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以前的作文,看到了初一时一篇批判一部分日本人不正视历史的文章。一条批语引起了我的注意:有空思考一下中国人正视自己的历史了吗?
是啊,我们在批判他们的同时,是不是也犯了和他们一样的错误呢?答案,似乎是确定的。
历史是什么?中国的古代史学家们早已经给出了答案——史为鉴。前人用血汗与生命换取的经验与教训,组成了后人看到的历史。它是不容更改与轻视的,因为它是最客观、中立的事实,是应该被记住的事实。
然而,实际呢?且不说古代的开国君王们在那些所谓的史书中,有多么伟大的祖先和多年震撼的出生之兆,以及多么伟大的功绩。单看近现代的中国,这区区多年的历史,就已经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林彪,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之一。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人民解放军,中国革命史的后半章,他从不缺席。从平型关到广阳,他手下的115师一次次用伏击战“打得鬼子魂飞胆丧”。全面内战中,他接手的东北民主联军还未从四十年抗战中缓过来,装备良莠不齐,士气高低不定。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他果断整顿军纪,加紧训练,创新战法。结果,不到一年,已然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的这支军队,成了一支真正的“彪军”,从锦州、长春,再到天津、北平,一个个捷报将“国军”砸得晕头转向。这使他无愧于肩章上的国徽和将星!然而,在十年动乱开始后,他却在自己极端的权欲的控制下,不停地打压着异己,甚至是自己曾经的战友。最终,他在出逃中坠机,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双面人生。
对于这样的人物,我们本应该全面评价,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但是,经验教训虽总结了不少,他却被甩进了历史的烟灰缸。在接下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在战斗部署上,与其他人和毛泽东产生的正常分歧,成了“两种路线”的斗争。在一些关于十大元帅的画作中,往往只有九个人。甚至在报道国务院发布的解放军区最优秀军事家名单时,他被排在了,前面还缀上了醒目的“还有”……这不仅仅是共和国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
“以史为鉴”,很对。但当历史的真实面目,因为政治“斗争”和“革命”而日渐模糊时,何以为鉴?只有正视历史,尊重每一个王侯将相或是贩夫走卒的客观形象,才能真正以史为鉴!
篇二:正视科技
前些日子,有一件重大新闻引起了轩然大波——谷歌的围棋机器人Alpha Go要迎战韩国棋手李世石。还没等开战呢,大家却早已炸开了锅,棋圣聂卫平算客气地说李世石“可以一战“;而古力则完全不留面子,直言李世石“运气实在太好,奖金都送上了门来”;连我们一位懂棋的同学回家都在QQ空间里强调“机器永不可能有人的灵性”。显然,没有谁把Alpha Go放在眼里。(- Http://Www.sanWen.Com/)
这里面,看似复杂,实则很简单,在于人们固有的那份傲慢。自古以来,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认为一切都隶属于自己,或者至少该服务于自己。然后,连自己的身体,以及何为灵性都尚未完全洞悉的人类,自然不可能真正明白世界万物的秘密。所以,有何必须,更有何理由妄自尊大呢?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巴浦洛夫摇动铃声,看见小狗流了口水,便赶紧记录,声称发现了条件反射。谁知道当狗看见自己一流口水巴浦洛夫便兴奋不已时,它会不会认为自己发现了条件反射呢?有些事情,我们未必懂得,但少些傲慢多些平和总归是好的。
后来,聂卫平老先生参加了央视的《开讲啦》节目,我才明白了他们那样想的原因。原来,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看过国内的围棋机器人大赛,那时候的机器简直是洋相百出,让人看着都觉得好笑。然而他却没有想到,现在的机器人棋艺可以算得上是“碾压”人类。显然,现在科技发展速度空前地快,当年百年才能发展出的新事物在现在可能只要几年。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脑、网络还是稀有品,写个程序想测试一下都十分繁琐,而现在,高科技以其超速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大有合围之势,小学时小区里还满是自行车,可到中考时取而代之的则是成群的私家车。而六七年前的ipad,和现今最新版的相比,用过的人都觉得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科技,在喷薄,它带给我们的,更应是希望。
然而,科技在我们这样的社会,却时时受到冷遇。不得不说,我国自古便不像是个科技国家,中国人所引以自豪的,无一例外都是生产中经验的结晶而已,从来没有人创立过系统化的科技理论,更谈不上多少发展。而现在,虽提倡着“科技立国”,但人们观念中仍对仕途、对官职有着不可抗拒的向往。这些人认为是才子,是希望,而不少理工科的人却永远被带着“理工男”这一有歧视色彩的帽子,甚至研究者,在家长们的心中,俨然就是老死在实验室的可悲之人,所以还是坐办公室上班时间逛淘宝看得更好。也许,这个问题可能未必简单,但是,一个社会,对于科技没有些起码的敬畏是没有发展可言的。
所以,我认为,科技只有被正视,才谈得上进步,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
篇三:正视结果
不得不说,如今是一个相当忙碌的时代。于是有一些话开始悄然地流行起来,其意大抵便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于是许多的失败者,包括许多不思进取者,便如挨了一针镇定剂一般,立马感到了安心,甚至是幸福感爆棚。只是他们显然不再记得,逮到耗子的猫,才配称得上猫。
纪伯伦曾说:“也许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诚然,现代社会上有一部分人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学生忘了为何学习,只知道学啊学,成绩自然好不到哪去;上班族们忘了昔日的理想,只知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重复的事,自然要庸碌终生;即使是在我们看来事业有成的大人物们,一旦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仅仅颓然沉醉于自己愈发肿胀的腰包,那最终只会沦为金钱的奴隶,迷失掉自我,最后带着痛楚离开了这个世界。显然,没有了结果作为目标的过程,只怕徒劳的成分多少会大些。或者换句话说,毕竟,没有谁是为了过程而过程的。
然而,这世上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过程,可是成功者却寥寥无几。早在古代,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便已经有了“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的名句。那里,黄生求书不易,故仔细研读。而富人家藏书堪称汗牛充栋,却从来不读,故他们自然没什么学问。现代虽没有什么人会再去大量买书塞满一屋子来撑面子,但许多人的所作所为本质上也好不到哪里去。传闻当今有富人买下座山来,宣称让孩子感受自然。那请问能买到手里但能硬塞到孩子们的心里么?有些事明明去做了,但就一定能收获所期望的么?所以,不要以为做了事,付了出,就心安理得了,如果没有什么收获的话,或者说不以收获为目的的话,恐怕也只能永远停在过程上,像看地平线一样地看着自己的理想。甚至多年后再回忆起来,还会多出些遗憾。
说到这儿,想必有人要出来说教了:“不要急功近利嘛,人永远在路上,要留心路边之美啊!”对此,我只想说,人各有志,请不要仅以一己之见来作为万物的尺度。春秋时的庄子,大抵也就是每天做做梦,变变蝴蝶,发发牢骚,有人请他为客,还把人家训走。在我们看来,说好听叫逍遥自在,说不好听叫无业游民。然而他却获得了众生所难觅的自由与幸福,内心淡泊。这样的欣赏路边的生活,其实也正是其所追求的结果,他也达到了。你觉得是路上,于他而言则是结果。也正如此,结果也不能和功和利这样充满铜臭气的名词划上等号。
结果,是人追求的,也是人所想要的。正视结果,个人觉得也总比永远徘徊在路上来得好。
篇四:正视预测不盲从
近日来,一个清晰的梦境时常在我脑中浮现:高考成绩出来,我竟然考了三百八十几的高分,并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自做此梦以来,我向好几个同学描述了这个梦,就好像梦中事件已经发生或终将发生一样,骄傲之色溢于言表。
但这终究不过一个虚幻的梦,尽管我满心虔诚,将它当作对我未来的“预知梦”。虽不免失望,但我心中如被下了暗示,坚信我将来是会有大出息的。
英国作家査理斯出身贫寒,自幼酷爱文学,也写了不少文章。一天,他出去跑步,回家后发现自己平时用来写作的本子不见了。査理斯顺着原路返回寻找本子,突然发现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正是他的。他连忙上前说:“这本子是我的,您能还给我吗?”老太太笑了,把本子还给他,说道:“我刚才看了一下,里面的文章真不错。你知道吗?我能预测别人的未来,你今后一定是一名作家。”査理斯暗暗地将老太太的话记在了心里,把成为一名作家当做自己的目标。创作的过程十分艰辛,但査理斯一想到老太太的话,心中就会重新充满无限的动力。最后,他成功了,写出了一个个令人赞不绝口的故事。我想,如果我也将这个梦当作对自己的激励,充满动力,并为之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与否,于己,都会收获颇丰的。
与此同时,奋斗的路上我也不会死脑经地只盯准同济一个目标,中国优秀的大学很多,我需要找的是适合我的,而非因为一个梦而确定的不确定的学校。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未来谁也说不定。正如乔希尔所言:“我们整天工作,却睡在草堆里,到死才发现这是个陷井。”当我们开始预测自己的生活,我们就无法摆脱预测的羁绊,就拒绝了人生中的绝大多数的可能性。在一味预测中发展的世界,是单调而无意义的。
我很喜欢《阿甘正传》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那人生的下一站又会是哪里呢?世界那么大,我们应当于预测之外,多走走看看。
预测不坏,我们要乐于接受它,并以之鞭策自己,在多选择的人生路上,稳步前行。
篇五:正视现实黑暗_750字
万千世界,无奇不有,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这些未知的挑战呢?翻阅新华网,偶尔也关注关注国内新闻——“是考生太‘内向’还是招录太‘偏向’”。一篇很大的字幅赤裸裸的在我视线里,跟着自己的好奇心就开始去关注勒。
我们都知道报考公务员,虽然成绩好,但是很有可能的是没有被录用,然后另一方就会拿出一系列原因让考生离开,值得我们可笑的是在青海保监局公务员招录中,却出现了考生因“性格内向”而不被录取的怪事。“性格内向”、“协调能力弱”、“年龄太小”……这些明显缺乏说服力的理由,成了堂而皇之的拒录门槛。如果严谨的公务员招录,因为用人单位如此轻易地自由裁量而变得随心所欲,那么,其公正性和透明度必然会受到损害。
由于种种更耐我们深思的是,如今的社会存在歧视他人的现象,以及如今要想在社会发展的好差不多是靠关系,我也渐渐懂得生存在这社会上不仅自己要富有很多的知识,相对的还要一定的人际关系。我们都知道招公务员是全部由用人部门的单位进行选拔的,然而用人部门的自主权如果失控,招录过程就必然会出现种种猫腻,这样使应届考生失去就业的机会,并且也觉得这招录十分的黑暗。在《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规定的考核内容,也只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并无性格和年龄要求。明眼人其实一眼就看得出,“性格内向”完全是自以为的添上去的,无非就是不想录用你的事实,社会就是这样的一个腐败的躯壳,通过不一般的渠道考核成功是常常发生的事,这样的做法失去了公正性,同样的伤害了考生的自尊心,打击了考生的自信心。
正视现实黑暗,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被社会这一风气所影响。坚持做最棒的自己,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
篇六:正视挫折,也是一种幸福
有一个爱问问题的小男孩,脑袋总是充满着许许多多的「为什么」,在学校时,也因为这样将老师惹火,因此常教训他,甚至打他,因此,小男孩对于学习便提不起劲,成绩也就一蹋糊涂。有一次老师将他的母亲找到学校来,并对她说:「你儿子太笨了,无法到学校学习,你还是把他领回家去吧!」母亲听到后,认为是老师不理解孩子,他相信儿子并不是笨蛋。于是,她便决定由自己亲自教导儿子,从此,妈妈承担起教育儿子的责任。当儿子发问时,她总是尽力地回答问题,遇到她也不会的问题时,就和儿子一起找寻答案。后来这个孩子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去寻找解答,其中也遇到许多困难,但他一定是抱着追根究底的态度,非找出答案不可。这个男孩不是别人,他就是伟大的发明大王—汤玛斯·爱迪生。
荷兰父母也深刻的懂得这个道理:没有不伴随着失败的成功,失败是最好的学校。只有经历过失败,正视挫折,继续奋斗,战胜挫折,最终才会取得成绩。因此荷兰的小孩子从小就接受挫折教育。幸福教育法不是对挫折避而不谈,而是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挫折!
要做好孩子的挫折教育,应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让孩子有谦虚、不气馁的品格。只有具备这种品格,才会在挫折来临时,不畏惧,敢于迎难而上。其次,让孩子树立正确观念:只有把挫折当做失败加以接受时,挫折会成为一种破坏性力量;如果把它当做老师,那么,它将成为一种幸福。挫折都是暂时的,路途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最后,就是让孩子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除了给孩子平时传授挫折教育的理念外,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还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不能责怪、侮辱孩子。这一点很关键,家长要用爱来温暖孩子,而不是刺激孩子;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受到支持的力量;为孩子出谋划策,必要时提供帮助,鼓舞其信心,但是不要替孩子解决难题,让孩子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挫折教育,幸福教育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
篇七:正视挫折
雄鹰不是生来就能翱翔天宇,是无数次跌落山崖的挫折,千锤百炼,才能使它展翅翱翔;蝴蝶不是生来就能翩翩起舞,是无数次蜕茧的折磨,痛苦万分,才能使它起舞花际;蚌不是生来就能孕育珍珠的,是一粒沙子的磨炼,忍受无尽伤痛,才能使它产出一颗璀璨的珍珠。为了成功,我们必须经受挫折、痛苦的洗礼,才会看到最绮丽的彩虹,故生活中我们须正视挫折。
正视挫折,我们要拥有平和的心态。如果失败如影随形,那我们何必要苦苦摆脱而不迎难而上?刘禹锡在永贞革新中被贬巴山楚水凄凉之地,却表现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乐观;苏轼被贬密州,却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挫折,展现生命更高境界的精彩呢!
正视挫折,我们要有一颗不羁的魂魄。在“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路上,到处布满荆棘,到处暗藏陷阱,然而它们却让坚强的成功人士炼就了不屈之身,为后人踏平道路。百日维新失败后,谭嗣同被捕,却依然传诵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夏明翰就义前,谱写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大义;岳飞抗金受挫后,依然畅吟“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之豪迈……如果说,挫折是我们人生的一道考题,那么不羁的魂魄则是考题的最佳答案。
正视挫折,我们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即使成功的感悟须在千难万苦中获取,但我们依然要拥有与风浪搏击的勇气。爱迪生失败成百上千次,然而不懈坚持终令他成为发明大王;乔布斯无数次调研与创新,终令“苹果”扬名世界;袁隆平“十余年如一日”,终获“水稻之父”的美誉……诸多例子,不胜枚举,告诉我们,成功如同风雨后的彩虹,而失败如同暴风雨前的阴霾。如果你是那只搏击风雨的海燕,那么用自己的汗水与勇气挑战雷电吧!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我们只有经历了布满荆棘的坎坷与险阻,才能踏上波澜不惊的坦途,只有正视挫折,我们才能苦尽甘来,品尝到人生的饕餮盛宴。
失败是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它令勇敢拼搏者展现欢颜,令胆小怯懦者停滞不前,如同香茗,苦中带甜,甘中有涩。如果成功的是一粒种子,那么挫折就是大地的甘露,它会让这粒种子冲破土壤的黑暗,从而开出奇特而绚丽之花!
篇八:正视弯腰
城市璀璨的灯光下,我只是小小的一员,偌大的城市,不可能由于我而改变。人生道路上无数的坎坷,只有学会弯腰,才可以穿过障碍,直至顶峰。
弯腰需要勇气。凤凰浴火而涅槃,重生来之不易,若它始终不肯舍下尊贵地位,那么一世都只是普通鸟禽。1934年10月,临时党中央被迫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若党中央没有勇气转移,而是硬撑作战,也就不会有今天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弯腰也许会带来困难、艰辛,如果缺乏勇气,即使弯了腰也会因为不够自信而功亏一篑。勇气是呐喊声,是支持,是路坚持的支柱。
弯腰需要忍耐。牡蛎壳内嵌入沙砾,无力排出,于是它选择弯腰,不断分泌物质将它层层包裹再包裹,经过数年的忍耐和坚持,长时间的不懈抗争,孕育出珍珠。珍珠就是牡蛎忍耐的结晶。研究人员做实验,用铁丝箍在南瓜表面,想研究南瓜所能承受的压力。随着南瓜体积的膨胀,铁丝越箍越紧,但南瓜并未撑破,反是铁丝被撑断了。研究人员不得不屡次紧固铁丝。终于后来,南瓜裂了,人们惊奇地发现,瓜体内部充满了纤维,已无法再食用,更不可思议的是南瓜根早已延伸至整块田。
忍耐不是放弃,不是妥协,而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忍耐如同镇定剂,可以保持头脑冷静。欲速则不达,急躁地处理事情,反倒会事倍功半。
弯腰是变通。蚂蚁想找食物,前面有堵墙,它爬上去又跌下来,几次后,它放弃攀爬,绕路而走,寻得食物。溪流遇高山而不畅,绕路而行,汇入江海。
变通是转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如同数学解题,有多种方法可以尝试。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若坚持己见,到最后怕也落得得不偿失。
学会弯腰,许多事情就能解决。弯腰并不是屈服,而是生存的技巧。弯下腰可以让你明白,不是所有的困难都无法解开,也不是每一次坚持都能够成功。弯腰穿过困境,会是一片海阔天空。
篇九:正视自己
每一天都会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发生,有时候你会感觉到快乐,而有时候你则会感觉到悲伤。可能因为一件小事情,你会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但是请不要轻视自己。因为只有正视自己,才能看清自己,才不会看轻自己。
人生不会因为你的懦弱而去可怜你,与其去担心未来怎么样,不如努力的过好现在。你可以说你累了,但是你还不能放弃,因为你并没有做出最大的努力。人的潜力是无限可能开发的,只有不断的去努力挖掘你才能跟上一层楼,更加的出色。我们都是在时光里面跌跌撞撞的成长起来的,人生最大的荣耀不是从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爬起来。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当碰到困难时不要害怕不要畏惧,因为你看的清楚自己,你有能力去度过这些困难。
当你正视自己的时候,那么成功一定会不断的向你靠近,甚至成功就在你身边,只是需要你正视自己后才能去慢慢的发现。当遇到痛苦时,不要轻易悲伤你要把痛苦踩在脚下才是最大的成功。
你可以正视自己,看清自己,但不可以看轻自己。
以上就是正视作文素材-关于正视的作文的介绍,更多关于初三作文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