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起网友热议的同时,也遭到原创歌手郑智化发文怒斥,他对此表示:震荡、愤怒和遗憾。
我们先来看一下歌词部分的改动:
比如原作有一句歌词是“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改编后的歌词则是,“现在的一片天,是晴朗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与原意大相径庭。
其余,原作的风格也被改成了带disco和说唱的甜美女团风。
我听了王心凌组版本的《星星点灯》,说实话,跟我熟习的《星星点灯》切实其实便是两首歌,但它又跟原作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
不伦不类,尴尬至极。
然而当郑智化发文表示愤怒的时候,竟然还有网友回怼他,认为他是在蹭“浪姐”的热度。
这一不雅观点也是让我很惊异,火了这么多年的郑智化,什么时候须要蹭其他歌手的热度了?他根本不须要好吗?
更离谱的是,好好的一首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歌,真的得当吗?
我们再来理解一下《星星点灯》的创作背景:
郑智化3岁患上小儿麻痹症,饱受病痛和药物的折磨。一个残疾的孩子不仅自己被置于社会底层,就连他的家庭也备受生活所迫。
从童年到成年,郑智化在磨难中终年夜。
17岁那年,情窦初开的他和很多男孩一样,有了心仪的女生,可当女生家里知道他的情形后,武断禁止二人再来往,并撂下一句“他始终是一个残疾人”。
那时的他想过自尽,也留下了遗书,这份遗书便是《别哭,我最爱的人》,一首二心坎最不想唱,最痛的一首歌,歌词中满是绝望和伤心。
许是经历得越多,才会对生命和事物愈加豁达。
1989年,从事六年广告事情的他选择辞职,正式进入歌坛。而在此之前,他的第一张专辑《老幺的故事》早已传遍台湾的大街小巷。
这首歌一贯贯穿着郑智化创作的始终,即对生命和现实的反思,对“天下”的关注和批驳。
1992年,《水手》横空出世,歌中充满力量的词曲,再配上他略带哭腔的声音,郑智化被树立成了“励志歌手”。
一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
讲述的是怀揣梦想之人的故事,而歌曲中的主人公,又像极了郑智化本人。
面对命运不服输的是他,疾病缠身顽强抵抗的是他,识破情面冷暖的也是他。
在他的歌曲中,有爱情有人文,有孤独有温暖,有励志也有批驳,有对城市繁华下尔虞我诈、虚伪的嘲讽,有对“乱象”的讨厌。
《堕落天使》《大同天下》《蜗牛的家》……他的歌词大概并不华美,但是那些笔墨既形象又让人如坐针毡;
他的声音大概并不幽美,却能够直击每一个听众的心房,让人产生共鸣,鼓舞着你的青春,又撕扯着你的中年。
郑智化满腹才华,但他却只想创作想创作的题材,不论市场。一首首针砭时弊的歌曲涌现,郑智化却也被贴上了“另类、背叛、孤傲”的标签。
如果说人生是一段旅途,那么气馁、彷徨、无助,则弥漫了郑智化的全体车程。他下了车,便有了《星星点灯》!
“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看着你含泪的拜别,想着茫茫的出路;远方的星星请为我点盏希望的灯火,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在这首歌里,郑智化将自己的内心天下,藏了许久的声音,赤裸裸地向众人公开。
柔情又不失落血性,在《私房话》中他曾写道:
“我一贯是个不称职的艺人。 我不想做空洞的偶像;或是到处逢迎谄媚、汲名求利的小丑。”
如果你听得懂郑智化,就会以为改编版的《星星点灯》有多荒谬;如果你听得懂郑智化,你就会明白他为何在愤怒之后表示“遗憾”。
他是一名歌手,也是一位批驳家;他的歌曲温暖励志,却也充满对生命和现实的反思!
有人喜好听郑智化的歌,由于它充满力量;
有人喜好听郑智化的歌,由于他兼具了冷冽的疏离与暖人的光芒;
还有人喜好听他的歌,由于他的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故事里装着每一个你我,道尽了现实。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郑智化的歌,除了承载一些影象,还在于它是在鼓舞和鞭策每一个听众,要复苏、要坚持、要在识破了生活的原形后依然年夜胆地生活!
这便是郑智化歌曲的意义,这便是他其貌不扬却影响力深远的缘故原由,这也是为什么改编后的《星星点灯》会让人愤怒,让人遗憾!
末了,歌曲的改编或许不是浪姐演唱者所为,但这种胡乱改编的行为,确实让整首歌失落去了灵魂,你以为呢?