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耽改流量的暴雷,让视频平台们陷入了尴尬的处境。
张哲瀚事宜的余震仍在连续,在全网下架吴亦凡干系影视内容之后,网络上哀求下架张哲瀚影视作品的声音也愈演愈烈。个中,张哲瀚的成名作《山河令》首当其冲,但作为独家播放平台的优酷早前并未有所行动。
8月19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职业道德培植委员会召开漫谈会,会议指出,要动员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制作机构,对违法失落德失落范艺人实施“零容忍”。这场指向性明显的漫谈会,再度让干系平台压力骤增。
20日凌晨,有网友创造优酷已下架《山河令》,但到了早上,剧集又再次上线。这一次旁边横跳,虽然让优酷喜提两个热搜,但也被质疑是故意虐粉,以吸引流量。
与优酷的反复横跳截然不同,20日下午,乐视视频宣告下架由张哲瀚主演的所有作品,得到一波夸赞的同时,也让舆论的利刃再次指向优酷。当晚,在严厉的形势下,优酷和其他视频平台下架了张哲瀚的所有影视作品。这位第三代耽改顶流的作品,终于在互联网上彻底绝迹。
耽改剧已经进入第三代,也造就了一波又一波娱乐圈顶流。但巧合的是,目前为止每一代耽改流量明星之中,都会有一人曝出重大负面新闻。从朱一龙、肖战、到张哲瀚,除了明星自身行为成分,耽改粉丝的狂热程度也和明星的翻车程度呈正干系。这种态势下,近几年重金押注耽改剧的腾讯、优酷等视频平台,不由得坐立难安。
除了耽改流量明星暴雷的不愿定性加大,由于近几年耽改剧泛滥并不断引起负面事宜,这一影视剧风口已经呈现收严的趋势。而手中积压了多部耽改剧的头部视频平台,处境变得愈发困难。
01、耽改流量
视频平台们,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到了耽改剧这个流量迅猛且变现强劲“聚宝盆”。
2014年是公认的流量元年。流量经济的涌现,给文娱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各个干系方都想在流量经济等分一杯羹,视频平台也不例外。
关于初代顶流,有一个“四大三小”的说法,“四大”指鹿晗、吴亦凡、李易峰和杨洋,“三小”则指TFboys的成员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这7个人,分别是韩流、养成系和大IP网剧三种造星模式下的成功案例。这些明星在商业化方面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三种新兴的造星模式具有打造顶流的可行性。
2016年,“限韩令”全面启动,倒逼海内娱乐圈动手发展自己的偶像造星体系。由于须要选拔、演习等环节,韩流造星模式和养成系造星模式均有一定的韶光本钱。直到2018年,结合了韩流和养成系两种造星模式的练习生选秀浪潮才来袭,为娱乐圈运送了一大批偶像艺人。即便如此,出道的浩瀚偶像明星之中,能成为顶流的也寥寥无几,公认的顶流只有蔡徐坤一人。
比起须要动员上百人的练习生选秀模式,仅须要两个偶像艺人做主演的大IP网剧无疑是周期更短、效率更高的打造顶流的路径。
在耽改剧正式涌现之前,视频平台和制作方已经察觉了“腐女经济”的代价。2015年,网剧《盗墓条记》开播,由于原著拥有数量弘大的腐女粉丝,该剧开播后顺利吃到了大量腐女红利,杨洋更是成功跻身顶流之列,初代四大流量的格局正式形成。
《盗墓条记》的成功让影视公司和视频平台的动作大胆了起来。2016年,小本钱耽美题材网剧《上瘾》爆火,两位名不见经传的主演也连忙“飞升”,顺利出圈。然而,《上瘾》仅上线一个月后就惨遭全网下架,这让出品方和视频平台感想熏染到了无形的压力。
此后,成本开始把耽美IP进行改造,让剧中主角打着“兄弟情”的旗号悄悄卖腐,连续吸引腐女群体。这种经由改造之后的耽美剧,即是耽改剧。
从《上瘾》到《镇魂》,成本确立了耽改剧模式
2018年,优酷的耽改剧《镇魂》大火,让朱一龙和白宇一炮而红,尤其是朱一龙,人气暴涨,和蔡徐坤并称为当年的“双顶流”。从《镇魂》开始,耽改时期正式拉开序幕,视频平台也正式入场,不再止步于购买耽改剧版权,而是开始投拍耽改剧。
视频平台汲取《镇魂》的履历,动手打造更加迎合市场喜好的耽改作品。2019年6月,企鹅影视和新湃传媒联合出品的《陈情令》在腾讯视频播出,迅速成为征象级网剧,两位主演也双双晋升为顶流。成功的背后,得益于制作方在筛选IP、选角、上线周期、营销等方面的周密策划。
不同于《镇魂》,《陈情令》是古装仙侠IP,剧集充满玄幻色彩,因此更随意马虎吸引想象力丰富、创作力刁悍的腐女群体,也更方便粉丝进行二次创作,达到持续破圈的效果。
《镇魂》虽然爆红,但也只让朱一龙一人为顶流,由于外型更加壮实的白宇,并不符合腐女群体的主流审美。而《陈情令》在选角上则更讨巧,主演肖战和王一博都是偶像艺人出身,更具备顶流特质。
在播放周期上,《陈情令》则精心选择了6月末至8月中旬。6月末开播,等到学生群体7月放假,正遇上剧集积累了一定热度,能够迅速被吸引并不雅观看。8月中旬完结,暑假还剩末了半个月,这正是留给粉丝猖獗氪金、讲明追星感情的绝佳期间。
在变现方面,《陈情令》在大结局前一周开启了提前点播,付30元即可提前解锁大结局。《陈情令》庆功宴上有内部人士透露,该片的超前点播收入高达1.56亿。
除了超前点播,《陈情令》还有配套的二次变现模式,包括付费花絮、付费专辑、线上付费演唱会、官方周边纪念品、官方游戏、授权产品和主题餐厅等等,让平台和制作方挣得盆满钵满。
自此,成本流水线式打造顶流、全面收割粉丝有了标准化路线,耽改剧成了刺激流量经济二次爆发的导火索。
2021年2月,第三代耽改剧来袭,这一次又是优酷脱手,推出低廉甜头剧《山河令》。该剧原名《天涯客》,上线前改名,有蹭《陈情令》的热度之嫌,乃至其海报的角色站位,也和《陈情令》有异曲同工之处。
《山河令》的海报被指和《陈情令》相似
优酷延续了腾讯视频的思路和玩法,虽然《山河令》的上线周期不讨巧,但在IP筛选、选角和营销方面都和《陈情令》一模一样,顺利爆红。在变现路子上,《山河令》相较于《陈情令》有过之而无不及,乃至连主演的戏服也拿去拍卖了,不放过任何能够创收的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粉丝对明星更为狂热的爱,也滋长了极大的不愿定性。耽改明星被粉丝反噬的可能性加大,充分享受了粉丝经济红利的平台自身也会遭到波及。
02、粉丝反噬
张哲瀚出事后,不少饭圈女生总结创造,每一代的耽改流量明星,两人中都会有一人陷入重大的负面新闻当中。这仿佛一个谩骂,依次在每一代耽改流量明星身上应验。
第一起严重的负面事宜是2020年2月爆发的“227事宜”,这是一起因肖战粉丝有组织地举报,导致外洋同人小说网站“AO3”被屏蔽,进而引发多文化圈层联合抵制肖战粉丝及肖战本人的事宜。
“227事宜”的愈演愈烈,使得肖战被官方定义为“偶像失落格”,如日中天的奇迹瞬间结束,粉丝也近乎成为网络公敌。部分同人文爱好者对肖战脱粉,也影响了《陈情令》这一IP的持续变现。
实际上,“227事宜”是耽改剧的CP粉和唯粉之间的抵牾激化导致的闹剧。CP粉多为腐女,热衷于进行同人创作,详细还可以细分为角色CP粉和真人CP粉。唯粉则仅喜好CP两人中的一人,对付唯粉来说,角色CP粉尚可以接管,真人CP粉则是难以忍受的存在,由于唯粉认为,CP粉的同人创作会对明星本人造成不良影响。
在粉圈,像“227事宜”这样,因过度掩护偶像对偶像本人造成反噬的情形并不常见,更多的反噬案例,是由粉丝脱粉回踩(对偶像脱粉之后,变成黑粉并传播其黑料)引发的,朱一龙和张哲瀚则是范例的例子。
2020年10月,有朱一龙粉丝脱粉回踩,晒出朱一龙的诸多个人信息,并指其存在隐婚生子、“三代还宗”等个人情形。隐婚生子触碰到大多数CP粉和女友粉的底线,“三代还宗”则将事宜抬升至男女对立的处境,这对吃粉丝红利走红的朱一龙十分不利。
虽然事宜以朱一龙事情室声明网传内容为杜撰和抹黑告终,但由于声明中有关谣言的指向性并不明显,被网友认为是“打太极式”澄清,以是依然有粉丝持续脱粉。
和朱一龙事情室的冷处理不同,面对粉丝因艺人婚恋传闻的脱粉回踩,张哲瀚团队选择了更为强硬的处理办法,锁词条、炸小组、举报账号、准备起诉一气呵成,彻底惹怒了一众脱粉者。于是,脱粉者开始全网起底张哲瀚的黑历史。结果便是,张哲瀚被扒出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等有关态度问题的行为,进而被业内封杀。
脱粉回踩的博主总结事宜脉络
可见,耽改作品造就的狂热粉丝群体,既能为成本方运送巨大的财富,也能将成本狠狠地反噬。由成本造就的狂热粉丝,开始肆意成长,许多情形下并不受成本所掌握。
为什么娱乐圈之中,唯有耽改作品粉丝相对极度且反噬能力惊人?这全拜成本造就粉丝的各类手段所赐。“227事宜”,折射出了耽改经济中CP粉和唯粉之间方枘圆凿的事实,但是皆因成本方为了将利益最大化,亲手造就、分解出了这两类粉丝群体。
在剧集播出期间,平台会方向于迎合CP粉,进行各种“人工制糖”操作,即让两位主演在线下也亲密互动,给CP粉留下遐想空间,进而更有动力氪金。在剧集IP运营后期,成本方则方向于让两位主演解绑,通过提纯操作(常日为让一方明星暗暗虐CP粉,将其转化为唯粉),让两位主演各自得到稳固的粉丝群体。
粉丝提纯之后,平台和制作方就可以通过推出不同版本的衍生商品扩大营收。以《陈情令》国风音乐专辑为例,同一首主题曲,推出了肖战版、王一博版、合唱版和周笔畅版四个版本。这样一来,唯粉会购买自家偶像的版本,而两个主演均喜好的CP粉常日会购买多个版本。
然而在提纯过程中,唯粉和CP粉之间每每少不了各种摩擦和相互攻讦,粉丝在增强唯粉身份认同感的同时,追星感情也变得极度。
粉丝变得极度的另一个主要缘故原由,和剧烈的氪金行为有关。耽改剧通过各类办法将粉丝的钱包压榨到极致,粉丝一旦脱粉回踩,便会因过高的沉没本钱而恨意更浓。一位张哲瀚的脱粉回踩者见告「新熵」,张哲瀚事情室准备起诉的多位“造谣”网友之中,有不少因此前真金白银氪过金的大粉。
平台和制作方统统以利益为导向的动作,造就了粉丝的极度感情,不仅让耽改明星们感想熏染着大起大落,更危及到了全体耽改市场的死活存亡。
03、政策收严
过去两年,险些所有的头部耽美IP都被视频平台和影视公司开拓,进入影视化流程。干系资料显示,仅今年,待播、已开机和预备中的耽改剧就超过80部,被网友戏称为“耽改101”。
而浩瀚耽改剧,多是腾讯、优酷等头部视频平台投拍或买断独播权的。个中,关注度较高的作品有腾讯子公司企鹅影视参与投拍的《皓衣行》《张公案》和《烽火流金》,以及优酷的《默读》和《山河表里》。可见,已经打造了三代耽改爆款的腾讯视频和优酷,依然在耽改赛道领跑。
各个平台和影视公司手中的耽改剧(不完备统计)
影视公司常常和视频平台联合出品耽改剧,但在实际分工中,多是视频平台出钱,影视公司着力。以《山河令》为例,出品方为慈文影视和优酷。但慈文影视财报显示,投资总额1.3亿的《山河令》,仅为其带来2000多万的收益,解释优酷才是紧张的投资方。
业内估算,投资2亿的《陈情令》的收益达7.3亿,回报率高达3.7倍。正因如此,视频平台和影视公司近年来不断重金押注耽改剧。企鹅影视参投的4部耽改作品中,《皓衣行》的投资金额为2.5亿,《张公案》和《烽火流金》均为1.5亿,《左肩有你》则为1.2亿。4部耽改剧,守旧估计将为腾讯带来20亿的收入。
目前,腾讯视频、优酷等视频平台,仍未分开频年亏损的泥沼,高昂的版权费和内容制作本钱依然是难解的顽疾。
阿里巴巴的财报中,已经将优酷和阿里影业等娱乐业务合并为数字媒体及娱乐,不再单独列出。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一财季(4-6月)古迹报告显示,阿里数字媒体及娱乐业务营收80.7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69.94亿元同比增长15%。这一增长,得益于内容质量的提升以及优酷、阿里影业亏损的减少。阿里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分经调度EBITA亏损为4.19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3.21亿元大幅收窄。
腾讯仅在2019年表露过视频业务已减少至30亿公民币以下的亏损情形,间隔盈利仍旧很迢遥。
仅靠一两部耽改剧,并不能挽救视频平台频年亏损的局势,但是耽改剧的极高的回报率,已经为视频平台带来了胜利的曙光。视频平台多番押注耽改剧,无疑是希望耽改剧的推广和变现模式可以持续复制下去,以量变引发质变。
然而,耽改剧的好日子彷佛立时到头了。今年1月起,整治耽改剧的不胫而走,多位娱乐博主表示,待播、已开机和预备中的耽改剧,拿到拍摄备案或发行容许都将很难,未来会有很多耽改剧拍不了或播不了。
4月,国家广电智库刊文《看清“耽改剧”的面相》,历数耽改剧四宗罪,并阐发了耽改剧与粉丝经济和成本造星模式的强关联以及对主流文化的冲击,狠狠敲打了近几年耽改剧泛滥的征象。
耽改剧政策的收严已成既定事实,今年起,几部耽改剧数次延播,例如多次传出上线的《皓衣行》,详细的上线韶光至今仍是未知数。
有业内人士透露,耽改剧不是不能播,而是有关部门对播出频率和播出数量进行了限定,哀求每半年播出的耽改剧数量不得超过2部,一年内要低于5部。这样的话,平台企图通过“走量”的形式扩大耽改剧方面的营收,注定是行不通的。
而浩瀚耽改剧的不断积压,终极也会逐步耗尽市场激情亲切,等到剧集开播,很可能早已时移势易。近几年耽改剧的成功,时势无疑是主要加成,但有两方面运势已经开始下滑,对耽改剧爆火的底层逻辑造成影响。
一方面,是干系部门开始重点整治饭圈乱象,禁止平台勾引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行为,如此一来,耽改剧的打榜式应援消费无疑会受到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对付市场来说,耽改剧也到了过气的临界点。常日情形下,一类剧集的火爆周期为5年旁边,从前盛行的仙侠剧、清穿剧均是如此,近四年贡献了三代爆款的耽改剧,或许也离市场审美疲倦不远了。
一边是演员自身的暴雷隐患,一边是耽改市场的命运莫测,不断加码耽改剧的视频平台们,或许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