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业,摆摊修车30年

老李今年48岁,是献县南河头乡石槽张庄村落人。
18岁那年,他开始随着父亲摆摊学修车。
“原来在补花厂南面,离这儿有百十来米,后来搬到这里,前后算起来整整30年啦。
”老李说。

老李从父亲那里学来了修车技能,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诚信修车。
“自行车的零件有百余个,看似大略,实在要修睦一辆让顾客满意的车,得有过硬的技能。
”他说,为了学好修车技能,只要不忙时,他都要负责研究,从没有空闲跟人“侃大山”的时候。

献县实诚巧手匠摆摊修自行车30年 汽车知识

由于肯研讨,肯下功夫,老李的修车技能越来越高,同行修不好的车子,到了他这里,捣鼓三两下子就能修睦。
很多住得远的顾客,也愿到他这里修车。

30年来,他也记不清修了多少车,换了多少零件,反正手上的老茧又硬又厚,手背上的伤痕一道一道的,手再也洗不出原来的肤色。

前几年,老李看到女儿无所事事,请教给她修车。
刚开始时,女儿只能打下手,现在也能修理自行车的基本故障了。

赔钱买卖,一个小螺丝换了个把钟头

“人家让咱修车,是看准咱的人品,其次才是技能。
”老李说。

每天都要碰着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等各种非机动车,问题不一,毛病各样,无论何种车子涌现多大的问题,他都等量齐观,从不贪大弃小。

“有时换一个小零件,要折腾小半天,拆了,换了,然后再装上,值不了几块钱,纯粹是延误工夫,但再小的活儿,我都以为很大,人家让咱修,是信赖咱。
”老李说,如果活儿小、费工夫,推辞说修不了,顾客能看出来,最主要的是自己的良心过不去。

有一次,一位顾客推着一款老式自行车找到他,后轮出了毛病,老李一检讨,实在换一个小螺丝就行,但拆装的韶光很长。
他让顾客别焦急,自己半蹲着身子,佝偻着腰,在烈日下足足干了一个钟头,这才把车子修睦。

顾客逛了一下子街,回来看车子修睦了,问他多少钱?老李说,螺丝一块钱,就给一块吧。
顾客一听,忙活了这么半天才收一块钱,冲动之余非要多给老李几块钱,被老李谢绝了。

一诺千金,一辆电动车“修”了三天半

修车数十年,各种性情的顾客都能碰到:刁钻的、随意的、刻薄的、和蔼的,大多数以为他修车不随意马虎,从不讨价还价。

很多到这里修车的人都以为老李父女可信赖,车子坏了,见告一声,放下就走,转一圈回来,车子修睦了,付钱拜别,很少问老李换了什么零件?

但老李坚持见告顾客,换的什么零件,如果不换会若何,讲得很详细详细,有时还拿出换下的零件让顾客“验证”。
“很多时候,没等我说完,顾客笑笑,骑上车子就走了。
”老李说,这是人家对他的信赖。

有天傍晚,老李快要收摊,一位顾客推着破胎的电动车来了,说有点急事,一下子再来。
老李修睦车后,等了好永劫光,也不见顾客来。
实在没办法,他就把电动车放起来,还在显眼位置写上自己的手机号码。

第二天,电动车的主人没来,第三天上午,还没来,老李一贯等到第三天傍晚,顾客终于来了。
看到修睦的电动车,顾客很不好意思,说那晚喝多了酒,隔了两天才想起电动车“丢”在这里。

顾客给了老李补胎费,寻思着再给他几块钱“存车费”,被老李笑着谢绝了。

不欺不诈,最守时最劳碌的修车摊点

多年来,老李始终秉承着一个原则:能修睦的,不换零件;能换小零件的,不换大零件;货比三家,不让顾客多花一分钱。

他每天清晨6时30分定时来到修车摊,无论春夏秋冬,从没爽约过。
“像我的这种固定摊点,平时忙得不可开交,景象不好时,半天也没一个顾客。
无论劳碌或清闲,我就在这里守着。
”老李说,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位顾客大老远推着车来找我修理,由于景象不好,我没出摊,顾客来了是什么心情?”老李说,守时守摊、不贪不占、不欺不诈,是他修车和做人的根本。

凡是在老李这里修过车的,从没有觉得“多要钱了,没修彻底”,都以为物有所值。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他,他有三个孩子,女儿随着他修车,还有两个孩子在上中学,生活压力很大。
“我得奋斗啊,修车修不好,我心里不踏实;挣昧心钱,我更不踏实。
”老李说。

(燕赵都邑报 韩泽祥 通讯员 黄金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