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有诗,有歌,有画,还有令人笑喷的真实笑话。

我的“上山下乡”生活

我的上山下乡生活齐遥 休闲娱乐

齐遥

说实话,我这个人挺喜好玩的。
但我不爱去人太多的地方扎堆凑热闹。
喜好约三五心腹乃至独自一人,徜徉于山水之间,看春花秋月,听蛙鼓鸟鸣,享受那份自由清闲的惬意心情,享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觉得。

年轻时候疲于事情,常常加班加点。
一旦哪个周末不加班,心情如临大赦。
日程安排基本是:“手机充电车加油,路上饭钱带足够。
大体定个旅行线,青山绿水京远足。

前两年一退休,如马卸辕,浑身轻松,有更多韶光可以安排出游。
时逢新冠病毒疫情专横獗,不能远行。
城里的阛阓、公园乃至包括京郊一些著名的景点,节假日期间,人相对比样比较多的,我则很少很少去这类地方。
我喜好自驾车去那些非著名的、没有过多的人类开拓痕迹的、保留着原生态的山区、乡间转悠,以为在那种环境中、那种状态下,人才是真实的人,情绪才是真实的情绪,天地才是真实的天地。

这些年下来,北京周边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山水林路,我都转悠了个差不多。
我把这些经历,戏称为我的“上山下乡”生活。
回顾这些别样的日子,满是轻松快乐的光阴,满是有滋有味的回顾。

“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有诗。

老话说,“触景生情”,这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初见大海,哪怕大字不识几个的人,也会不由地想抒怀一下。
我相信那个“啊,大海,你真TM大!
”的笑话,绝对是有生活根本和人物原型的。
前年我出版了一本新诗集《月光下的琴声》,算上“师友评论”共七个章节,357个页码。
个中第一章的标题便是“风景与我”,内容占了66个页码。
可见我是多么喜好大自然的秀美风光,可见青山绿水对我的赠送多么丰硕。
这些诗歌,记录着我的漫游轨迹,也记录着当时的心情。
比如早前年轻的那会,有一次远足回来,我写了一组微诗《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内容是这样的——

弹弓

我像顽皮少年/把一周的紧张拉成弹弓/周末的太阳 射向郊野

恋爱

一出城 肺比心还乐/呼哧呼哧跑在上风头/和空气谈起了恋爱

酒量

城市过度保养/眼睛的酒量越来越小/见绿就醉

田埂

沿着地皮的线索亲近麦苗/返青的童年/比成熟的大棚菜纯洁许多

秧畦

三月的畦床 几处微微隆起/我笑了 那是生命的稚牙/正用吃奶的劲 咬春

这些笔墨,活脱脱地反响出了当时我像小孩一样盼着周末快快来到的迫切心情,和周末“飞”到郊野后那种陶陶之乐。

“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有歌。

北京郊区游,是我的周末“保留科目”。
而在放长假的时候,我则喜好去我的心灵故乡——大草原上放飞心情。

我不是蒙古族人,也不是在草原上出生和终年夜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特殊神往草原。
喜好那里的蓝天白云,喜好那里的绿海无际,喜好那里的苍茫辽阔,喜好那里的长调悠远……

在部队服役期间,由于事情须要,我多次去过内蒙古大草原。
但转业随处所事情后的十来年里,我还是利用节假日韶光,四次自驾游去了草原。

在草原上,我以为能碰触到自己心最优柔的地方。
常常被无名的小花小草、天边飘来的流云、小河里飞溅的浪花所冲动,常有美好的情愫从心底涌出,常有引吭高歌的冲动。
于是我萌发了写一首赞颂草原的歌曲的想法,并且在2020年5月份开始了创作。

先是精心写出了歌词,然后又自己一句一句试着哼唱和记谱,按照“好唱、好听、好传”的总体设想,完成了歌曲《心韵草原》的词、曲创作。
之后,又联系歌手,折衷录音录像,一贯忙活到2020年12月,这首歌正式录制完成并上线。
在歌曲创作上,我是个新手中的新手,但由于这首歌里揉进了我的真情实感,寄托了我对草原绵长的思念和祝福,加上曲谱旋律琢磨的也还算好听,可以说是一炮打响。
歌曲的MV由解放军报客户端和中国军网首推,央视网、公民网、公民周刊网、学习强国"大众年夜众号等主流媒体同时转发,其他各种音乐网站、视频网站纷纭跟进,两天韶光,仅“好看视频”一家网站,《心韵草原》MV的点击播放量就达到了四十多万次,不到一周韶光,全网点击播放量就超过了百万人次。
直到现在,还被拥有几百粉丝的“音乐街”网站,标记为“2021醉美草原天籁”连续热播中。
这首歌曲播出不久,《解放军报》等十多家媒体还推出了对歌曲的评论或对我的专访。
在“全民K歌”上,这首歌也很受老百姓歌友的欢迎,目前已有好几万人在学唱这首歌曲,而且还在连续涨粉中。

感谢草原给我灵感,感谢草原给我激情。
在这里,我把这首歌的歌词分享给大家。

心韵草原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惦记草原/火艳艳的萨日朗花开在我心间/蓝天白云铺展辽阔情怀/敖包相会的故事是生平的爱恋

大雪纷飞的时候我惦记草原/温暖的毡包里有马奶酒的喷鼻香甜/马蹄车辙印成草原诗画/阿妈的怀抱里有最美的童年

梦醒梦深的时候都惦记草原/心尖上的祝福赛过那所有措辞/烟云繁华难改小儿百姓之心/草原儿女的真情是永久的永久

草原啊草原/心尖上的草原/岁月抹不去长调的悠远/尘凡隔不断小儿百姓的眷恋/你佑护我风雨兼程/我是你的追风少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我把草原唱成最美的歌儿/草原把我画进她最美的画卷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惦记草原/火艳艳的萨日朗花开在我心间/蓝天白云铺展辽阔情怀/敖包相会的故事是生平的爱恋/是生平的爱恋。

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有一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我故意嵌入的老歌翻唱。
在这句老歌翻唱之后,立时接“我把草原唱成最美的歌儿,草原把我画进她最美的画卷”,这是这首歌词里我比较得意的一个地方。

“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有“画”。

我参军前上学时就喜好画画,曾经给母校山西林业学校(中专)的大礼堂舞台上和室外影壁上,画过巨幅的伟人像。
参军后当了宣布员,提干后任新闻干事,由于事情须要又开始学拍照。
我以为拍照尤其是风光拍照和艺术拍照,与画画有许多相通之处,都有如何选择角度、如何取景构图,如何剪裁取舍,如何表现光影的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说,一幅好的风光照或者艺术人像照,便是一幅用快门和镜头天生的画作。
在多年“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我用相机或者手机随手拍的办法,留下了不少俊秀的“风景画”。
这些“风景画”,虽然没有什么经典传世之作,却也给我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欢快。
有的揭橥在了多种媒体上,有的作为插图印在了我的诗集里,有的被我编为俊秀的“美篇”,险些每期都有几千名网友欣赏。
过上一段韶光,还可以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印成俊秀的“美篇”书,永久保存。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爱好拍照的朋友一起,同坐一辆车去怀柔嬉戏拍照。
个中一位是个女士,她坐在靠近车窗的位置。
途中她敏锐地创造了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长城,迅疾打开车窗玻璃,抓拍了一张十分成功的《雾长城》,待别人也想拍照时,车子已经开出老远,高速路上也无法停车。
女士愉快地展示着刚才的照片,男士们一个个都是满脸的倾慕妒忌恨。
坐在女士阁下的男士老李半真半假地说:“你的座位本来是我坐着的,是怕你晕车才换给你的,这张照片该当算我的,你得给我!
”女士一脸不屑,狠声狠气地说:“想的美!
见过劫财的,见过劫色的,没见过你这样劫图的!
”一车人哄堂大笑,刚才要“劫图”的老李,居然笑的岔了气。

行走在如画的风景里,把风景拍的像画一样。
个中的艰辛和乐趣,非过来人难以体味。

“上山下乡”的日子是丰富多彩的,

它给我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成。
年轻时候,它是我的事情“减压阀”,干劲“加油站”;退休后,它是我的心灵“欢快谷”,身体“健美场”。

我要连续走进大自然,走进青山绿水之间,与山川河流赛诗,与天地日月对歌。
活出个童心不泯的乐呵劲,活出个壮志不老的精气神!

本文图片均为齐遥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