路撑上了一把硕大的绿伞,树木枝干盘曲,落下的叶子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甚是灵动可爱!叶片湿漉漉的,留住了昨夜的雨意,叶尖上挂着水珠子,晶莹晶莹的,莫不是雨姑娘那顾盼生辉的眼泪?
这是初秋,山中的彼岸花摇曳多姿,花开得热烈而又浪漫。笔直的茎秆竟无一片绿叶,顶端怒放着龙爪似的花朵,很是妖娆。引得游客驻足观看并拍照留恋,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
眺望深秀湖,一汪潭水正微微荡漾,湖水清澈见底。有时水面鱼鳞般的微波起伏;有时风平浪静,恰似一面明晃晃的镜子。调皮的鱼儿不时钻出水面,弄碎一片明镜。池上漂着凝碧含翠的莲叶和竞相开放的睡莲。一阵风吹过,空气中带着睡莲淡淡的香气,我贪婪地呼吸着这阵阵清香。
快瞧,两只乌龟趴在水中裸露的岩石上,它们正在悄悄地说着冬眠的秘密。小鱼从它们脚下游过,告诉它们昨夜做的好梦。
漫步琅琊山,踏着那条曾经印过千万条足迹的小路,挽着秋日的余晖,多么惬意!
天凉好个秋,醉美琅琊山!
篇二:游琅琊山
凡是读过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人,无不被其中所描写的景色而倾倒:"环滁皆山也,
游琅琊山。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今年"五一",我们一家来到了安徽省滁州市,游玩了着名旅游景点——琅琊山。
清晨,我们乘火车来到了滁州市。这时,天正下着檬檬细雨,远处的琅琊山显得有些朦胧。
走到琅邪山脚下,天气突然放晴了。琅邪山门前有一块巨匾,上面写着"琅琊山"三个大字,对了,这还是苏轼的笔迹呢。走进山门,放眼望去,山险峻而又秀丽,林木茂密,花草追地,数百年的松柏苍劲挺拔,琅琊愉、醉翁愉亭亭如盖,
琅邪溪涂涂流淌。嗬!九洞十一泉,处处引人人胜,琅邪山景色清幽,"蓬莱之后别无山"的美誉,真是名副其实。
登上琅琊山,我们首先来到了醉翁亭。醉翁亭可真精致,红色的柱子,绿色的桌椅,还有朱红色的琉璃瓦。醉翁亭里有不少对联,大都出自名家之手。醉翁亭前是让泉,泉旁是小溪,终年流水潺潺,清澈见底。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玲珑,具有江南艺术园林的特色,使我不由得敬佩起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醉翁亭遭到了多次浩劫,但始终不被人们忘记。
走出醉翁亭,继续前行至半山腰,只见葱笼郁秀的古树之中,一片楼台殿宇,"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就是着名的琅琊寺。琅琊寺依山傍林,建筑雄伟。寺内还有不少景点:大雄宝殿、藏经楼、无梁殿等,它们奇姿巧态,各具特色。
望着眼前如此美丽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欧阳修的《游琅琊山》来: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润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史,共步青林间。
啊!琅琊山,美丽的山,正是有了你。把滁州市,把安徽省,把祖国的神州大地打扮得更加壮丽!
以上就是琅琊山作文-描写琅琊山景色的作文的介绍,更多关于写景作文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